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元素在哈尔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

2015-07-07 02:44赵博雅
西伯利亚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哈尔滨俄罗斯文化

赵博雅

摘要:中东铁路开始修建后的近半个世纪,俄罗斯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在哈尔滨广泛传播,对哈尔滨的建筑风格、生活方式、家庭装饰、公共文化和饮食习惯均有很大影响,可以说,俄罗斯文化已渗透到哈尔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俄罗斯,哈尔滨,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在经历一百多年的交融后,魅力独特的俄罗斯文化和文脉悠远的黑土文化已经融为一体,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哈尔滨地域文化。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哈尔滨

中图分类号:G127. 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5)02-0066-03

哈尔滨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哈尔滨”一词有人解释为“晒网场”,也有人解释为“扁状岛屿”。这里并不是从事农业垦殖的理想地点,因此在1898年中东铁路开建之前,哈尔滨人口数量不过三五千人。中东铁路的修筑使哈尔滨成为铁路枢纽地。筑路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众多关内移民涌人哈尔滨。铁路建成后,哈尔滨“欧亚大陆桥”作用的显现,又使其很快得到东西方各国的青睐,先后有近30个国家的侨民在此驻足,为哈尔滨打上了多元文化色彩的烙印,其中人数最多的当属俄国侨民。1898年开始,大批为筑路而来的俄国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中东铁路护路队及从属的工商、教育、医生、律师等纷纷进入哈尔滨,到1902年时已达1.2万余人。日俄战争后,哈尔滨的俄国侨民快速增至1912年的4.3万人。俄国十月革命后,大量流亡者涌入哈尔滨,1920年哈尔滨俄侨居民有13万余人,巅峰时期是1922年,达15.5万人[1]157 -162。俄侨成为哈尔滨最庞大的移民群体。那时,中东铁路管理局的沙俄势力与为躲避十月革命逃亡至中国的沙俄流亡者及俄国社会革命党人等各色俄罗斯人汇聚哈尔滨,在哈尔滨的居民中占据着很大比例。这些人中大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在哈尔滨落脚、谋生,也丰富着哈尔滨的异域文化。

哈尔滨犹太侨民中大部分是俄籍犹太人,很多无国籍犹太人也来自俄国。他们属于哈尔滨特殊的俄侨。19世纪80年代,俄国掀起的反犹浪潮迫使大批犹太人逃离俄国,他们中的一部分随中东铁路的修建来到哈尔滨。1903年,哈尔滨的犹太人已有500余人,并形成了哈尔滨犹太社团。日俄战争结束时,又有相当数量的犹太士兵借复员之机留居哈尔滨。1908年,哈尔滨的犹太人有6000人左右。1917年,十月革命导致俄籍犹太难民涌入哈尔滨。1920年前后,哈尔滨的犹太人多达2万人,是犹太移民数量最多的时期[1]163 -164。这些人文化水平较高,他们与俄侨一起把俄罗斯文化带到哈尔滨,使哈尔滨拥有了独具魅力的异域风情。可以说,俄罗斯元素影响了哈尔滨的城市文化。

俄罗斯元素影响哈尔滨人生活习惯。朱自清先生在游记《西行通讯》中写道:“道里纯粹不是中国昧。街上满眼是俄国人,走着的,坐着的……这种忙里闲的光景,别处是没有的。”正是由于受俄罗斯人悠闲生活习惯的影响,哈尔滨人喜欢逛街、野游和野餐。至今,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仍是人们闲逛的主要区域,松花江畔和太阳岛则是哈尔滨人与家人或朋友野游的区域。人们自带面包、红肠、啤酒、格瓦斯等到江畔或太阳岛,用一整天时间,或游泳,或划船,或嬉戏。受俄侨妇女喜欢穿裙子的影响,哈尔滨的女子也喜欢穿裙子,即使是严冬也不例外。这使哈尔滨成为国内最洋气的城市之一。俄罗斯人的住房墙体都很厚,冬暖夏凉,窗台一般都很宽大,小孩子可以直接在上面睡觉。这种宽大窗台的设计现在仍被哈尔滨许多高档建筑所采用。俄罗斯人有在民居中挖地窖储存食物的习惯,这一习惯影响了哈尔滨人几十年。在土地资源还不是很紧张的年代,哈尔滨人大多住平房,那时家家都有菜窖,在秋冬季节将白菜、土豆、胡萝卜、青萝卜、红萝卜等秋菜存贮在里面,可以一直保鲜到第二年5月甚至更久。俄罗斯人为哈尔滨人留下了很多音译方言,如称连衣裙为“布拉吉”,称上宽下窄的水桶为“喂得罗”,称面包为“列巴”,称监狱为“笆篱子”,称房屋单间为“脑儿木”,称水龙头为“戈蓝”,称女人为“玛达姆”,称煤气为“嘎斯”,称机器为“马神”,称走为“拔脚姆”,称市场为“八杂市儿”等。这些都真实反映了哈尔滨中俄文化交融的历史。

俄罗斯元素影响了哈尔滨的建筑文化。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筑,揭开了哈尔滨城市建筑的序幕。哈尔滨市内各种独具特色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有着很深的俄罗斯建筑烙印。

俄罗斯设计师列夫捷耶夫、柴可夫斯基和奥勃洛米耶夫斯基是哈尔滨市南岗区真正的奠基者。他们在这里建设了有围墙、栅栏和板棚的院落式一层独宅,带圆锥形屋顶的二层独楼,有洋葱头和尖顶的教堂,布局对称、装饰或简洁或豪华的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商场、影院、火车站和机关办公楼等,这些房子依投资者、居住人的财力和身份分为砖石结构、板夹泥结构、纯木质结构等[2]305。1908-1922年,哈尔滨俄侨在道里和南岗区共计修建房屋3222栋,其中一层砖房551栋,二层砖楼542栋,三层以上砖楼78栋,其他各类建筑l151栋。这些建筑均以西方风格为主,异国情调浓厚。俄侨住宅设施都较为齐备,一般都有卫生间、火墙、烤炉、凉亭、室内地窖等,不仅生活方便,居住起来也十分舒适[2]401-405。

20世纪初,哈尔滨生活着乌克兰、立陶宛、亚美尼亚等不同民族的俄国人,他们虽然说着共同的语言,却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每种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会组织和祈祷场所,繁杂的教派使哈尔滨出现了东正教堂、基督教堂、犹太教堂、穆斯林清真寺、亚美尼亚一格里高利教堂、浸礼派教堂等各种派别教堂林立于一座城市的奇观,使哈尔滨多了一个“教堂之城”的美名。这里有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圣·索菲亚教堂,该教堂已成为哈尔滨最著名的建筑古迹之一[3]。这里有集欧洲各种建筑风格优点于一身,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别墅建筑典范——葛瓦利斯基(波兰裔俄罗斯林业资本家)公馆(今哈尔滨颐园街1号)[4]。这里有目前国内唯一开放的东正教堂——圣母教堂,它集社会、历史、民族风情和建筑艺术于一体,让人一见就觉赏心悦目[5]。这里有装饰精美、比例精确、形体错落、造型典雅、带尖顶的全部为木结构的圣·尼古拉中央大教堂,它曾经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和一张亮丽名片[6]。这里还有不仅向乞丐施物、逢教会节日还会向乞丐供饭、曾被塞尔维亚教廷授予一级修道院称号的喀山圣母男子修道院。endprint

俄罗斯元素影响了哈尔滨的公共文化建设。在图书馆建设和读者服务方面,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有着深远影响。1902年,哈尔滨出现了第一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主要是为中东铁路的俄罗斯职工开设的,后来在哈尔滨又陆续出现了很多附属小学图书馆、学院图书馆、综合大学图书馆、青年组织图书馆和各种社会组织图书馆,以及很多私人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以优惠的价格向广大市民开放。那时,已经有列车图书馆为中东铁路沿线的俄罗斯人提供服务[7]。这也许就是后来汽车图书馆的雏形。

20世纪早期,很多世界一流音乐家聚集哈尔滨,经常有像小提琴演奏家海菲茨(被誉为“神弓”)这样的世界级犹太音乐家到哈尔滨演出,大量移居哈尔滨的俄侨也常常会在工作之余自弹自唱。在俄罗斯音乐文化影响下,哈尔滨音乐文化也逐步形成。1908年,俄罗斯阿穆尔铁路团第二营管弦乐队在哈尔滨成立了哈尔滨第一个有组织的西洋音乐团体——中国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1921年5月,俄侨马申、达弗基里泽等在当时的哈尔滨商务学堂创办了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该校按俄国皇家音乐学会、俄国皇家音乐学院课程标准开设课程,这种俄式专业音乐教育体系目前在我国一些音乐院校仍能看到[8]。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先后建立了12个音乐团体。这些团体不乏有实力的传播西方音乐艺术文化的音乐家。2002年,86岁的俄罗斯人民演员、圣马力诺国际科学院隆斯特列姆博士被评为连续67年领导爵士乐队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他带领的这支闻名于世的爵士乐队就是1934年在哈尔滨创办发起的。1918年,B.H.格拉夫曼首开在哈举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之先河。1936年,俄罗斯声乐学派大师、“世界男低音歌王”夏里亚宾在哈尔滨举行了三场独唱音乐会,成为哈尔滨音乐史上的盛事。从最初侨民的自娱自乐到办学传播,再到全方位介绍俄罗斯音乐文化,西洋音乐逐渐为哈尔滨人所接受[9]。解放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苏联歌曲成为哈尔滨入耳熟能详的曲目,许多哈尔滨人都能用俄汉两种语言演唱。俄罗斯音乐的熏陶使一大批著名的音乐人从哈尔滨走向世界,也成为蜚声中外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渊源之一。

俄罗斯元素影响了哈尔滨的饮食文化。受侨居哈尔滨的俄罗斯人影响,哈尔滨有很多独具特色的美食和极具异域风情的饮食文化。如哈尔滨人喜欢喝苏伯汤,这是典型的俄式菜汤,是用牛肉、大头菜、西红柿、洋葱等熬制的;哈尔滨人喜欢喝酸奶,尤其喜欢自己在家做老式酸奶;哈尔滨人喜欢喝加了方糖的红茶,并且喝茶时喜欢配些甜点。哈尔滨秋林公司生产的里道斯红肠以及赛克、大列巴、西欧古丽姆、格瓦斯等食品和饮料,已经成为哈尔滨人日常生活及馈赠亲友不可或缺的美食。哈尔滨人喜欢喝啤酒。自1900年俄商乌卢布列夫斯基在哈尔滨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后,哈尔滨人均啤酒消费量始终位居全国首位。

受俄罗斯饮食文化影响,哈尔滨人比国内其他地方的人更喜欢吃西餐,除罐焖牛肉、罐焖虾、酸黄瓜、香瓜罐头、鱼子酱外,吃西餐时,人们还喜欢吃圆柱型的古列气(类似面包),并切片后抹上巴斯科(奶油、斯涅旦和糖混合物),佐以红茶或咖啡。哈尔滨最早的西餐饭店是1905年开业的中东铁路宾馆(又称中东铁路俱乐部),同年,格兰德饭店(今松花江街的天竹宾馆原址)在哈站前开业;1925年,犹太人初基尔曼经营的马尔斯(今华梅西餐厅)开业,1931后增加俄式大餐;1926年,无国籍犹太人加慈经营的敏那久尔餐厅在中央大街开业,以鸡排骨、莫斯科风味点心等著称;1920年代,亚道吉鲁布西餐厅(今哈铁江上俱乐部)是著名的夏季消暑西餐厅。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哈尔滨又开设了许多西餐厅,如露西亚、阿尔巴特、波特曼、东方莫斯科等。苏伯汤则是这些西餐厅必不可少的一道汤品。哈尔滨的俄式大菜,在国内外颇负盛名[10]。

俄罗斯元素对哈尔滨的影响已渗透到哈尔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哈尔滨的一种文化资源。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使哈尔滨赢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贸易城市、东方最具鉴赏力城市、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音乐名城等一系列美誉。在未来发展中,哈尔滨城市文化中的俄罗斯元素会成为拉近哈尔滨与俄罗斯政治、文化、经济关系的纽带,为中俄关系的新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方.20世纪一二十年代哈尔滨多元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10.

[2] 石方,刘爽,高凌.哈尔滨俄侨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10.

[3] 朝晖,“索菲亚”哈尔滨的骄傲[J].黑龙江档案,1998,(1).

[4] 彭芊芊,别墅建筑的典范:哈尔滨颐园街l号欧式建筑[J].黑龙江史志,2008,(21).

[5] 张玉侠.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东正教因素[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

[6] 克拉金H.哈尔滨:俄罗斯人心中的理想城市[M].张琦,路立新,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72.

[7] 拉依安·诺.回忆俄侨的哈尔滨岁月[J].高春雨,吴彦秋,译.俄罗斯文艺,2012,(1).

[8] 刘可祎.多元文化育奇葩:解析“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俄罗斯文化渊源[J].乐器,2011,(4).

[9] 胡雪丽.20世纪上半叶犹太音乐家对哈尔滨音乐艺术发展的影响[J].音乐研究,2009,(4).

[10] 何宏,哈尔滨的早期俄式西餐[J].学理论,2008,(2).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尔滨俄罗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静听花开
谁远谁近?
刘派
哈尔滨冰雪之旅
倘若,爱在哈尔滨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