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幼儿教育怪圈浅谈整改方案

2015-07-04 14:26王梅香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怪圈幼儿对策

王梅香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使本已饱和的教室更加饱和,本来拥挤的教室更加拥挤,选择名校,选择名师,已成为众望所归。小学教育是教育之基础,幼儿教育是基础之基础。我县是教育大县,承张载尊师之遗风,接百姓重教之地气。数百年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我县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市乃至省内外前茅,故,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尤其是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从幼儿教育就特别重视,家长的重视,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幼儿教育。从中发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室拥挤化;幼儿健康忽视化;师资力量失衡化;幼儿教师大龄化;习惯养成淡漠化;能力培养形式化;家校联系功利化;另类学生放弃化;私立学校薄弱化”十个怪圈。针对怪圈,有的放矢,幼教将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幼儿 教育 怪圈 对策

小学教育是教育之基础,幼儿教育是基础之基础,因此幼儿教育的优劣至关重要,往小了说,决定一个人一生成长的轨迹,往大了说,会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发展。我们县承张载尊师之遗风,接百姓重教之地气。数百年来,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近年来,我县中学教育质量领航延安,名扬国内。这就使得望子成龙的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而且谁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从小抓起,从幼儿抓起,已经达成共识。故,幼儿教育摆在教育前列。然,纵观我县幼儿教育之现状,尚有许多方面值得探讨。

怪圈一:幼儿教育小学化

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婴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对幼儿的一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教育不当孩子将会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小学中学的发展,或许就把一个牛顿抹杀在摇篮之中。受传统念书念书思想诱导,在家长心目中,孩子认字量的多少,就是衡量一所学校好与坏的标志。所以,为了争取生源,为了应和家长心理,部分幼儿园,违背幼儿教育之规律,增加学习任务,增加识字量,更有甚者给幼儿留下家庭作业,这样的学校反而受到学生家长的青睐。有许多家长盲目给孩子教识生字、教读古诗词,一旦自己的孩子比别家孩子背的古诗词多了,就感到无比高兴。家长的盲目认识,学校的违愿应和,从而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

怪圈二:幼儿教室拥挤化

近年来,农民工源源不断涌入城市,使本就拥挤的城市更加拥挤,本来拥挤的幼儿园更加拥挤,校舍不够,师资短缺,活动场地减少,活动器材不足。加上家长追求名校思想,使得幼儿入学难,入好学校更难,入好学校的好班难上加难。托关系走后门,是本来合理的区域划分入学,无形中增加了压力。班次增大,教育质量明显要下滑。

怪圈三:幼儿健康忽视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非常迅速且十分重要的時期,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幼儿体质,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并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性,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按其发展规律培养,既要注意循序渐进,绝不能按成年人的思维,妄图一蹴而就,揠苗助长,同时也要相信学生,适当放手,但并不是放任自然。这个度要把握得恰到好处,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长足发展。然而,我们的幼儿教育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一日三餐科学合理,饮食结构营养丰富。但是,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更是如此,只要孩子吃,山珍海味,街头零食,任意吃,殊不知,吃出了病,吃得孩子过早发育,然而,忽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孩子。

怪圈四:幼儿师资失衡化

人常说:山里的野花同样香。殊不知,山里的野花要经过多少风雨,多少严寒。我们的孩子,都是长在蜜罐里,活在溺爱中,他们的家庭条件决定了他们对优秀师资的向往,对名园的向往。于是乎,农村校舍人去楼空,大量优秀的农村幼儿教师,城里有门路的教师,挤进硬件设施较好的学校。于是,城乡幼儿园师资力量严重失衡,即使城区兄弟学校之间师资力量也存在着天壤之别。

怪圈五:幼儿教师大龄化

由于当年的四制改革,由于城乡布局调整,由于幼儿教师短缺。所以一部分普教师资被安排进幼儿园。她们的到来让幼儿教师的平均年龄明显增大。虽然,一部分被安排在后勤,保育,食堂等岗位,但是,由于知识老化,理念落后,加上普教与幼教之间的差异,给幼儿教育带来明显的制约,形成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

怪圈六:习惯养成淡漠化

幼儿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教育理应注重。古人云:“三岁住皮,五岁住骨。”意思是说,孩子三岁前所学到的事物、观念或养成的习惯,仅仅附在孩子的皮上,还有改变的可能;到了五岁就不容易改变了。因为它牢附在孩子的骨骼上。《三字经》中: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也告诉我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环境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凡人生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孩子六岁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要继续提高,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3----6岁幼儿的精力比以前更加充沛,大脑皮层细胞的功能日渐成熟。这一阶段正是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最佳时期。以上所述,无非告诉我们:培养孩子习惯,要从小抓起。然,我们的家长大多来自农村,素质普遍低下,对孩子教育溺爱过度,很少注意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虽然对孩子进行习惯教育,但是一回到家,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就恶习重演。出现5+2=0的教育悲剧。行为习惯的养成十分淡漠。

怪圈七:能力培养形式化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幼儿的能力培养也迫在眉睫。总能听到家长说,孩子还小这不让做,那不让做。其实,我们的孩子完全具有一些能力,比如:在大人帮助下能自己脱下衣服和鞋袜;能把图书玩具放到该放的位置;能帮爸爸妈妈拿些小物件......学校也在培养能力方面,下大功夫,搞一些诸如:绘画比赛、亲子活动、科技制作等,但是这些家庭作业的布置往往是家长代做的,展览时,参观者赞不绝口,殊不知这样的能力名不副实,把素质教育当成了一纸空谈。

怪圈八:家校联系功利化

家校联系本身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学校身价的倍增,使得我们的老师身价倍增,增进联系的家长会,也出现了三种怪圈。即:汇报重官不重民。由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教师办事难的问题,确实是现实。狭窄的生活空间,单一的生活环境,让老师们始终面对一群天真的孩子,教师基本与外界隔绝,难有我近高官先得月的优势,故,一些私心较重的老师,把家长会作为邀功请赏,接触领导的机会,让其谈育儿育孙经验,形成一大怪圈。汇报报喜不报忧。任何教育都不是万能的,再教育这个特殊工厂里,次品是难免的,没有次品是不现实的。有些幼儿园为了宣传学校,拉拢优秀生源,试题出的简单,学生分数高,家长会上,报喜不报忧,让家长会成了一颗怪味果。

怪圈九:另类学生放弃化

在任何一个班,都有一些另类学生,他们严重地阻碍着幼儿的管理。主要有四类:干部孩子身上充满霸气,独生子女身上多娇气,聪明孩子多懒气,优秀学生多傲气。所以,许多老师方法简单,教育过激,使得一些孩子不爱上学,甚至惊动家长和老师吵嘴,老师一气之下或许就放弃该生。

怪圈十:安全教育互推化

安全教育要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但是我们的安全教育,互相依赖,家长想: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是学校的。老师想:放学后孩子的安全是家长负责的。因此,学校与家庭安全教育脱节。幼儿只是听家长或老师说,不许做这事,不许做那事,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做。一旦出了事,相互推卸责任。

怪圈十一:私立学校薄弱化

由于公办幼儿园生源猛增,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发涨起来。然同公辦学校相比,属盈利为目的单位,功利性强,以资代收,加之,个人投资毕竟有限,故而形成,一院、一楼、一个老板、几名教师、几幅墙画、几件器材-----就是一个幼儿园。老板雇校长,校长招聘老师,工资低、教师素质就低,教师素质低,乐于奉献精神就薄弱,奉献精神薄弱,教育质量肯定滞后。因此,私立学校的存在,即使发展的需要,又是一种无奈。

总之,目前幼儿教育出现以上十一种怪圈。它们的形成是诸多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谈一点对策。

一、改变幼儿教育的考核制度,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幼儿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真正把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为国家培养新时期的接班人。

二、实施教师流动管理,在城区兄弟学校之间,教师任期不得太久,互相对调,给家长树立师资平衡的认识,从而,打消追逐名师的想法,真正做到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

三、加强师德教育,让我们的教师,淡泊名利,爱校爱生,无私奉献,真正和家长打成一片,共同培养下一代。以不放弃,一个不能少的思想,教育每一个学生。

四、加强私立学校的审批制度,在校舍、师资、安保、饮食一系列硬件设施、软件管理等方面,严把关口,切实办人民放心,家长们满意的好学校。

总之,幼儿教育至关重要,怪圈重重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巧妙整合,合理调配,是我们的幼儿教育尽快走出误区,走出怪圈,打造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高质量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3------6岁幼儿的发展与培养》

[2]《陈鹤琴教育法》

[3]《素质教育读本》

[4]《幼儿教育与国情发展》

[5]《幼儿心理学》

猜你喜欢
怪圈幼儿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怪圈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破解“不超不挣钱”怪圈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罕见病保障政策陷入“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