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学复习中的情境创设

2015-07-03 08:46王小青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复习情境创设高三

王小青

摘 要: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了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几种情境创设,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等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三;生物;复习

中圖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72-01

教学情境的创设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良好的情境实现与教学有效性的有机整合,能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和求知欲振奋,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等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不仅在新课教学中有效,在高三生物教学复习中也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种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知识内化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安排的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将近有20个,重要的有光合作用的发现史、酶的发现史、生长素的发现史等等。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调动积极性,使知识得到内化。

如复习遗传的物质基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时,可以列出下列问题串,让学生思考:该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原理?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因变量检测指标是什么,无关变量有哪些?能否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呢?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体现了实验设计的什么原则?引导学生去分析实验的过程,结果,最后得出结论。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的思维状态更加积极、更加活跃,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

二、创设体系情境,促进发散性思维

高三学习前,学生习得的知识是琐碎和零散的,要做到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了发散性思维具有的灵活性、独特性,给出核心概念,让学生联系出若干相关的下位概念,建构概念图方法。如以复习“神经调节”为例,让学生以神经调节这一概念为核心,连接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图。我们出示一些相关概念: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高级神经中枢、低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反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神经冲动、膜电位、电信号、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电位差、突触、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等。引导学生将这些概念分类并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构画出各小组独特的图式。

三、创设讨论情境,促进合作交流

一节课的复习,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因此,高三的复习课,让学生的课堂乐于动脑,动手,参与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创设比较、讨论情境,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成为有效复习的最佳方法。例“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运用”: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半,一半写操作最简便的杂交育种。另一半写第单倍体育种,请学生在黑板上把两种育种的遗传图解写出来。请下面同学进行讨论、评价,老师点评。这样很多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突破与解决。

四、创设实验情境,促进探究能力发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在操作中将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高考中,实验部分的考查占有相当的比例。复习中尽可能的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能亲自动手体验实验操作过程。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开放实验室,将每个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器具等摆在桌面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或观摩。甚至是平时很少做的实验,也要把装置装起来,比如“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可以向学生展示,取样器,诱虫器,吸虫器等实验器具,让学生自己操作。也可以找一些实验操作的具体视频,通过直观、生动和形象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总之,复习课上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同时还会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更加透彻。增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性、交融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在教学情境的激励下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 毛会娟.高中生物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l.

[2] 范安平,吴长庚.论课堂创新教学情境的创设[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06)

猜你喜欢
复习情境创设高三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