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效探究 激活学生的积极性

2015-07-02 22:09陆光权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有效探究积极性小学生

陆光权

【关键词】有效探究 小学生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66-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探究活动的创设,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确认和加强。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探究活动仅限于动手操作,并未能让学生触及知识的深层。探究活动固然不少,但没有引发学生的领悟。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探究呢?笔者为此展开思考,现以自己的课堂实践为例,谈三点体会。

一、逼学生一把,使其自主探究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通过多种形式将课堂激活,释放和发挥学生的才能,展开自主探究。可以说,这是课堂改革的关键,需要教师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设计一些充满挑战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多逼学生一把,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时,为了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活动,笔者特意设置了这样的问题:“看谁能够用多种方法快速算出0.8×0.2。”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这个算式比作求长方形的面积,长为0.8米,也就是8分米,宽为0.2米,也就是2分米,这样就可以得到面积为8×2=16平方分米,即0.16平方米。”这是根据面积单位的换算得到的结果。笔者继续引导:“能否用小数化整数的方法来解决?”学生提出:“可以将0.8和0.2都扩大10倍,变成8和2,这样积就扩大了100倍,必须缩小100倍,结果才能不变,因此16除以100等于0.16。”笔者继续引导:“能否将小数在长方形中通过画图然后进行计算?”学生认为可以将长方形平分为10等分,这样0.8就是,然后再将这平分为10等分,涂出其中的2份,就是,由此得到结果为0.8×0.2=×==0.16。此时,笔者继续追问:“这几种方法有何不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认为,将小数转化为学过的整数进行计算,能够更好、更快地计算出结果。

二、重在明算理,注重数学本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在做题时却糊里糊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学生没有明白算理,对数学理论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因此,在设计数学探究时,教师要从数学的本质出发,让学生探明算理的来源,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系统。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深刻理解转化思想的基础上理解通分的算理,笔者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引导:先让学生通过折纸计算分数和分数之和,然后思考: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发现将一张纸平分成5等分,就是其中的一份,就是其中的2份,将这1份和2份相加,就是3份,因而可得+=。此时笔者顺着学生的思路再次引导:为什么分子可以相加?有什么规律?学生认为,这两个分数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因而可以分子相加。

接下来笔者进入第二个层次的引导:计算+,和刚才的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能否分母相加?为什么?学生认为不能相加,因为和的分数单位不相同。如何计算呢?学生展开探究,认为将一张纸分成4等分,在其中一份上涂颜色,再在另2份上涂颜色,这样就得到。因此,在计算这个分数算式时,可以先将变成和一样的分数单位,再将分子相加了,即+=。这样,学生不但习得了分数通分的原理,而且通过动手实践体验到了分数通分的必要性,对数学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导在关键处,渗透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引导,在问题的关键处帮助学生揭示数学思想,理清思路,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学生掌握了通分的原则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认为,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不能直接进行加减计算,要通过转化的思想,将其转化为同一个分数单位的分数。笔者让学生展开探究:你还能运用转化思想来进行异分母分数计算吗?学生提出,可以将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计算。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转化为小数?学生认为,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就是转化成相同的单位。笔者再次追问:在我们学过的计算方法里,哪些是运用转化思想的?学生经过探究理解了整数相同数位的对齐,小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些都是基于将数学转化为统一标准这个数学思想而来的。

这样,学生从探究中深刻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并体会到数学思想的运用策略,有效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有效探究积极性小学生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向“美丽课堂”出发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