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核心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7-03 11:03李荣辉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计算机教学能力培养

李荣辉

摘 要: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就业市场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伴随互联网而衍生出的多种行业,当前计算机教学培养的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就业市场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原因,概述了职业核心能力,最后进行了职业核心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计算机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21-0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增加,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尤其是在培养能力方面,本文提出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来改变计算机教学,力求有所突破。

一、当前计算机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计算机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原因,简述如下:

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实践的基础,也是今后进行提升的基石。授课形式主要是讲授,通常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必要时采用动画模拟等方式。除了课上传递知识,通常会留课下作业,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电子设备等方式来拓展知识面,进行深入学习。当前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同家庭状况的个体差异,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差距较大,给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的重要保证。计算机教学特别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强调在做中教,做中学,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授课形式主要是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当前主要问题是:带领学生一起操作尚可,学生单独操作还存在问题,即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里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针对关键知识点进行设疑,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前主要问题是:简单的问题还可以,稍微复杂的问题,学生在具体解决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还是不够,或者没有能力不能解决,或者有能力不能正确解决,极少一部分人有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解决。

二、职业核心能力概述

1、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为“关键能力”;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人称它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被称为“软技能”;香港称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

2、职业核心能力的构成方式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构成方式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称为“八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可将上述八项职业核心能力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类,具体如下:

职业方法能力是指主要基于个人的,一般有具体和明确的方式、手段的能力。它主要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职业方法能力是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职业方法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

职业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职业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社会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能力。

(2)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提出的构成方式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办公室的研发专家在吸收了英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最新职业教育和培训成果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职业能力认证培训项目(简称CVCC项目),将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如下三个部分:

基础核心能力: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

拓展核心能力: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

延伸核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训练、五常管理、心理平衡等。

(3)职业核心能力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育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意见稿)中指出教育应“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三、职业核心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计算机教学中,虽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能力千差万别,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其特长,通过团队合作等形式来弥补其不足。

应用研究形式如下:将一个教学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个人,在每组中主要选择1个组长,1个监督员,1个记录员,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增加其他岗位。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所有事宜,培养其领导力、团队管理能力等;监督员负责监督工作,培养其执行力、沟通能力等;记录员主要是记录存在的问题,小组提出的解决方案,培养其速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小组内所有成员都会注重培养其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职业核心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强化了原有能力的培养,拓展了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极大促进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其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

[1] 徐 芳.浅析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9).

[2] 黄 静.浅谈计算机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计算机教学能力培养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