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贴近学生生活

2015-07-04 07:43朱艳红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历史教学情境教学

朱艳红

【摘要】当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生活,赋予历史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的必然要求。因此,历史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本文主要从历史教学为什么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历史教学怎么样贴近学生生活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生活、情境教学

当今中小学教育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历史教学也遇到这种尴尬的局面。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我们的教学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脱离生活实际。如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生活,赋予历史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让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第一,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以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它反映的是由远及近,循序渐进的客观事实。因此,过去性成为了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历史所具有的不可逆性,使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然而,历史又是過去与现在永不休止的对话,是过去和现在有着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是人们了解自己的社会,理解变化与延续的唯一途径。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合理的答案。现实是明天的历史,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现实的中国和世界是由历史的中国和世界发展而来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割断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因而,在教学中要通过把古与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的方法,使历史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终才能形成学生的历史思维。

第二,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体现历史教育的功能。

新课程标准全新阐释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还要了解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会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只有,把历史知识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使学生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才能充分体现历史教育的功能,增强学生的生活阅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而生活阅历的增长,更有利于历史的学习。

第三,让历史走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历史教学的活力。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而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远离现实。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还有可能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影响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为那些历史离他们毕竟太远了。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新时代,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关注的事情的范围比较广,大到国际国内的时事,小到校园的小事,他们都想关注,加上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所感兴趣的。正好为我们历史教学与现实的结合提供了发挥用武之地的空间,有利于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如果教师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盎然。

可见,历史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那么,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呢?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

第一,根据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由今忆古。

情境是渗透在任何学习过程和迁移中的潜在影响因素。适宜的情境可以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的保持,有利于学习的强化和迁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情景鲜明,有身临其境感受的历史知识最容易让人激动。历史情境的创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的组合,模拟创设历史场景或历史情境,使学生得到历史体验并进行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各种学习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创设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历史场景,贴近学生生活,从视觉、听觉、心理等多方面给予信息刺激,有助于将抽象、枯燥的历史事物及历史事件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引导学生探究现实生活的历史渊源。

身边的历史是指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或通过观察、访问可以了解到的历史内容,充分体现历史学科价值。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的结合,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即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身边的历史是培养学生关心历史、记录历史的最好途径。历史贴近生活,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历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做个有心人,可以发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历史知识。例如:每个人的姓氏,留下了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沉重脚印;十二生肖,反映了人类与动物的亲密关系,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记年方法;还有大量的成语,每一个成语,都是一段历史……。应该说,我们身边到处留有历史的足迹。为此,我们曾组织初一、初二的学生进行“寻根问祖”的探究活动,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自己姓氏以及中国历史、风俗习惯等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筛选资料、整理史料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扬了中华的姓氏文化,增进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引导学生探究现实生活的历史渊源,可以综合培养和考察学生的素质。首先,考察学生的调查能力,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较为顺利的完成任务,并通过调查、访问、上网等手段查找资料,有些学生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还到附近的宗祠参观。其次,是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同是一份研究报告,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呈现出来的图表形式千姿百态。再则是考察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

“教育是人类为影响自身能力发展及其运用所进行的一种社会性遗传活动” ,我们不应该把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分割开来,人类的发展与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每天都在书写历史。为此,我们要注意了解学生的生活,关注国内外时事,在教学中联系现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完成历史教学所肩负的任务。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历史教学情境教学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