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2015-06-28 14:38陆海林
影像技术 2015年3期
关键词:毛刺征象符合率

陆海林

(芜湖市妇幼保健院,芜湖241001)

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陆海林

(芜湖市妇幼保健院,芜湖241001)

目的:评价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效用,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经病理诊断高度疑似乳腺癌患者90例,调取X线、B超声、病理诊断资料,交由两位放射科医师进行诊断,评价X线诊断效用,分析其征象特征。结果:90例患者诊断为乳腺癌71例(78.89%),浸润型导管癌50例,浸润型小叶癌8例,导管原位癌3例,其它10例,良性病变中乳腺病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1例,脂肪坏死8例;X线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00%、敏感度70.42%、特异度68.42%与B超声65.56%、67.71%、5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B超声联合诊断符合率96.67%、敏感度98.59%、特异度89.47%,高于单独应用乳腺X线、B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例乳腺癌,乳腺X线表现微钙化伴肿块60.56%,单纯微钙化22.54%,微钙化伴结构紊乱16.90%,不同类型肿瘤乳腺X线表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观察病灶形态包括分叶、圆形或类椭圆形、不规则行,边缘见毛刺征、清晰、模糊,不规则形态、毛刺征边缘恶性率达100.00%,有钙化恶性率94.20%。结论: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敏感性、特异性尚有待提高,联合B超声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用;钙化、不规则形态、毛刺征边缘是重要恶性征象;乳腺癌钙化特点较复杂,可能与乳腺癌类型无关;通过详细会诊,协商一致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用。

乳腺X线摄影;乳腺癌;敏感性;特异性;诊断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其发病率、致死率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致死率正呈快速上升阶段[1]。乳腺癌早期检出率较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伴有远处转移,死亡率高达50%,早诊断、干预与早治疗是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乳腺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疾病常用手段,获取图像廉价、无创,与B超声同为基础筛查、诊断乳腺恶性病变常规手段。本次研究就其诊断效用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诊断经验。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腺体外科乳腺疾病90例,均为女性,年龄23-61岁,平均(42.0± 10.5)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因不同程度胸部不适、乳房坠胀或腋下疼痛等症状就诊,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②均经B超声、乳腺X线诊断;③临床资料均完整。

1.2 方法

X线机选用钼靶乳腺机,具有配套浏览工作站。操作方法:取双侧乳腺轴位与侧斜位,视病变部位、大小,必要时采用局部按压放大摄影,指导患者取站位,摆位,解衣暴露胸部,直面摄影台,将胶片置于乳房下方,指导受检者将乳房放置于摄影台与加压片之间,计算机操作,自动曝光,部分患者乳房较小,改为手动操作。摄影条件多为27-32KV,28-60mAs。所获X线片,由两位放射科医师进行双盲诊断,不同意见协商解决,征象参考美国放射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制定的“乳腺癌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标准,主要观察征象为病变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内部钙化(大小、形态、分布、数目)、乳头与皮肤、腋窝淋巴大小。

B超声诊断: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外展双臂,暴漏乳腺及腋窝,部分患者可取侧卧位;扫查肿块,发现感兴趣目标后,换实时弹性成像模式,筛查感兴趣区域,将探头轻压于感兴趣区域上方皮肤上,左右微微晃动探头,同时观察压力指数,控制晃动幅度使压力维持在3-4之间;观察病灶二维灰阶图,收集病灶区域、灰度、大小等征象,获取弹性应变指数;围绕乳晕,将探头做圆周运动不断变换扫查位置,行横切、纵切与斜切扫查,确保覆盖整个病灶周围空间。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X线诊断与B超声诊断对比

90例患者,诊断为乳腺癌(恶性病变)71例,其中浸润型导管癌50例,浸润型小叶癌8例,导管原位癌3例,髓样癌2例、粘液腺癌2例、小叶原位癌2例、大汗腺癌2例、湿润性乳头状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良性病变19例,乳腺病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1例,脂肪坏死8例。X线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00%、敏感度70.42%、特异度68.42%与B超声65.56%、67.71%、5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B超声联合诊断符合率96.67%、敏感度98.59%、特异度89.47%,高于单独应用乳腺X线、B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乳腺X线、B超声、X线+B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分布

2.2 乳腺X线表现与病理诊断

71例恶性乳腺病变者,乳腺X线表现微钙化伴肿块比重最高,其次为单纯微钙化,再次为微钙化伴结构紊乱,不同类型肿瘤乳腺X线表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乳腺恶性病变X线表现比较[n(%)]

2.3 良恶性乳腺病变X线征象分布

形态征象,出现比重从高至低分别为分叶、圆形或类椭圆形、不规则形,边缘则为毛刺征、清晰、模糊;不规则形态、毛刺征边缘恶性率达100.00%,有钙化恶性率94.20%。

(见表3)

表3 良恶性乳腺病变X线征象分布

3 讨论

乳腺X线与B超声是筛查诊断乳腺癌必备手段之一,常联合应用,经验丰富医师可将针对符合率控制在90%以上[2],本次研究中联合诊断符合率96.67%、敏感度98.59%、特异度89.47%,高于单独应用乳腺X线、B超声,当然这也与实验纳入患者已经初步筛选有关。X线主要依据肿块边缘、形态、内部钙化情况诊断乳腺癌,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近年来,随着数字化X线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的发展,X线诊断乳腺癌效用大大提高。据统计约有80%-90%的乳腺癌X线可显示肿块结节影,据此可进行诊断,本次研究中不规则形态、毛刺征恶性肿瘤比重为100%,但仅约有21.26%乳腺癌伴有不规则形态、78.87%伴有毛刺征边缘,即单纯以毛刺征、不规则形态作为恶性肿瘤诊断标准易造成漏诊,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X线征象良恶性诊断体系[3]。本次研究采用ACR制定Bl-RADS诊断标准,结果显示诊断符合率尚不足钙化、边缘毛刺征等征象符合率,提示该指标可能与我国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不相适应,X线诊断乳腺癌效用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钙化是诊断乳腺癌重要特征,本次研究中71例乳腺癌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钙化特征,主要类型包括微钙化伴肿块、单纯微钙化、微钙化伴结构紊乱,这一数据在大样本中仅为60%,这可能与本组患者纳入标准有关,并非所有的钙化都会被发现,也并非所有的乳腺癌都伴有钙化。有学者致力于研究钙化征象与乳腺癌类型、分期、分布关系,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次研究限于患者例数未得出不同类型肿瘤乳腺X线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但钙化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价值应予以肯定,B超声在发现微小钙化中优势明显,X线联合B超声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用。

[1]王静.探讨乳腺疾病筛查的优化模式[J].中国城乡企业卫[1]生,2013,33(3):123-124.

[2]刘春英.超声检查在基层医院乳腺疾病普查和诊断中的价[1]值[J].上海医学影像,2010,19(3):210-211.

[3]安彦虹,叶兆祥,李戈等.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国人[1]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2011,45(4):353-357.

R816.5;R737.9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3.09

2014-10-27

猜你喜欢
毛刺征象符合率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如何可靠去除厚板大毛刺
单双面去毛刺机的选型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为什么去毛刺必不可少?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一种零件毛刺去除方法的探讨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