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策略简析

2015-07-03 00:54刘文能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开放式初中物理

刘文能

摘 要: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关键教学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有效运用实验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注重教条化的内容,导致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畏首畏尾、谨遵教条,很难收到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创造性、自主性的提升。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丰富实验教学的情景,通过开放式的教学策略来改善教学模式,以便能够运用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情景来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初中;物理;开放式;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90-01

一、开放课堂导入模块,从课堂开端入手做好实验教学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他们有效的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一般课堂导入的方法以教师提问、实验观察或习题解答为主,内容多有基本概念复习,定理定律应用,公式运用解题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入新课。如讲“物体的沉与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把铁皮放在水中,它会沉还是浮呢?按照常理,学生大多回答会下沉,因为铁的密度较大,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那么重的轮船不会沉下去呢?鼓励学生通过将铁皮进行弯曲,折成一个容器形状,放在水中,这样以来学生看到的铁皮是漂浮状态,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矛盾心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将一木块浸没水中、将一铁块浸没水中、将一石腊浸没水和酒精混合液中,通过几组实验的对比与分析,让学生提出物体沉浮条件是什么、受哪些因素制约,这样一来,几种情景摆在学生面前,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迅速进入课题思考,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开放实验情境,自然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新动力,对于他们更好的理解物理原理、掌握物理知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

二、开放课堂实验梯度,通过递进实验减轻学生学习难度

物理课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宇宙万物之间联系以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认知、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然而由于初中生刚接触物理知识不久,加上农村学生的科学意识、综合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比较困难。加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升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直接引导学生进行高难度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抹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善于创设递进式教学情景,运用实验教学的梯度来开放教学策略,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学步骤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概念,学习探求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当然实验的创设要注意层次清楚,要符合解疑推理的逻辑性。如在引导学生复习“光的折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步步的实验探究,第一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凸、凹)透镜方向怎样?”经实验得出答案后,再创设第二次实验探究:“不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射入(凸、凹)透镜后又会怎样?”经实验后得出答案。之后再创设关键的实验情景:“非平行光线射入(凸、凹)透镜后又怎样?”再次通过实验进行证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透镜的认识就会更为明确,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有用的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都能够得以提升,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内在结构也会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三、开放对比实验场景,引导学生善于进行综合对比

物理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在同一环境中,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特性,在不同环境中,相同的物质又会表现出不同的现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创设对比情景,引导学生善于进行综合对比,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提升学习的效率。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扩大学生思路,使其掌握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但要注意,对比情景的创设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压力压强”知识的时候,根据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且静止流动时液面总保持平衡的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同液体液面相平吗?通过这样的实验对比、探究情境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探究,加深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另外在学习漂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后,教师就可以设问:一条船从海里开到河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再次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计算等方式来进行知识探究,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物理概念作全面分析的思考,提升他们的物理综合技能。

四、开放难点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做好疑难问题解决

前文提到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利用这一手段,使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以便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认知,加深他们的学习认知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知识学生不能一下子全部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善于开放难点实验探究,通过创设强化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难题、重点问题的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消灭知识盲区,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实验情景创设的目的是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的理解,而不是简答的为了完成某个实验要求。例如关于“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所排开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这句话很多学生不理解,认为浮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比同样体积的铁块、木块在水中的浮力、同样质量的铁块、木块在水中的浮力来进行实验,运用是按引导学生做好疑难问题解决,不断完善学生的物理综合认知。

参考文献:

[1] 刘晓丽.浅谈开放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教研版)》2008(08).

[2] 郭 颖.物理教学论实验课开放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放式初中物理
只因是物理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我不是教物理的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