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相伴品悠然人生

2015-07-08 14:22邓丽云
荣誉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司徒篆刻书法

邓丽云

卢荣基先生是风格鲜明的篆刻家,他对篆刻及书法、国画有着深层的理解,认识到三者的关係为“牡丹虽好,绿叶扶持”。因此综合兼顾了这三种艺术种类的优点,形成了稳重美观、苍劲有力、形式多样,富有线条美的作品风格,造就了书法和篆刻相互辉映的艺术成就。

承传父艺 结缘名师

卢荣基先生的父亲,是香港竹刻名家卢汉平(号云斋),因此他的童年里,金石墨香总萦绕在旁,其对篆刻书法的喜爱,可谓耳濡目染。“我爸爸的篆刻技艺很厉害,在岭南一带很有名气。”在卢荣基先生的成长中,父亲的影响如影随形。有资料云:“夫人蔡玉英、七子三女都能夠操刀,一门风雅,蜚声省、港、澳。”

卢汉平(号云斋),著名篆刻家、竹刻家,早年曾师从邓青山学习刻章技艺,艺成执业於广西梧州,名噪一时。後在广州、中山石岐设“云斋”为人篆刻图章。後因深慕余仲嘉的竹刻而进行苦学潛修,尽得遗韻,云斋竹刻因此遥承嘉兴一脈。

作为家中长子,卢荣基先生是十个兄弟姐妹中最早接触篆刻的,其父亲的技艺,也在那时开始渐渐传授予他。加上父亲在艺术界中广结善缘,交友众多,其中不乏赵少昂、张大千、司徒奇、杨善深、邓芬等名家。因此卢荣基先生学习艺术的道路上,经常得到各位大师的指点,让他可以博採众长,打下了牢固的艺术基础。

特别跟随岭南画派大师司徒奇习画时,卢荣基先生的篆刻才能得到发掘,确定了他专攻篆刻的方向,还获得司徒奇老师的推荐信,转而拜师篆刻名家陈语山,专长得以发挥,兴趣被完全激发,终於步上篆刻专业的道路。

在书法方面,卢荣基先生则师从与黄少强、赵少昂合称“岭南三子”的陈荆鸿老师,受其劲健古拙,风神洒脱的书法风格影响,日渐感悟出篆刻与书法是相辅相成,也直接影响到他日後创作的风格。

受家父的艺术熏陶,又得到三位大师的苦心栽培,加上日後自我的勤学苦练,深究钻研,卢荣基先生的成长速度不可同日而语。他结合了各位老师的所长,注重作品中画、字、印的和谐,使之呈现出一种浑圆一体的规范,又能突出各种元素的美观。作品因此受讚不断,不少艺林同好也热情邀请他给自己刻章。

“刻章不仅是独立的创作,也要配合的国画、书法等作品,画风、画法、字数、字体以及其它因素,往往决定着印章的大小、字体、形状等等。有的时候,篆刻的笔画都因作品风格的異同而有所改变。”如卢荣基先生为了配合巨幅国画作品,会刻製一个6cm的篆刻作品,若主题与海有关,他会将印章做得粗放大气,符合大海汹湧的气势,让观众从一方印章中,便能感受大自然的威力。

卢荣基先生介绍说,自己的篆刻风格取材於秦汉,上溯到殷周青铜上的铭文——金文,再往前还能从古老的甲骨文获取灵感。因而营造独特的印风,结合了不同的镌刻技法及表现形式,於细处精心刻独到之处,尝试大小不一的创作乐趣,避免千篇一律的枯燥,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诠释了篆刻的艺术美术变化和艺术特点。

而卢荣基先生深厚的书法基础,也为他今日创作篆刻提供了很多灵感:“我们小时候学习书法,要写金文、石鼓文、篆书、隶书,练就了稳重的作品线条,具有美感,对现在修饰印章字形也很有帮助。”而他也参考了老师陈荆鸿擅多种书体,尤以行草见长,取法“二王”,並糅以章草笔意,融会一体的特点:“我在老师的影响下,也经常练习章草,所以书法方面擅长章草,还有隶书。”

艺术的融会贯通,能让单项的乐趣变成双倍。三位大师的教导,让卢荣基先生将国画、书法、篆刻三项融会於一体,不仅让他拥有良好的艺术基础,也具备了鲜明的创作风格,而他所享受的艺术乐趣,来自三个方面,增加到三倍之多。

陶潜风骨 悠然随心

卢荣基先生能随三位大师学艺,本来就是十分幸运的事情。而更幸运的,是三位大师各赠予其裨益终生的礼物:先有司徒奇老师建议他专攻篆刻、为他明确了发展方向;後有陈荆鸿老师的书法影响,帮助他在篆刻方面突破创新。而教授其篆刻的陈语山老师,则赠其“悠然”二字为其斋号。而“悠然”二字正传达出自己作为一位艺术家该有的处世态度。

“悠然”,语出东晋诗人陶渊明作品《饮酒·其五》中的名句“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语句浅显,卻透露出一种高远的意境,富有深蕴的哲理,具有返朴归真的自在。当年,陈语山老师想到了卢荣基先生与世无爭、亲近随和的性格,因而从古籍中选取此二字,赠与爱徒。从此,卢荣基先生一直把此名印在名片上,不忘师恩,亦不忘自己为人初心:

“从事艺术的人,要保持非常平静的心境,养成与世无爭的性格,才能不会造成那麽紧张,避免自己的衰退。”想到业界好友,他笑着说:“从事艺术篆刻、书法、国画、水彩画、油画那些人大多特别长寿,因为心境平静,胸襟广阔,人生乐趣也多了许多。”

身心舒畅,生活也得到了欢乐,也便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卢荣基先生不仅在自己拥有造诣的字画、篆刻方面取得乐趣,也爱好晨运、喜欢游泳。他表示,保持身体健康,是艺术创作的保证。所以年过六旬的他,神清气爽、脸色红润,创作起来,激情一点不输於年轻人。

卢荣基先生经常以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参与到与苍城画会一众好友的共同创作及展览中。在这个延续司徒奇老师自1921年在广州创办烈风美术学校以来,提倡励精治艺、疏财助艺的“苍城精神”之团体里,岭南艺坛与岭南画派代代相袭的传统美德得到了发扬广大。这里也是充满了卢荣基先生与老师互敬互爱,与同袍相互勉励、学习上进的地方。所以他对苍城画会感情颇深。

目前,作为苍城画会副主席的卢荣基先生介绍道:“苍城位於广东开平,是五邑的一个小镇,也是司徒奇老师的出生地。由於他对故乡的牵掛,所以给画会取名‘苍城。”司徒奇老师早年曾在家乡任苍城小学校长,故而常以“苍城司徒奇”自署。1921年,司徒奇老师在广州创办烈风美术学校,提倡励精治艺、疏财助艺的“苍城精神”。至四十年後,画会随老师移民香港而扎根於香江之畔,进而继续发扬“苍城精神”。卢荣基先生,则是其中承前启後的一员。

在澳门,也有一个承载着卢荣基先生记忆的团体——云斋图章(澳门),那是由其父亲卢汉平(号云斋)所创,现由其六弟卢广基继承,延续着家族的辉煌。身处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澳门,卢荣基先生感觉到,家人的温暖一直都在身边。

“我从小喜欢写字、画画,而且投入得越是长久,越能在其中找到乐趣,体会着追求艺术那种心花路放的自在,人生因此不会感到沉闷。”艺术的快乐,源於艺术的追求,卢荣基先生用自己的一刀一笔,反映出自己的心路,也把自己畅遊在艺术海洋中的欢畅淋漓,一一呈现出来:“艺术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艺术家都是学到老、做到老,都是一直享受着创作艺术的快乐。”

【卢荣基先生,任苍城画会副主席、悠然堂篆刻堂主、语山艺苑会员、云斋图章(澳门)董事等职务,其先後拜师金石篆刻家陈语山、艺坛名宿陈荆鸿、岭南画派大师司徒奇。自1975年开始陆续参加各大画展,多次参加香港书画展。其中,2008年3月在澳洲雪梨市车士活中华文化展览馆举行书画篆刻个展,出版有《卢荣基印集》。】

猜你喜欢
司徒篆刻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少年冒险王:千年古蜀道的秘密》:救治司徒青
篆刻
书法欣赏
瑩波篆刻
庞说篆刻(十一)说临摹
"等离女"的春天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