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审美的引领

2015-07-02 02:58梁文昌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审美文言文教学

梁文昌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审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29-02

审美教学是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不但能够从中感悟语言文字之美,训练语用能力,而且能够受到文学的熏陶,提升语文素养。文言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史、哲、佛、道等文化精髓,教师要发挥审美引领的作用,让学生在经典文言文作品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只有欣赏、品鉴文言文的美,才能真正地乐于探索,受到美的熏染,汲取成长的智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文言文字词、句式、翻译的教学,忽略了审美能力的渗透,课堂教学看似达到了教学目标,实则让学生失去了鉴赏文言文之美的机会。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走进文言文,体会文言文的情境美、音韵美、人文美。

一、熟读成诵,感受音韵美

文言文句式丰富、长短不一,遵循平仄有致的声韵规律,读起来或铿锵有力,或婉转雅致,可歌可吟。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大声诵读获得思想感悟,从而熟读成诵。教师可以从朗读入手,鼓励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音乐之美。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这一课时,学生经过初读扫清文字障碍,理解文字的基本含义,笔者再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创作心境等加强引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再读、熟读。文中第三、第四自然段悲喜交加、明暗相生的感情基调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心境的变化。在第三自然段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紧扣“霪雨霏霏”“阴风怒号”“山岳潜形”“满目萧然”等字眼,加重语气、放慢速度,同时发挥想象感受当时的凄风冷雨,体会古人登楼睹物的伤感情怀。第四自然段诗中的阴郁情绪一扫而空,节奏明朗欢快,笔者指导学生加快语速,抓住重点词句“沙鸥翔集”“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着重朗读,给文章断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然则何时而乐耶?”学生一边想象洞庭湖畔的明丽风光,一边体会古人登楼览物时的喜悦心情。通过多次诵读,学生逐渐克服了言语障碍,感受到了文言文的节奏、音韵之美,吟诵时也能够把握强弱高低,朗读起来连贯通畅,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文言文内涵的理解能力。

二、字斟句酌,把握语言美

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将重点放在疏通句段词意上,学生只顾着背诵、记忆译文,看似掌握了各种文言文句式,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文言文意蕴丰厚,值得反复咀嚼,教师要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字斟句酌,精心研读,这样才能够含英咀华,探寻到中华文化中的文字瑰宝。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一课时,针对文中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笔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的文字结构有什么变化?读完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经过讨论总结道:“这段话中句式结构参差错落,起头两个七字句,接下来是五个四字句,最后一个六字句,读来流畅婉转,富于变化。”在语言表达上,一句“皆若空游无所依”,生动地描摹出潭水的清澈透明。文中对水中鱼儿的描写活泼灵动,只用了寥寥几笔“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以及“似与游者相乐”,营造了欢乐的氛围,又为文章阴郁的底色增添了一抹欢快的情感色调。通过对字词句的品析解读,学生不但感知了文言文的简短、朴素,同时领悟到古人的神来之笔,体会其中蕴藏的意涵之美,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语言文字的熏陶,提升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三、深度剖析,领悟人文美

初中文言文教材有生动有趣的故事,也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故事发展的脉络,同时分析人物个性,带领学生辨识真假美丑,品味人性善恶,从中获得审美建构,领悟文言文中的人文之美。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曹刿论战》时,笔者紧紧抓住曹刿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故事情节找出曹刿的言论,分析其性格特征。学生认为:“曹刿在请战前和同乡的对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说明他心怀大志,胸有谋略;曹刿进见后问鲁庄公‘何以战,表现出曹刿身上所具备的战略眼光及远见卓识。在长勺之战中,曹刿四次发令,两次‘未可,两次‘可矣,充分体现出曹刿知己知彼,善于把握战机的敏锐洞察力。”通过分析,学生在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基础上,梳理故事的脉络,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笔者接着深入文本,带领学生剖析、思考:“鲁庄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为何重用曹刿?你认为取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曹刿为什么要追随鲁庄公?”学生讨论后认为,长勺之战取胜的关键在于曹刿的战略战术,这也正是曹刿拷问鲁庄公“以何为战”的主要因素,即战略上要忠于职守,战术上要充满勇气、洞察士气。笔者再次深入引导:“曹刿和鲁庄公你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分析后得出结论:“这两个人物都非常可敬。曹刿的战术固然重要,但鲁庄公的任人唯贤、善用人才也值得称道。他没有将曹刿视为草芥,而是将他迎进去对答,并诚意表明了自己的治国立场:衣食与百姓同享,牛羊玉帛与神祗供养,作奸犯科要明察秋毫。鲁庄公的这种做法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也正是鲁庄公这种以人为本的治国立场,让曹刿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促使他诚意请战。换句话说,如果鲁庄公是个蛮横跋扈,‘肉食者鄙的人,曹刿断然不会投身于鲁庄公门下。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和曹刿属于志同道合的一类人。”由此,学生领悟到,治理一个国家或者管理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要有平等待人的思想和气度,同时还要尊重人才,善用人才。在以上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对文言文情节及人物的深度剖析,在理解文章意涵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把握文本独特的人文性,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资源,获得思想的提升,为健康人格的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也是现代文明的源头,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通过反复细致的品读和赏析,体会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文言文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人文之美。

(责编 杨 春)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美文言文教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