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智慧

2015-07-03 17:56余理银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题目数学过程

余理银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方法,对话式教学应用于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其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通过交流与互动,实现对知识的教学,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实践性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70-01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方法,对话式教学应用于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其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通过交流与互动,实现对知识的教学,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实践性意义。对话式教学的运用,一改以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的被动性问题,让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凸显,并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答相关问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对话式教学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试想一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整个课堂学习氛围就会十分沉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难以得到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以教学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这一门学科的魅力,并且对于对话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乐趣,在不断引导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一,通过对话教学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话教学的应用,使得教师可以制造一个开放性的交流环境,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例如,教师在“加减法”教学过程中,多就可以从提出“班级一共有多少人?”“下课时间如果出去了多少人,班级还剩多少人?”“如果班级剩下xx人,那么多少人不在班级?”,以这种提问的方式来引入,教师在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就可以活跃学生的思考过程,充分的发挥师生对话的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对话教学的应用不仅仅包括了师生对话,其也包括了学生之间的对话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学生成长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小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交流欲望,他们渴望得到周围同伴的认可,希望从交流对话中获得成就感。针对于这一内心世界的需求,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与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提出学生的讨论话题,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寻找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也是对问题进行观察和解决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于教材中的问题进行发问,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第二,通过对于对话的话题进行挖掘,让课堂学习过程更加有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于对话的话题进行深度的挖掘,让学生对教师的话题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可以对于对话中的矛盾进行突出,巧妙地利用对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对于一些理解起来相对较难的知识点,教师要尝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印象,让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得到有效的保障。例如,在“倍数关系”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应用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题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于同一个题目提出较为类似的其他题目,进而通过对比和矛盾,突出题目中的知识重点。例如:题目1:房间中一共有香蕉300根,是苹果的5倍,那么苹果一共有多少个。题目二,房间中一共有香蕉300根,苹果是香蕉的5倍,那么苹果一共有多少个。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所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时,很多学生都会采用乘法来进行计算。在学生计算完成之后,教师先不予点评,而是让学生对自己计算结果进行相互检验。在学生发现自己计算错误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了疑问,进而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得学生的学习印象得到加深,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这种对问题的分解与深化,是教师对对话内容进行挖掘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话题教学应用的有效手段。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合理的质疑来对课堂中对话的价值进行体现。合理的质疑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激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欲望,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思考,启发学生的整体思路。我们经常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听到,语文的学习需要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而数学学习中也要注意对学生数感的培养。通过对学生的发问进行培养,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在“万以内笔算减法”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进行题目解答之前,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可以对于减法计算的过程提出质疑:“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种另类的思路可能是其他学生所想不到的,很多学生都对这个质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则可以借助学生的质疑,来引导学生对于学生这个猜想进行可行性的验证,在学生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教师就要来对学生的验证过程进行整体的评价,并且参与到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将对话中的关键词进行凸显,提高学生对解题脉络的掌握效果。一部分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在问题中对关键信息进行掌握,进而找不到问题的解决入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关键词发现的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学生与题目内容的对话能力。学生通过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内容进行主动的掌握和发现,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让问题更加简单、清晰、有条理。例如,我国的长江的长度是6380千米,而黄河的长度为5464千米,那么长江与黄河相差多少千米。在这个问题中,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长江与黄河的长度就是问题求解的条件,而二者的差则是问题的计算关键。根据题目的条件的发现,学生可以对题目中数量与关系进行理解,对思维过程进行活化,进而减少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无从下手的问题。

总而言之,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应用对话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对话教学的应用,对传统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实现了知识的系统化传递,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小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并且提高学生的學习主动性,让学生敢于发问,进而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文贞.浅谈小学数学的对话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4(02)

[2] 肖 晶.对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小学教育研究.2014(06)

猜你喜欢
题目数学过程
关于题目的要求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追根求源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