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1995 -2013年尘肺病诊断病例资料分析及建议

2015-07-05 16:39冯军民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尘肺工龄尘肺病

冯军民

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职业病科,湖南株洲 412000

株洲市1995 -2013年尘肺病诊断病例资料分析及建议

冯军民

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职业病科,湖南株洲 412000

目的 株洲是湖南省尘肺病高发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体制改革,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我市尘肺病发病趋势,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制定可行的防控对策。方法 对株洲市职防中心1995 -2013年的尘肺病诊断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株洲市1995 -2013年尘肺诊断有1561例,每5年增长率平均16.2%。发病年龄以40岁到59岁的诊断为主,有1149例占全部的73.61%;小于40岁诊断的有270例,每5年增长率平均55.3%;工龄小于10年的诊断病例比例由3.82%增加到36.32%,工龄小于5年的诊断病例比例由1.91%增加到15.42%。株洲市尘肺病以煤工尘肺为主,有1298例占全部的83.15%,发病最多的县区是攸县,有1059例占67.84%。尘肺病合并肺结核病例比往年增加不明显。所以株洲市尘肺病发病结构发展趋势是数量呈增长型;发病年龄呈低年龄化;发病年限呈短工龄化发展形势。

株洲市 尘肺病 诊断病例 分析与对策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 灰尘) ,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 疤痕) 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的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同时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导致严重影响。株洲市是我省尘肺病发病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尘肺病防治任务重、困难多。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形式和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尘肺病的发病规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解近年来株洲市尘肺病发病特征和尘肺病发病形式,开展尘肺病风险评估,以便为株洲市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可行的防控对策,我们对本市1995—2013年诊断的1561例尘肺病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为1995-2013年在本中心诊断的1561尘肺病例诊断资料。

2 方法

3 资料统计结果

3.1 尘肺病诊断病例基本情况

1995-2013年底本中心累计诊断报告尘肺病1561例,其中男性为有1558例,女性3例。诊断年龄最低为23 岁、最高为70岁。尘肺病种类包含了煤工尘肺、陶工尘肺、矽肺、电焊及其他尘肺4种尘肺,行业分布见表1,其中以煤工尘肺和陶工尘肺为多。煤工尘肺主要发生攸县地区,陶工尘肺主要发生醴陵地区,地区分布见表2。常见的合并症有肺结核、肺部感染、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诊断级别以尘肺Ⅰ期、Ⅱ期以主。

3.2 尘肺病病例资料特征分析

3.2.1 尘肺病诊断级别构成资料分析

表3中显示,尘肺病诊断的总病例数在逐年增加,但在不同级别上呈现不同的表现,一期尘肺病的诊断数在逐年下降,二期尘肺病诊断数变化不大,但三期尘肺病诊断数呈逐年增加之势。合并肺结核的病例有128例,基本上呈稳态形式。

3.2.2 诊断年龄构成资料分析

表4显示:1561例尘肺病诊断患者诊断年龄小于40岁者为270例,占总数的16.91%。40--59岁为1149例,占总数的73.61%。60岁以上者有142例,占总数的9.09%。每个阶段来本中心就诊初次诊断的尘肺病诊断病例,在年龄构成分布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小于40岁的尘肺病诊断病人绝对值在逐年增加。

3.2.3 接尘工龄分布资料:

由于神经网络的方法是利用训练过程提取因果关系,然后将它存储到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的连接强度上。网络的自组织与学习能力消除了提取因果关系的必要性。

表5显示,10年接尘工龄以上者占尘肺病诊断病人的大多数,为71.83%,但尘肺病 诊断病人的接尘工龄小于5年的构成比呈逐年增加趋势,而接尘工龄在10年以上者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4 分析

(1)株洲是湖南省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尤其以尘肺病更为突出,重点在以陶瓷业为导产业的醴陵市和以煤碳开采为主导产业的攸县,在1561例尘肺病诊断病例中分别为22.36%和67.84%。这两个行业仍然是我市职业病危害防控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1)(2)(3)。

(2)尘肺病诊断的总病例数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在《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说明法律的宣贯发挥了作用,认识和力度得以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得到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实施逐步得到落实,健康监护率提高了,尘肺病人诊断数自然就增加了,2000年段比1995年段增加了

(3)从表3可以发现尘肺病病人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在不同级别上呈现不同的表现,一期尘肺病的诊断比例在逐年下降,二期尘肺病诊断比例变化不大,但三期尘肺病诊断比例呈逐年增加之势,这与95年以前发生很大的改变(4)。合并肺结核的病例有128例,基本上呈稳态形式。

(4)表4显示:1561例尘肺病诊断患者诊断年龄,在每个阶段的构成分布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小于40岁的尘肺病诊断病人绝对值在逐年增加。似乎显示出尘肺病有低年龄化趋势的征象,在我们的诊断资料中发现,诊断年龄最低的尘肺病患者为2010年以后诊断,年龄仅为23 岁,系煤工尘肺。

(5)表5显示尘肺病诊断病人的接尘工龄小于5年的构成比呈逐年增加趋势,而接尘工龄在10年以上者呈逐年降低的趋势,显示出尘肺病发病短工龄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在2005年以后更为明显。

(6)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尤其是煤矿,煤矿是我市尘肺病的重灾区,而现在的煤矿绝大部分实行股份制运作,尘肺病发病年龄的降低,发病人数的增加,说明我们企业,尤其是煤矿企业存在着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不到位,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不到位的现象。企业的管理者追求的是利润,职业防治工作被严重忽视,

5 讨论与对策

(1)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健康权益,法制化管理是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根本。必须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职业病防治意识,切实落实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必须加强政府监管职能和监管力度,

表1 尘肺病例构成行业分布比较

表2 尘肺病行政区域构成比较

表3 尘肺病诊断级别构成

表4 尘肺病诊断年龄段构成比较分析

表5 尘肺病接尘工龄构成比较

(2)必须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全面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实行职业卫生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企业生产环境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卫生安全标准。

(3)政府监管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管,尤其是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粉尘及主要岗位等关键环节。

(4)在我们工作中发现,近几年,自主来进行尘肺病诊断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说明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年在提高,同时也在提醒我们,政府的监管、社会的保障、尘肺病的诊疗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到位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5)规范企业用工制度,签定劳动合同;进行有毒有害岗位培训,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加强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从事粉尘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从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严格执行上岗前、在岗时、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检查。

(6)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收集职业病诊断资料特别是职业史和危险因素接触史相当困难,所以在今后的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要理顺各级监管部门职责,各项监管措施到位,防止企业为了逃避责任而使职业病损伤患者得不到明确诊断治疗。 以防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再次发生。

(7)加大推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建设,设立专门的防治机构、人员,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并做好生产环境的评价、监测、健康检查等管理和实施工作。

(8)做好尘肺病防治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劳动者明确其危害,并树立防护意识,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的权益及其身体健康。

(9)加强尘肺病人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让尘肺病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对于目前存在的无工伤保险、找不到用人单位、家庭生活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救助机制的探索,设立政府出资和社会出资的职业病救助基金,提供职业病救助,对尘肺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疗养,提高其寿命和生活质量,使尘肺防治工作发挥最大效益,确保 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1] 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编:《湖南省工业企业有害因素分布与职业危害现状》,1995,

[2] 2006—2010年湖南省新报告尘肺病的流行特征分析—《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年2月第30—2期,

[3] 胡琼等:安徽省2006-2013年新发尘肺病流行病学分析,安徽预防医学,2012,18(1),11-13,

[4] 王丹 张敏:《中国 2010 年报告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2 年 11 月第 30 卷第 11 期,

[5] 谢德兴 陈清洪:《蓝雨芩闽西矿区2005-2011年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2年04期 ,

[6] 刘仲苓等:《上海市闸北区1956-2011年尘肺发病情况分析》,上海预防医学 2012年第24 卷第 10期,

R135.2

A

1674-0742(2013)05(b)-0000-0

2014-12-2)

冯军民(1972-)男,汉族,湖南株洲人,大专学历,主治医师,主要职业病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尘肺工龄尘肺病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组建
应急管理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依托应急总医院组建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那些和工龄有关的事儿
你的工龄和这些福利有关
这七种情况,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煤工尘肺壹期晋期贰期常见影响因素分析
34家煤矿尘肺病发生状况及影响分析
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某大型铸造企业30年尘肺发病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