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爱我,但她不知道我喜欢吃什么

2015-07-03 02:28囧之女神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烧肉莴笋姨妈

囧之女神

大学毕业那天回到家中,正值午饭。我妈非常慈祥地端出一大锅东西:“来,你最爱吃的。”我一看是莴笋烧肉,立时背过气去。我非常讨厌这个菜,难吃不说,也很难看:莴笋在酱油汤里久炖之后,变成了古怪的黄褐色,看着都难受。

缓过气来之后,我跟她说:“你不知道我最讨厌吃这个吗?!”

她极其惊讶地说:“怎么会,你不是最喜欢吗?!”

我说:“天!我在家里住了20多年,你居然不知道我最讨厌这个?!”

她立刻恼怒地说:“辛辛苦苦烧了给你,爱吃不吃!”

不可能不吃。

我父母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长大的。我爸就不用说了,我两三岁时,奶奶家还住茅草屋。爷爷很早就过世了,奶奶再嫁之后,爸爸成了拖油瓶,被甩到舅爷家蹭饭,怎么看都不可能吃饱。我妈家里稍微好些,但年轻的时候,也是跟大部分中国人一样忍饥挨饿,多次饿到浮肿,后来当知青,全部食物只有玉米一种。长期和粗劣的食物打交道,他们都养成了奇怪的口味——比如我妈觉得红薯和熏豆腐干是无上美味,我爸则喜欢油菜苔、抱儿菜这些蔬菜。

如果只是口味不同还没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但饥饿的岁月留给他们最重要的烙印,是“什么食物都吃得下”的劲头,并对他人也做此要求。挑食根本就是道德问题:别人都吃,你为什么就吃不下,你喉咙要细些?另外,他们的育儿观是:不能太将就孩子,吃苦耐劳才是好少年。

所以我们家的餐桌一直是部队食堂制,做什么吃什么,反抗无效,不肯吃就挨骂甚至挨打。当然一个人总是有口味的,后来大了,他们也慢慢看出我的部分喜好,比如准确地发现我喜欢吃抄手和豆腐鱼,时不时做给我吃,莴笋烧肉那个,算是错误的观察吧。不过,即使增加这些美食,我痛恨的饮食习惯一点儿也没变:可怕的白粥一直是我们家的早餐,几十年不变。抱儿菜油菜苔折耳根等毒药般的蔬菜在它们上市的季节也总是占满餐桌。我妈最拿手的粉蒸肉下面永远垫的是可怕的红薯,而不是我喜欢的土豆或芋头。

我们几乎从不在外面吃饭。我妈是一个恐怖的洁癖,不能容忍外面美味又卫生情况可疑的食物。偶尔大家族出去吃顿饭,她都要冲进人家厨房把碗用开水烫几遍。除此之外,在外面吃饭的价钱也是她不能容忍的。我上班之后,有好几次提出年夜饭在外面吃,我出钱都行,被秒拒。抠门也是艰苦环境留下的烙印之一。我们几乎不吃任何零食和糖果,不喝可乐等高热量饮料,瓜子就是我最大的享受了。

这些年宣传健康饮食,我父母的怪口味更是发挥到极致。除了一如既往的白粥折耳根红薯轰炸外,家里再也不吃味精和任何油炸食品,还有就是自制酸奶喝。不知是不是全世界的酸奶机就这水平,反正做出来的酸奶比山西老陈醋还酸,吞一口就会皱成一朵菊花。这么酸的酸奶按理是该加糖的,但我妈不,说吃糖不好。那两年回家,我总要变成几回菊花脸。随着他们逐渐进入老年,平时就不大重视的口腹之欲,更要向寿命这样的大事让路,导致我们整个大家族越吃越清淡,越吃越白色恐怖。我朋友说他二姨觉得喝饮料不好,大过节的干杯,拿的是各自的一碗大米干饭,我觉得如果我妈还在世,她未必干不出来。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家庭餐桌把我培养成了一个坚毅又包容的好少年,大学食堂公司食堂我从没挑剔过。当然,也还是有些副作用的,最直接的就是莴笋烧肉那样的惨剧: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倾向,所以家庭成员的口味基本靠猜。考虑到我们什么东西都能面不改色地吃下去,所以猜起来也很难。不过猜错了也不要紧,反正甩个脸子,对方就会继续面不改色吃下去。

后来看《美国美人》,里面有个情节很有意思,儿子才从少管所一类的地方出来继续回学校上学,早上老妈煎了培根一类的食物,端给儿子吃,还舔舔嘴唇,努力做出很好吃的样子。儿子尴尬地说:“我从来不吃培根。”老妈惊讶地说:“是吗?”儿子说:“是呀。”气氛变得很僵。

我当时看到这段很赞赏,讲给我妈听。她很不高兴,说:“你还在记恨莴笋烧肉那个事!好嘛,你说我不知道你的口味,那你也不知道我的啊!”

我非常自信地说:“你最喜欢吃粉子醪糟蛋(四川一种常见的甜点)。”

她说:“这只是我喜欢吃的点心,正菜你知道么。”

我想了下,诚实地说:“我不知道。”

我爸说:“我知道!你喜欢吃熏过的猪脸肉。”

我妈冷笑道:“这个也不算,这个是冷盘,正菜我喜欢吃什么?”

我爸说他不知道。然后他叫道:“你们也不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啊!”

这是真的,在海纳百川上他比我们任何一个都要夸张,所以更无法揣度他的口味。

短暂的冷场后,我们三个人都承认:我们是一个缺乏交流的、不太了解对方的家庭。也许比《美国美人》里面那家要好点,但也没好到哪儿去。

本来这事儿到这里就完了。刺激我的是这几天的事。前天和姨妈聊天,我抱怨一回家我爸每天早上都给我弄个冻糕(川西地区常见的点心)。姨妈惊讶地说:“你不是很喜欢吃这个吗?”

我说谁告诉你的。

她说:“你妈。你妈死前一直跟我说,说你最爱吃冻糕,说她不在了叫我照顾好你,所以我每年都去乡下买一堆手工冻糕回来给你爸。”

这个原因实在让我五味杂陈。我知道我妈最爱我,但这爱对于“我们之间不了解”这个事实好像没啥影响,因为互相了解是一种能力,而我们家的人明显缺乏这种能力。但缺乏这个能力,对她最爱我这件事也没啥影响,到死前她心心念念的还是我并不爱吃的冻糕。

按照鸡汤暖文的路数,我现在应该是含泪把那一冰箱冻糕吃完吧——我才不会这么做的。

才不呢!!!

最后的结果是:我跟姨妈说了我最不爱吃这个,明年千万别买了。昨天去给我妈上坟,烧纸的时候我在心里跟她说:“妈,我最不爱吃冻糕,现在你知道啦,明年我不吃了。”

猜你喜欢
烧肉莴笋姨妈
Parahellenia,a new genus segregated from Hellenia (Costaceae)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莴笋开胃增食欲
波莉姨妈信守承诺
春季吃莴笋可降血糖降血脂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牡丹女王的姨妈
如何挑选莴笋
电熨斗烤肉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