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读写联动教学模式

2015-07-03 18:35张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篇教学法语言

张梅

摘 要: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有效阅读活动,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不把英语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篇章知识、文化知识等等信息输入自己的“资料库”里并不断对其内化的话,写作者是不可能写出内容详实感人、意义连贯、结构完整、既符合英语语言规范、又符合英、美文化习俗的地道的英语作文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90-01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有效阅读活动,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不把英语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篇章知识、文化知识等等信息输入自己的“资料库”里并不断对其内化的话,写作者是不可能写出内容详实感人、意义连贯、结构完整、既符合英语语言规范、又符合英、美文化习俗的地道的英语作文的。

传统的英语阅读课通常把重点单纯地放在单词、句型结构和语法等基本知识目标上,认为学生们有了基本的语法和词汇就可以形成阅读能力,而且这种教法在以往的教学中也使学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而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面对阅读理解题也都以押宝为主,阅读理解的得分率相当低,尤其是最后一篇阅读和完型。这样,老师们发现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够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都比较困难。更谈不上培养阅读能力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篇难度上升。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新课标教材中的阅读文章中句子的结构复杂、句子长度增加、词汇密度加大。尽管初一初二的时候学生也接触过阅读文章,但是初三教材的语篇还是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二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与语篇难度对学生提出的高要求相比,大多数初中学生还未具备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教师使用讲解为主的阅读教学方法。

写作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写作教学在外语整体教学中严重滞后,以致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头痛”的现象。新课标与以往教材相比,在写作的形式、内容到作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更加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必须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更加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二是写作题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很强。让学生有话去写,有感而发。三是写作内容更加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语篇层次问题:

写作的语篇层次的问题是指学生的构思和谋篇布局的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

1、如何组织材料。学生在一堆信息材料面前,往往不知所措,无法整合信息,思维混乱,不知先表达什么,后表达什么,表达出来的东西也没有层次,东拉西扯,全文没有一个中心,写作没有重点,也就是说,学生不懂得如何构思和谋篇布局。

2、文不对题。这主要是审题不仔细造成的。有些学生在文章中加入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所占的篇幅过多,这样文章的重心就偏了,主题也发生了变化,甚至偏题。

3、缺乏连贯性。主要是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缺乏相应的过渡词来连接,即使是有些老师强调了要使用过渡词来连接,学生也不会根据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恰当地使用连接词,用了之后反而给人“牵强”的感觉。事实上,这种连贯性表现在文章的层次上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更缺乏上下文的连、结、转、启。

4、汉语思维模式。由于平时缺少训练,在考试中时间紧迫,经常出现“打不开思路”的情况,就是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汉语思维模式的断断续续的片语。

写作是以阅读为其交际对象的语言实践活动。写是为了读,写必须考虑读者的需求。

“阅读与写作联动教学法”就是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把语篇结构的分析、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写作知识的灌输以及写作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得益彰的统一体。其基本教学程序可以表述为:阅读语言材料(内容、形式)→领悟阶段,语篇分析(结构、连贯手段)→吸收阶段,语言实践(语言知识,写作技巧)→转化阶段。也就是说,借助阅读引导学生进入领悟和吸收阶段,通过写作使他们达到转化阶段,进而把阅读中所学的内容、结构、思想、方法等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完成这三个阶段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英语写作的特点和技巧,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过去的寫作教学通常是读写分离,基本上是孤立地教授写作文法,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整体基础和写作思维的经常性锻炼,写作课变成了对语词的重新讲解课,而没有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对文章主题、篇章结构、段落结尾的总体思考、逐次分解和合理安排。而“阅读与写作联动教学法”的最大价值就是将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具体说就是通过阅读培养语感、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建构篇章的能力、通过写作层次训练培养写作能力。这样既能从更高层次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又使每一篇阅读材料成为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文,从而保证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有充分的写作模拟训练。"阅读与写作联动教学法"强化了语言本身的整体性,缩短了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距离。具体地说,通过阅读,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沟通,学习写作技巧,获取写作经验,领悟见解,掌握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感悟,并开拓思路,扩大视野。阅读中培养的思维分析、推理习惯和能力以及学到的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等使得学生把写作变成表达思想的自然愿望,变成顺畅地传达思想、感情、见解的行为,而不再从心理上畏惧写作,把写作看作是被动应付的苦差事,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训练,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了“阅读与写作联动教学法”生命力。一是阅读与写作互相促进,良好发展。一方面学生写作的文章结构好,符合英语写作习惯;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同步明显提高。二是学习效率提高。由于将阅读与写作练习同步实施,由原来分别教学在时间上的大串联,改为阅读与写作时间上的小串联大并联,使得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课堂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对于不同的班级来说,不仅适合于小班,程度齐的学生,同样适合于大班,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每天都可以通过这种教学,看到自己的进步。

猜你喜欢
语篇教学法语言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