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策略研究

2015-06-29 14:14杨文娟
中小学德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品德公民课程标准

杨文娟

摘 要 小学品德课程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准确设计教学目标和解读教材、创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不断经历、体验、感悟、反思、行动,才能有效落实公民意识教育。

关 键 词 品德与社会课程;公民意识教育;教材解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6-0024-03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可见,公民意识教育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呢?笔者认为,把握公民意识教育目标的可操作性、教材解读的准确性、教学设计的创新性、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与课程目标相比,教学目标更多地强调“一课一标”,即: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究竟要达成哪些目标。所以,“具体化”“可操作”是其重要标志。在公民意识教育目标设计中,我们应明确:教学目标是否指向了某一具体行为的表述,如“做了什么”“做下来后的感觉如何”等。

以《不说话的“朋友”》一课为例。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属于“公共财产的保护意识教育”内容的教学。教师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正确认识公用设施遭受破坏这一现象,在为“朋友”说话的过程中,激发保护公用设施的情感,初步形成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的公德意识。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这一教学目标的表述,较好地诠释了2011版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的第一条: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师用认识、了解、体验、形成、表达、倾听,描述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内容和达成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准确指向关注公民意识的培养这一课程目标。

实际的课堂教学确实有效达成了如上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公民意识教育,让每一个小公民都明白了:我们在享受公共资源服务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公民义务,好好爱护这些公用设施。在后续的生活跟踪调查中,当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区及其他公共场所时,都能有意识地留意公共设施是否完好,有的甚至会考虑“我能尽哪些小小义务”。

二、公民意识教育在教材解读上要把握准确性

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品德教学多个德目中的一个,有机地融进了教材体系中。有效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离不开教师教材的准确解读。

以《筑起血肉长城》一课为例。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这显然属于公民意识教育中“国家责任的担当意识教育”内容的教学。本课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以说,每一张图片背后都有一段辛酸历史,每一段文字都浸透着爱国情怀。开发图文资源,激发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正是唤醒“国家责任的担当意识”的有效方法。经过对教材的深入研读,教学中,教师牢牢抓住了日本侵华形势地图,展开了一段教学:

师:当时,我们中华民族正遭受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正如《国歌》所描述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么,当时中华民族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危难时刻呢?让我们打开教材第98页,将目光聚焦这张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形势图。仔细看看,你懂得了什么?

(生答略)

师:让我们的目光聚焦到大屏幕(放大的形势图)。形势危急啊!1931年,日军先是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那里有大片的森林和无尽的宝藏;接着,又在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短短半年时间,北平、天津、上海、杭州,甚至当时的国民政府——南京,都先后落入敌人的魔爪!同学们,日本侵略军的目的仅仅是东北三省和这一大片土地吗?

生:不是!

师:他们的目的是整个中国。这样发展下去,一个泱泱大国——中国将不复存在!而中国人也将沦为亡国奴!(课件出示:“日本、亡国奴”)

对于这张地图的教学,教师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国土沦丧”这一目标上,而是在此基础上挖掘日军的潜在意图。通过语言渲染、视觉冲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奠定了爱国情感的基调。

之后,这位教师又巧妙利用教材中《义勇军进行曲》曲谱,进行了“一根主线、三唱国歌”的教学流程。教学中,孩子们前两次并没有唱出国歌应有的感情。于是,在孩子们认识日军的残暴后,教师激情引导:“面对残忍的、毫无人性的日军,同学们,你们能坐以待毙吗?(不能)你们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日军杀害吗?(不能)你们愿意就这样做一个亡国奴吗?(不愿意)你们允许自己的国土被日军肆意践踏吗?(不允许)”“听!音乐家在大声呐喊:(课件出示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不愿做奴隶的音乐家站起来了!不愿做奴隶的同学也请你站起来!让我们像他们一样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一起保家卫国!”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齐刷刷地站了起来,脸上充满着愤怒。这时齐唱的《义勇军进行曲》高亢、激昂,充满了战斗力、爱国情。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发出的呐喊!歌声令在场的所有老师动容:每周一,全校都会齐唱国歌,但孩子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唱出了中华儿女的激情,唱出了共和国公民的情怀。可见,只要教材资源把握准确,公民意识教育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创新性

课程内容不是教学内容,真正的教学内容应对课程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这一生活化处理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设计”。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既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诠释,又能将学生置于生活化情境中开展教学,实现知行统一。

以《心中有“规则”》一课为例。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属于“公共精神的培养意识教育”内容的教学。教学设计如下:

1.开场游戏:剪子、石头、布。(暗暗隐藏“规则”意识教育)

2.了解规则在哪里。(通过校园真实场景,发现“规则”的不同存在方式)

3.实话实说,辨析规则的力量。(以学校“书香长廊”开通管理为主要载体,对比“规则”修改前后的变化,明白“规则”的力量)

4.人人都来订规则。(以校园中几处小景为例,四人小组制订“活动规则”)

5.课后延伸。(将一个班制订的“规则”进行整合,制作标志牌,张贴在相应景点处)

这一教学设计较好地诠释了2011版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之二: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可谓充满创意: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基于学生的校园生活,有效引入学校资源,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重组。如此,“关注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四、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学过程要突出活动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活动性”是其显著特征。一堂好课,一定组织了系列成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体验成长。

例如,《伸出我的手》一课,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这属于“公共生活的关注意识教育”内容的教学。

本课教材安排了如下活动:说说身边有困难或不幸的人的遭遇;讨论:燕燕该怎么办?讨论:他们最需要什么?以及大家“手拉手”的倡议……这些活动不可谓不有效。但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为活动而活动”或者一味讲道理、说想法,终究难以打动孩子的心灵,很难让孩子真正从内心感觉到“助人”的快乐。因此,我们让学生走进了本市聋校,与聋哑伙伴开展了一次“心心相印”的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结合教材让学生思考:当我们面对一群聋童时,如何“伸出手”?孩子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捐书,因为他们虽然听不见说不出,但有眼睛,可以阅读;有的说带去快乐,可以排练节目,音乐听不到,但我们可以跳舞,可以表演武术等;还有的说可以带支笔去跟他们书面交流,自制一张贺卡,送去祝福……如果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那再好不过了。之后,我们争取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支持,准备了一台《心心相印》节目,与聋校学生分享。

其次,参观学习交流。参观聋童的作品展,让学生了解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第三,组织募捐。老师和学生一起捐款,采取自愿原则,多少不限,有心就好,所捐款项全部用于购买图书。

在我们的精心安排下,活动如期举行,不仅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还收获了意外的教育效果:活动中,聋哑儿童表演了曾获江苏省一等奖的舞蹈《牡丹颂》,整齐的动作,快乐的表情,投入的表演,漂亮的扮相……让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们惊呆了!当孩子们参观聋童自制的服装时,更是赞叹不已。孩子们认识到,现在的聋教更侧重生存教育,教给聋童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食其力的能力,他们一样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孩子们对聋童有了新的认识:他们需要的不是怜悯、同情,而是尊重、理解、欣赏。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让孩子们真切理解了生活,更收获了真实的体验和感悟。让儿童的生活更加多元丰富,这本身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注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对我们品德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敏于学校公共生活的构建,善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勇于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勤于课程综合功能的实践,那么,就能让公民意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大大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出真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作者单位: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常州 213002)

猜你喜欢
品德公民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好学者贤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品德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