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查研究

2015-07-05 12:11卢文若
中国考试 2015年4期
关键词:笔试小学教师情景

卢文若

1 引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求,2011年年底,教育部启动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该考试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三个类别。小学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学历层次逐步向本科以上靠拢。按照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凡申请小学教师的考生必须参加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个科目的笔试,笔试合格后参加面试。[1]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仅仅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难以完成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教师教育中的核心任务。教师资格考试作为进入教师队伍的门槛,需要在考试中体现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查。本文以“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和面试试题为例,分析如何在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体现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查,以期提高教师资格考试的命题水平。

2 笔试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查分析

为体现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试题的编制重点在情景设计、素材选取等方面。

2.1 试题情景的设计

在试题情景中突出教育教学实践,可以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而根据题型考查功能的不同,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各有侧重。客观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不仅考查考生基础知识,还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概括、分析、评价的能力。在客观题命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日常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情景来设计,考查考生能否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例1(2014年上半年笔试试题):

针对小明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小明逐渐克服了胆怯心理。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例1中的试题情景结合了小学生课堂教学方法中的一个细节,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即对行为治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选项中的四种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可采用,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采用不同方法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行为。

主观题的情景多采用真实的教学案例,以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记录、教育教学焦点问题等材料作为背景,提出问题,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论和说明。在试题情景的设计上,注重从情景的广度和深度来突出教育教学实践的考查。试题采取多重设问的方式,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层层递进。同时,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情景,通过综合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不同考查目标的主观题试题情景中,考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可以直接考查考生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也可以间接考查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例2、例3所示。

例2(2012年上半年笔试试题):

材料:为了让小学生理解什么是“谦让”,形成谦让的品质,张老师在班会课上对他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并讲解了做人为什么要谦让的道理。张老师问孩子们:“如果有一大一小两个苹果,哪个给奶奶?哪个留给自己?”绝大部分孩子都说把大的给奶奶,张老师满意地笑了。下课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还没坐稳,一个学生惊慌失措地跑来报告,班里有两个同学为了争一个足球打起来了。张老师简直不敢相信,刚刚进行过谦让教育,而且学生的反应也令人满意,怎么会……

问题:

(1)请对张老师“谦让教育”的做法进行评述。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使班级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本题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考查如何开展德育教育。试题情景中的张老师用“孔融让梨”这个典故来教育小学生是正确的,符合小学生道德认知特点,但是张老师没有用身边的事例来进一步说明,教育效果就大打折扣,尤其是面对小学生经常出现的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张老师应该反复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多种手段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题情景设计了教学生活中的一个小案例,既考查考生是否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考查了考生的教育理念,即小学教师应该爱护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儿童品质、规范儿童的社会行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例3(2014年上半年笔试试题):

材料:作文课上,李老师说:“作文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数不清……”“不对,像大海中的小鱼。”豆豆插嘴道。当时,李老师真有点气恼,心想这捣蛋鬼又故意跟老师唱反调。但李老师很快冷静下来,耐心地问他:“你为什么把作文材料比作小鱼呢?”豆豆理直气壮地说:“大海里的小鱼虽然很多很多,但是很难抓得到,作文的好材料也不容易找到。”多么形象、新颖的比喻!李老师又惊又喜,大加赞赏,并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讨论如何做一名智慧的“小渔夫”,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捕捉又多又有价值的“小鱼”。

问题:

(1)请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2)谈谈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例3注重考查考生的师德,以及对教育教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尽管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对教学的内容已经做好准备,但是也不能避免发生意外的事情。这道试题比较真实地模拟了实际的课堂教学场景,在课堂“意外”发生时,教师的行为体现了其师德水平。在例3试题情景中的“意外”发生时,教师没有批评学生的“插嘴”行为,而是耐心倾听并及时表扬,用行动尊重并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同时他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体现了教学机智。教师如果置之不理或训斥学生,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其伤害可能会伴随一生。这样的做法与当今社会大力倡导的师德相违背。

2.2 试题素材的选取

试题素材的选取是关系试题质量的关键因素,优质的素材是试题编制的基础。笔试试题的素材来源广泛,通过对素材的选取、提炼和加工,在考试中进一步凸显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如例4教学设计题所示。

例4(2014年上半年笔试试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例4是一道教学设计题。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学设计题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突出体现。鉴于有限的考试时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教学设计题只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素材和要求,完成部分教学设计或简单的教学设计方案,并简要说明。教学设计题主要考查综合性教学设计和表达能力,而且这类试题没有统一答案,设计方案因人而异。因此,在教学设计题的素材上需要精心挑选和设计,必须科学规范、阅读量适中且各方面兼顾。

本题素材来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的课标教材,三道小题由浅入深地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第(1)小题难度较低,考查了考生是否具有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第(2)小题难度适中,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以及低年段小学生的特点,考生在拟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注意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同时也要注意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恰当,具有可操作性。第(3)小题难度加大,考生必须在第(2)小题的基础上,设计课程的导入环节。

3 面试试讲题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查分析

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亦是考查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小学教师的面试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实践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2]与笔试相比,面试更具有鲜明的特色,面试与笔试相辅相成,是教学实践能力考查的重要补充。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真实模拟了教学设计、备课、讲课的过程,可以进一步考查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面试过程中,从小学教师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出发,让考生置身于模拟的环境中,试题的情景和问题都比较接近实际(见例5),以利于考生发挥真实水平。考官在面试现场,对考生的板书能力、对课程的把握程度、沟通能力、教学现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进行观察、记录并评价。

例5(样题):

1.题目:“水的热胀冷缩”教学

2.内容:

假设提供下列材料:水槽(2个)、烧瓶(2个,附带带玻璃管的胶塞)、红墨水(用

于烧杯内水的染色)、热水、冷(或冰)水、自来水(室温)。

(1)将两个烧瓶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玻璃管彩色水面的变化。

(2)水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水温度降低,体积缩小。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突出科学观察中的放大观察法,引导与帮助学生理解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反映烧瓶内水体积的变化。

(3)配合教学过程进行板书。

(4)配合教学过程进行相应的问答,通过比较得出水温变化与水体积变化的关系。

观察水在受热时体积变化

4.考核目标: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4 结语

我国于21世纪初开始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国内的教师教育、培训、考核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归根结底聚焦在教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国教师专业化和新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从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到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越来越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采用的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两者相辅相成,各有考查的侧重点,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查作出了积极的尝试。试题在情景的设计和素材的选取上都强调了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随着试题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今后需要在情景化上进一步细化和创新。

[1]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EB/OL].[2015-02-1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85/201309/xxgk_156643.html.

[2] 冯加根.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问题刍议[J].中国考试,2015(1).

猜你喜欢
笔试小学教师情景
情景交际
刘辉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疫情下的笔试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秦皇岛市铁新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楼梯间 要小心
关于校招笔试的5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