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性化的医院建筑设计
——以郫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为例

2015-06-28 17:12
四川建筑 2015年2期
关键词:值班室主楼用房

张 雷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17))

浅析人性化的医院建筑设计
——以郫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为例

张 雷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17))

文章通过在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理念下对现代医院建筑的设计,与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在设计中的各个方面,以郫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为例进行阐述。

人性化; 医院建筑; 住院大楼; 设计

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上,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也已经贯穿于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所谓人性化,指的就是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美观的同时能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方便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人性化的设计在现代医院建筑中显得日益重要的位置,比如上海曙光医院浦东新院等的一些设计中,这与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贯穿于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目前国内众多新一轮的医院设计中,人性化的理念已经广泛地深入其中,成为医院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体现。

1 设计概况

郫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郫县属于成都市辖县,位于成都市西北近郊,医院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一体的综合医院,通过了国家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及复查评审。郫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是在原有旧址上,拆除旧建筑,重新进行设计。本期住院大楼新建总建筑面积:11 906.14 m2,主楼地上建筑层数六层,地下局部一层,建筑高度23.90 m,住院床位196床;附楼原设计为食堂,后来根据业主的要求,修改为三层的放射及体检科等功能用房(图1)。

图1 住院大楼外观效果

2 建筑设计

2.1 设计构思

本工程设计的特点,突出人性化的理念,结合现有的地形地貌,充分考虑采光、通风与房屋布局、各类使用功能的用房特点,符合现代卫生学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设计构思,各种服务功能符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以缓解医院病床紧缺的矛盾,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2.2 总平面设计

本工程新建住院大楼,位于郫县东街与一环路东南段交汇口西侧,郫县人民医院基地内的西南端,属于医院扩建工程,地势平坦,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总图布置结合医院基地西南部的地貌,建筑基本采用小折弧形平面,与医院基地西南面的临街位置相一致,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同时与医院的其他建筑有较好的交通联系和医疗功能上的配合协调,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住院探视入口设于基地的西南面,即一环路东南段的位置,在入口处形成小广场,始终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提升医院的品质(图2)。

图2 总平面

2.3 出入口设计

出入口的设计中,病人、医生分别设置出入口,洁污分流设置,体现出人性化的理念。主楼部分一共设有五个不同方向和功能的出入口:平面采用小折弧形平面,建筑与临街面处不设有出入口;主入口设于内院,与院内绿化相结合,作为病人的主要出入口,并与残疾人坡道相结合,给人以人性化的环境;工作人员出入口在主楼的南面,正好在主楼与附楼连接的天桥下面,也是医务人员上下班最便捷的地方;在基地最西边是一个两层楼的用房,与主楼相垂直布局,在与内院绿化结合的位置为病人出入院及药房的出入口,而在此两层楼用房的最上面的山墙面处,为医务人员的出入口,相对比较隐蔽;在基地的西面,六层主楼与两层小楼交接的部位,为一个阴角,相对于其他的部位,人员来往比较少,此处为住院楼的污物出入口,洁污分流,人性化的设计。附楼部分设有两个出入口,在与主楼相连接部位的天桥下面,为病人的主要出入口,并设有相应的残疾人坡道,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而在附楼的南面,与综合楼内二科楼相临的位置,作为医务人员的出入口,相对比较隐蔽。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及家属的方便,与医务人员的出入口相对分开,流线清晰,互不干扰,人性化的理念。

2.4 平面功能设计

2.4.1 一层平面设计

主楼由三个部分组成:由内院主入口进入门厅,正对就是两部病床电梯和一部楼梯,便捷的通行线路,稍左边是护士站;水平交通均采用轴线3.3 m宽的内走廊式,完全能够满足病床的通行;第一个部分门厅左边是病房区,主要为骨科、康复科,有床位47床,病房区的端部设有公共卫生间、开水房和集中晾晒衣服的晾衣房;第二个部分门厅右边为医务办公区,主要设有:护士更衣值班室、无菌治疗室、护士值班室、功能室、库房、医生办公室、医生值班室、主任办公室、区域消控室、配电室、环境卫生处置室以及无障碍卫生间、公共卫生间等功能房间,并设有一部楼梯作为垂直交通;第三个部分在基地最西边是一个两层的与主楼相垂直的用房,设有两部楼梯和一部污物电梯,主要作为出入院和药房设有:医保办、收费、药房、值班室、中心供氧及衣物发放等功能用房,功能分区明确,方便了病人,以人为本的思想。附楼部分:根据甲方要求由原来的食堂改为放射科以及改造后大门。放射科主要设有DR室、MRI室、CT室及相应的操作间、办公读片、设备间、治疗室、准备间、值班室、环境卫生处置室、门卫室以及收发报告台等功能用房(图3)。

图3 一层平面

2.4.2 二层平面设计

主楼由三个部分组成:主要是妇产科,第一个部分休息厅左边病房区设有床位46床,在病房区的端部设有游泳、抚触室、洗婴室、公共卫生间、开水房和晾衣房等功能用房;第二个部分休息厅右边医务办公区,主要设有:护士更衣值班室、接待室、无菌治疗室、护士值班室、功能室、库房、医生办公室、医生值班室、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环境卫生处置室以及工人房、公共卫生间等功能房间;第三个部分在基地最西边是一个两层的与主楼相垂直的用房,主要是妇科、产科、产房,在分娩室的外部,基地的西面设有一圈污物走廊,内部走廊洁污分区设置,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避免交叉感染,无菌区设有分娩室和无菌存放,清洁区设有待产室、器械设备和药品室,半清洁区设有一次换鞋处的更衣过厅、办公室、值班室及库房等,污染区设有卫生处置室、听力筛查室及办出生证室等功能用房。附楼部分:由原食堂改为放射科、体检室及增设天桥,通过天桥与主附楼的连接,放射科、体检室主要设有普放室、乳腺投照室、暗室及相应的操作间、骨密度测定室、抽血室、B超室、心电图室、配餐室、体检办公室、放射办公室、项目办公室等功能用房(图4)。

图4 二层平面

2.4.3 三、四层平面设计

主楼由两个部分组成:主要是普外、泌尿外科;四层平面:主要是胸外、脑外、烧伤科;第一个部分休息厅左边病房区分别设有床位50床,在病房区的端部设有公共卫生间、开水房和晾衣房等功能用房;第二个部分休息厅右边医务办公区,主要设有:护士更衣值班室、无菌治疗室、护士值班室、功能室、库房、医生办公室、医生值班室、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环境卫生处置室以及工人房、公共卫生间等功能房间,分区明确,避免互相干扰。附楼部分三层平面:由检验科及新增设的天桥,跟二层一样,通过天桥与主附楼的连接,检验科主要设有彩超室、B超室、B超办公室、B超值班室、心电图室、办公室、值班室、备用房间等功能用房。在使用功能上更能贴近使用者的要求,使得整个的设计更加的具有可持续性。

2.4.4 五层平面设计

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主要是手术室和外科ICU,第一个部分沿手术室和外科ICU外围一圈设有污物走廊,污物走廊在手术室与其他部分之间设有隔离门;通过电梯到达出来就是护士站,左边主要是手术室的部分,内部走廊按洁污分区设置,充分考虑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避免交叉感染,无菌区设有Ⅱ级手术间两间,其中一间为标准洁净,配套用房有洗手、无菌存放、CB室、消毒室等;清洁区设有Ⅲ级手术间四间,其中一间为一般洁净,配套用房有洗手、无菌物品存放、液体存放、一次性物品等;半清洁区作为缓冲区,需要通过一次换鞋的更衣间到达二次换鞋,在一次换鞋处有公共卫生间,本区主要配套用房有存床处、麻醉办公室、麻醉值班、卫生处置及库房等;污染区在电梯厅的部分主要有护士站、值班室、家属等候、家属探视间等,在手术室的端头主要有环境卫生间、工人房、污物电梯和楼梯等;第二个部分在护士站的右边主要是外科ICU,内部走廊按洁污分区设置,无菌区设有ICU、护士站、护士办公室、医生办公室等;清洁区主要是无菌治疗室;半清洁区也同样是需要通过一次换鞋的更衣间到达二次换鞋,在一次换鞋处有公共卫生间,本区主要是换床间及库房;污染区在端头,主要是隔离ICU,还有工人房、公共卫生间、楼梯等(图5)。

图5 五层平面

2.4.5 六层及地下一层平面设计

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主要是行政办公,通过内部走廊连接,电梯出来就是休息厅,第一个部分在左边主要的功能用房有保卫科、院长办公室、总值班室、打字室、机房、库房、档案办公室、档案室、医务科、质控办、护理办、防保科、药剂科、政工科、财务科、总务科、设备科、开水房、仓库、公共卫生间及电梯机房等;第二个部分在右边主要的功能用房有院长办公室、会议室、含会客室的一个双人间病房、一个单人间病房、环境卫生处置室、工人房及公共卫生间等。

地下一层平面:除了消防水池、泵房等,主要是存放办公用品的丙类物品库房以及丁、戊类物品库房。

2.5 垂直交通设计

垂直交通的设计,主要由电梯和楼梯与各层平面作为联系枢纽。主楼部分通过门厅作为人流集散中心,正对就是两部病床电梯和一部出屋面的楼梯,其中一部为无障碍电梯,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通过水平交通的内走廊,来到门厅左边的端部,是一部病床兼污物电梯,需要从地下室到达五层手术层,达到洁污分流,旁边是从地下室到六层平面的一部楼梯;在地下室的另一头,设有一部出地面一层的楼梯;门厅的右边,设有一部从一层到六层的楼梯,作为医务人员的疏散;在附楼的端头,设有一部从一层到三层的病床梯和楼梯,机房设于附楼的屋面。

2.6 病房设计

病房的设计靠西南侧临街的为三床间病房,有好的朝向,靠西北侧内院的为两床间和局部的一床间的病房;病房

内设有足够的病人储藏空间,并设有电视系统,有助于缓解病人在住院期间以放松的心情配合治疗;病房内均设有独立卫生间,卫生间均靠外墙设置,自然通风好;病房内没有设有对外的阳台,主要考虑到某些病患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因素,充分考虑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2.7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人性化的设计,在主楼的由内院进入门厅的病人主出入口处同时设有无障碍坡道,附楼的病人的主要出入口处,同时也设有相应的无障碍坡道;在主楼一层靠近与附楼连接的位置,设有一个无障碍卫生间,以小斜坡过渡高度差;在主楼门厅的两部电梯中,其中一部就是无障碍电梯;由于一层的放射室需要的层高较主楼部分高300 mm,所以在二层就形成了有300 mm的台阶,在三层的位置也同样这样处理,在台阶处通过踏步的同时,也设有一个坡道,方便病人的轮椅或病床,使病患得以无障碍地来往于住院病区与放射科之间的联系,体现出人性化的理念。

2.8 节能设计

节能的设计在屋面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外墙采用聚苯板外保温系统,外窗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窗,以满足热工要求。在设计中尽量利用建筑通风,营造室内舒适环境,采用分体式空调,满足人们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2.9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开朗大方,楼梯间实墙、建筑室外采用浅色外墙砖,病区明亮通透大窗,虚实有度;结合五层手术室功能需要,挑出污物走廊,更使造型飘逸洒脱;又在窗下设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钢百叶及局部窗间墙钢百叶装饰条,使立面更显得丰富活泼,表现现代化人性化医院的魅力。

2.10 环境设计

内部环境的设计尽量满足病房朝向好,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病房区和医务辅助区分区明确且联系方便;外部环境住院大楼靠临街设置,主出入口通道处,形成一个室外小广场,利于人员的集散;内院与原有建筑之间形成一个绿化空间,使得医院的环境更显得安静祥和,给病人及家属一个舒适的以人为本的外环境。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郫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的的设计中,始终坚持以功能为主,形式追随功能,为病人、医生、医疗环境等相互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中,功能分区明确,便捷通行线路,病患与医生的流线互不干扰,洁污分流,良好的病房朝向,方便病人的无障碍设计、安静舒适的环境等等,是医院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势,贯穿于设计的各个方面,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及功能的要求,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综合竞争力,预留足够的人文关怀的发展空间,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张雷,工程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TU246.1

A

[定稿日期]2014-10-24

猜你喜欢
值班室主楼用房
非对称分布地下室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
圆形和方形荷载作用下框架厚筏基础变形与反力特征研究
厨房里的乌龙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东航武汉分公司综合用房钢结构监测与分析
长大公路隧道洞内值班室空气质量改善研究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新建主楼幕墙工程讲解
省委总值班室里的故事
邻里守望 互助服务
我们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