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2015-07-02 22:09许修才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策略

许修才

【关键词】烹小鲜 问题学生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59-01

《道德经》第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如烹饪小鱼一样。“烹小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很高的技巧:要掌握恰到好处的火候,要适时地翻动,要咸淡适宜。老子的话朴素无华,然而颇具哲理。我认为,教育也如“烹小鲜”一样,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师需要付出爱心、耐心、恒心与一定的教育技巧。面对“问题学生”,教师更要做到不急不躁、循序渐进,并与家长达成一致的教育目标。

一、掌握火候,循循善诱

“烹小鲜”忌用猛火。如用猛火,烹出来的鱼外皮溃烂,内里却还是生腥的。同理,对“问题学生”也不能采用“暴风骤雨式”的教育方式,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激起学生的公然对抗。教师平时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或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挚关怀;当学生“惹祸”的时候,教师应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沟通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循循善诱,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建议与教导。

我校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喜欢用小刀在木头上刻字,他在课桌上刻满了自己的名字,因为损坏公物,该班不能被评为文明班级,因此他的班主任非常生气,在班上狠狠地批评了这名学生,还通过电话向家长“告”了一状。本以为这样处理后,类似的事件就不会发生了。没想到,次日在另外几间教室的门板上出现了这位班主任的名字。后来经过调查,原来是这名学生为报复而刻上去的。教师采用过激的教育方法,得到了相反的教育效果。

知道这件事后,我请这名学生到校长办公室,先让他坐下,并倒了一杯热茶给他喝。我和颜悦色地说:“猜猜我请你来是为了什么?”他说:“因为我破坏了公物,而公物是要爱护的。”我说:“看来,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很不错嘛!既然知道了错误,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他低着头说:“以后不再刻字了。”我点点头说:“不是不再刻字,而是不再在公物上刻字。我看了你刻的字,刻得不错,但是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我这里有一本篆刻的书,想送给你学习参考,只是不能再在课桌等公物上练习哟!”我微笑着将一本篆刻入门的书递给他。后来,他的班主任向我反映,这名学生的字写得越来越好,班里出板报时,大家都让他负责誊写。

二、循序渐进,自然发展

“烹小鲜”要先热锅,再放油,再慢慢地烹煮。教育也一样,要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有个比较长的过程。“问题学生”出现反复是正常的教育现象,当问题学生出现反复时,教师要有耐心,帮助学生一点一点地改进。

我校四年级有名学生长得牛高马大,喜欢通过拳头解决问题。经过班主任与教导主任的耐心教育,他有了转变,因而班主任放松了对他的教导。然而有一次,他又与本班的一名同学发生了矛盾,并且狠狠地揍了那名同学。事后,我与他进行交谈,在谈话中了解到他也明白打架是不对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说:“一个为自己的情绪所主宰的人是不明智的。因为不能控制情绪,你打伤了同学,不仅要付医药费,还要被老师、家长批评,并且同学们都怕你了,都不敢与你交朋友。”他听了我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为了帮助他恰当地处理同学间的关系,控制住情绪,我与他签订了期限为三年的书面约定,在约定中他作了两个保证:一是保证在生气、愤怒时想一想有没有打架之外的其他解决办法,二是保证在想打架前与我或他的班主任沟通交流。与此同时,我让该班班主任时时关注这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签订约定后,他为人处事冷静了许多,与同学间的矛盾少了,渐渐地融入到班集体中。

三、家校合作,目标一致

“烹小鲜”需要让鱼受热均匀。对于教育而言,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目标也应当是一致的。因而,我校要求各班建立家长联络簿,通过电话、家访等方式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协同教育好孩子,同时,还通过开讲座等方式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确保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我校有一名叫苏龙(化名)的内宿生经常偷其他同学的东西,如钢笔、玩具等,他的班主任没少找他谈话,但是收效甚微。后来,有一天他跟随街上的社会青年去偷一家商店的衣服,被店主抓了,店主到学校来告状。苏龙的班主任连忙将苏龙的父母请到学校来。可是苏龙的父母特别护短,对店主说:“我这个孩子从来不乱拿别人的东西,更不用说去偷了。你说他偷东西,简直是诬赖。”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校长的我当即严肃地指出包庇孩子只会害了孩子的道理,并说了几个因父母护短、溺爱而导致孩子锒铛入狱的案例。苏龙的父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连忙向店主认错并作了赔偿。这件事以后,我让苏龙的班主任加强与苏龙父母的家校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目标,共同教育好孩子。

总之,教育工作者要有“烹小鲜”的耐心与方法,在治校、治班、育人时像“烹小鲜”一样不懈怠、不马虎,且又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
正本还需清源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