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衔接必要性

2015-06-30 05:41北京市大峪中学分校翟桂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4期
关键词:知识点数学课堂

北京市大峪中学分校 翟桂双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对于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不是很了解,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初中学习,教师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我校在本学期通过专家组的引领开展了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工作,通过这个工作,让教师与学生都受益匪浅,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教学内容衔接

小学数学直接,中学从数到字母,抽象思维,如三角形内角和,小学只要实践得出结论,中学要求严格的证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些知识点在小学就已经接触,如负数,数直线,规律探究,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等等,小学注重了解,简单应用,到初中后要进一步深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初中的课堂信息内容大,教学节奏快,比较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也在有意渗透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多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小学阶段比较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信息量不多,课堂教学小学生活动以游戏为主,注重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探究。总之,初中数学已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需发生根本变化。对许多学生来说,各方面的发展跟不上学习的要求。如果老师不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很有可能加快教学进度,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从而对数学失去信心与兴趣,导致两极分化。

二、教学方法衔接

相对来说,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对重点难点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答,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时间巩固;对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测验题量少,难度小,时间充裕,且考点、题型多已在平时练习中反复操练过,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除了知识点的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不仅要求掌握知识点的直接应用,还要会逆向思维,大大增加了难度。初中课时紧,而且初一的教师往往是刚从初三下来,会用看待初三学生的眼光看待初一学生,导致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学生探究时间少,以至学生思维跟不上,学习数学困难,教师又找不到原因,通过衔接,可以让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

三、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衔接

小学能在课堂上把当天内容就解决,并且一天当中数学课时多,学生可以在学校把作业写完,老师可以把学生当天出现的问题解决,学生只要每天跟上教学内容就会取得好成绩。初中课时紧,每天都是新课,课堂容量大,作业要在课下完成,且模仿性强,小学在作业的要求上只要出正确结果即可,初中要求学生体现做题过程,要求书写规范

在学习习惯上,学生会听讲就意味着会学习,通过一周的衔接教学,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许多问题,和以往学生相比,在课堂上没有捣乱,接下茬的现象,课堂纪律较好,从每个班都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尽管眼睛看着老师,但头脑不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不会听讲,不会倾听老师与同伴的解答,听讲不专注,学生没有好的行为习惯,小动作多;对于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欠佳,不会用数学语言讲解数学题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老师有较大程度的依赖性,并且有一部分学生“手,脑,口”不一致,学习习惯不好。在复习上,小学大多是教师通过习题,测验复习;初中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单节内容还可以,放到一起综合性差,所以教会学生会复习很重要。我教学生总结一章的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易错点总结,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即达到巩固目的,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把每次做的收集起来,作为复习材料,让学生知道如何复习,教会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衔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得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通过衔接过程,可以发现学生在基础方面存在漏洞。比如,手册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计算

学生会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是结果为22,认为是

原因是对带分数的概念理解错误。

二是结果为13,认为原因

是对乘法分配律运用发生错误。

三是结果为40,认为原

因是带分数化假分数理解有误。

四是结果为37,认为计算错误。

从这个计算题就可以发现,学生的知识点漏洞,学生计算能力差,计算不熟练、不准确,运算顺序不对等问题经常出现,而这些恰恰是小学时需要过关的。有了衔接过程,在初中的课堂上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的语言叙述;指导学生多思,勤思,随听随思;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学会反思,审好题再下笔,发现学生薄弱点,及时加强复习巩固,从而为初中的教学奠定基础。

中小学数学衔接既需要从小学的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需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对教师的数学素养和教育观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数学教师对现行教材进行合适再创造教学的重新组织,而且要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科学的把握。因此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的基本理论,并能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实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教学的关键。数学课程的衔接需要长期的坚持,即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有意义的数学,在数学中寻找乐趣,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将知识、技能、思维、情感、创新融于一体,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美在课堂花开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