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5-07-03 08:02张守文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

张守文

摘 要:要想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搞好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等等。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总结一些搞好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48-01

数学学科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实现数学教育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搞好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数学教师就要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不要让自己的“告诉”抹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究、去感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数学教师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亲自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耐心的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实践提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体作用,必须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为依托。学生只有在平等的课堂心理环境下在能够畅所欲言地进行交流互动。因此,教师要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为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角色,不应当再简单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知识平台;不要再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不要再做一个高高在上的传授者,应当作为一个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的学习伙伴和指导者,应当在恰当的时候为学生设计一种问题情境,为解决问题寻求一个突破口,或者提出一个激趣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打开学生的心灵窗口,让智慧的阳光照射进学生的心扉。此外,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要在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学生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和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数学教师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促使其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3、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分析。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这样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会被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并从中发现问题,对问题展开思考。此时,教师还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的优势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实现数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芝红.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新探[J].浙江教育科学,2007(06).

[2] 邱丽娟.走进新课程的几点反思[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

[3] 朱晓艳.如何贯彻新课标中数学教学新理念[J].科学教育,201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