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字的不了情缘

2015-07-06 07:44
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青春文学郭敬明编们

还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写过多少征文么?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爱班级,爱读书,爱运动,爱书法爱朗诵爱歌唱,爱中秋节爱端午节爱春节,爱眼爱牙爱卫生,爱梦想爱未来……总之每篇文章我们都得写得饱含深情、热泪盈眶、积极正面,但一旦交出去,这些文章往往如泥牛入海,再无音讯。回想彼时,当小编们终于坐在电脑前成长为评委的角色时,面对一篇篇来稿总有一种深深的责任感。

小编们逐步成长的年代,也是青春文学最风行的时代,从“新概念”的疯狂,《萌芽》的辉煌,到郭敬明与韩寒的一时瑜亮,青春文学是我们一代人的主题……直至后来步入编辑部,可以说小编们彻底与文字结下这份缘分。那么,小编和文字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故事、感动、不传之秘?又有哪些血泪教训、曾经的辉煌?来看看大家的分享吧。

★寻梦之途

◎文南

所谓“不想当作家的编辑不是好记者”,哦不!是“不想当作家的编辑不是好编辑”。大概每个编辑心中都有一个作家梦,小编也不例外,不过惮于编辑部诸位前辈的打击,平日里总是羞于启齿,今日为了大家,就坦露一次心扉。

对于写作,小编并没有什么辉煌经历,如果有,也只有追溯到小学时曾经被夸赞过,自那之后再无值得称道的地方。立志于文字工作源于高中时的一次对人生的思考:要面临高考报志愿,总要有一个方向,思来想去恍然发现文字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自己,拥有一手出色的文笔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那一刻,仿佛感受到仓颉造字时的鬼神悲歌,如灵魂触电一般,那一刻,文字如附骨之疽,再难忘怀。

可惜那时的自己文笔不甚了了,直到高考完买了一套韩寒的书,深为折服,从此将之奉为人生第一偶像。但是,对于文字还是没有自信,虽偶尔写写,仍不甚满意,于是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期待有一天被大师附体。终于,大学毕业,一篇纪念大学的文章被朋友们广为传颂,才真正树立自信,也从那时开始,仿佛李白夜梦妙笔生花,开始对文字大有感觉,数度为文,均堪称经典(鄙人此处有点自恋了)。从那时开始,仿佛看得见那个作家梦就在前方了。

作家里或许有天才,但深厚的积淀永远是不可或缺的。马尔克斯说过,归根结底,文学不是在大学里掌握的,而是在对其他作家的阅读、再阅读中掌握的。记着这句话,你就是下一个奇迹。

★文字的魅力

◎青柚

用文字来讲述我与文字的故事,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从小接触的书目很少,除了老师布置的作文日记,自己动笔的时候很少。说来神奇,小时候,我大部分的词汇储备居然是来自于电视剧——各种抗日剧、言情剧甚至于狗血家庭剧,也因此闹了一个大笑话。

那大概是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写征文,以“运动会”为题材。那期间,我看到电视剧中一位好汉在被砍头时豪迈地向众人喊:“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句话也瞬间烙在了我心里。于是在写作文时,我很自作聪明地运用上了:“这次比赛没有拿到好的名次,是我骄傲造成的后果,没有好好参加训练。但我下次不会放过他们的,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老师大概被我的话震慑到了,给我批语:“大好年华,千万不可轻言放弃!”我才模模糊糊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虽然丢了一次脸,可我也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遇到不懂的词句总会想办法先弄清楚意思。不得不说,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此,越走近她,你会越心动,越想与她有所纠缠。也因此,我有机会走进中文系的学堂,参与到更多的文字活动中,进而坐在今天编辑的工作职位上。如此说来,我还得感谢那次滑稽但很有趣的误会。

★文字的启蒙

◎肖尧

从事编辑工作多年,文字已经成为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却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因为我深深懂得,会写一些文字并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写作者。虽然曾无数次做过写作梦,但从专业的角度看,有待提升的地方还很多。

十多年前,我正是青春年少,正是韩寒郭敬明大行其道的时候。周末就常常跑到书店,站在青春文学的书架旁,一站就是一天。不过,并无动笔的念头,只是沉醉于他们编织的青春之网中。看多了青春也无聊,后来网络文学兴起,阅读辛夷坞、顾漫等人的文字,渐渐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外界的评论如何,对这些网络文学创作者,我是心生敬意的。他们敢想敢写,勇往直前,杀出了一条自己的写作之路。不过,他们还是与我无多大关系。

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了编辑。这些阅读的浪潮就不断冲击着需要写作的我的心之堤岸,就这样,慢慢开始写,慢慢学习写,慢慢找到了些感觉。不过,写作是海洋,要真正触摸到它的灵魂,我们每一个,还要游好久好久……

★文学是个大哥哥

◎苏沐

开学的第一天,我弄丢了要交给班主任的书本费。我在校园里四处寻找,伤心又着急,却始终见不到它们的踪影,于是坐在地上放声痛哭。这时,一个非常阳光的大哥哥向我走来,问清缘由后,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掏出钱塞进了我手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以上是我读初一时第一篇作文的情节,题目是“开学的第一天”,内容纯属虚构。课堂上老师严厉地问我:“这是你编出来的还是真事?”我顿时不知所措,大概脸也红了,含含糊糊地说是真事。在写完那篇作文后,我的心里是有些小兴奋的。我觉得自己很好地完成了作业,而且还有那么点与众不同。如果一切顺利,那很有可能成为我文学之路的起点。但看到老师那严厉的眼神时,我备感挫败,认为自己撒了谎,以至于没有勇气承认那是编造出来的。

虚构和撒谎完全是两回事,现在看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那个悲催的“开学的第一天”对我的人生撒了一个谎,还好还好,文学并没有弃我而去,就像那个非常阳光的大哥哥。

★那时,文字

◎清扬

不得不说,明灯大师这次的互动题目正合吾意,果不愧为同龄人,虽然他比我略小哈。在我读中学时,不敢说与文字有多深的渊源,但作为文科生的特质还是有的,时不时地会捧本书读。

“新概念”作文那时正火,读着获奖作文合集,用现在的时髦词儿来讲,顿时有种“脑洞大开”的感觉——原来,作文可以这么写的,可以写成这样子的。后来,便开始看《萌芽》,不过阅读感受并不算愉悦,因为,每次如饥似渴地读完一期杂志,心情都异乎寻常地要低落一阵子,往往需要一整个下午甚至好几天的时间来平复心情,有时连课都上不进去。现在想起来,这本杂志对我的学习状态还真是挺有影响的,但每次新刊到手,还是忍不住要一口气看完,受虐似的难过几天才罢休。再后来,开始看韩寒和郭敬明的小说,不同风格,我统统接受。印象最深的便是韩的《三重门》和郭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对生活简单单调、埋头读书的小镇姑娘来说,书里所描述的世界,令人深深着迷。我在书中尽情幻想着人物风格和故事情节,有时对书中所写深有所感。他们的文字,让那时的我的岁月,涂上了一抹忧伤的色彩,也多了一丝青春的记忆。

这样的记忆总在夏天,因为我会在夏天长长的假期里重读所有的杂志和书,来一场文字的盛宴,灌醉自己,不眠不休。哦,那时的记忆,那时的文字呵。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春文学郭敬明编们
“80”“90”后作家笔下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
小编们的新年愿望
小编们的防迟剑妙招
小编们的新年心愿
关于郭敬明的一封家书
郭敬明就像是一个便秘患者
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问题和解决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