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作用与管理

2015-07-09 20:32梁金秀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梁金秀

【摘 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作用与管理。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150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复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助产士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新生儿复苏治愈145例,死亡5例,复苏的成功率达到96.7%;新生儿窒息主要是与孕妇年龄、胎盘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因素和分娩因素五方面有关,并且由于相差比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应当提前做好预防评估,助产士在新生儿复苏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助产士的配合是确保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作用与管理

新生儿死亡因素中约有19%为出生时窒息,约有10%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约有1%的新生儿需要使用各种复苏手段(如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和/或用药)才能存活,并通过正确复苏,才得以改善预后。因此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发挥助产士的作用以及加强助产士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150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复苏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150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其中男86例,女64例;轻度窒息132例,重度窒息18例;会阴侧切生理产65例,剖宫产57例,生理产20例,产钳助产8例。由于新生儿在性别、窒息程度和出生方式方面没有较大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助产士在对新生儿复苏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这些工作的进行主要分为复苏前、中、后的相关护理。

1.2.1 复苏前的准备工作 助产士对每个婴儿出生时都应做好复苏的准备。助产士应通过对孕母病史的了解和产程的观察评估胎儿有无产前或产时危险因素;同时要积极配合复苏小组和相关医生进行必要的复苏设备的准备工作。比如调节好室温及远红外线辐射台温度,备好供氧装置,根据胎龄及胎儿体重估算准备好合适的面罩、气管导管、吸痰管、新生儿喉镜等相关的复苏要使用到的设备,检查各设备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1.2.2 复苏时的配合工作 新生儿复苏原则按照国际公认的ABCD复苏方案:A-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此时,助产士的工作尤其重要,主要进行新生儿复苏时的相关护理配合的工作。

在进行清理呼吸道的过程中,助产士应在胎头娩出后第一时间用手挤压法将口鼻咽部黏液及羊水清除掉,待胎儿完全分娩后立即断脐,放到预热的远红外线辐射台上。助产士要在新生儿进行第一次呼吸前,用热干毛巾擦干其身上和头部的羊水,将湿毛巾换掉保持婴儿的体温,将位置摆放成咽后壁、喉和气管成一直线的鼻吸气位,将口鼻咽部的黏液和羊水用吸痰器吸出,吸引压力为100~150mmHg,每次吸痰不超过15s,吸痰动作要快速而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若为胎粪羊水,且新生儿肌张力差,呼吸抑制,应直接行气管插管吸引胎粪。如第一次吸引未发现胎粪,则不要重复操作,立即进行复苏,若第一次吸引时发现胎粪,此时要检查心率,如新生儿无明显的心动过缓,可再次插管吸引,如心率减慢,则不可再重复操作而进行正压人工通气。此时应注意插管的深度:用管端-上唇距离[新生儿体重(Kg)数加6]估计导管是否已插到正确的长度。助产士要时刻观察新生儿的呼吸、肤色、心率等情况,以便进行初步的评估。

充分通气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保证呼吸道通畅后,立即吸氧。如婴儿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或心率<100次/分,或常压给氧后紫绀不缓解时予正压人工呼吸。30秒有效人工呼吸后,如心率持续<60次/分即配合心脏按压,按压与呼吸以3∶1的比例进行,按压的频率为90次/分,按压深度为婴儿胸廊前后径的1/3。如心率>60次/分,则停止心脏按压,但以更快的节律40~60次/分继续正压人工呼吸,直至自主呼吸恢复、心率>100次/分、口唇和躯干红润。

在药物治疗中,助产士也应当积极地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首先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其次也要掌握使用抢救药物的指征、剂量、浓度和用法,以及注意事项。肾上腺素应在有效通气的前提下使用,以免加重心肌耗氧量。对于无呼吸的新生儿不首选纳洛酮,疑似或持续使用美沙酮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不可使用纳洛酮,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惊厥。

1.2.3 复苏后的护理工作 助产士要同时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和母亲的心理护理工作,确保两者安全渡过危险期。在对于新生儿的护理上,主要是要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心率和肌张力等方面的变化,发现相关的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汇报给医生并协同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进行新生儿的复苏评估。助产士在进行母亲的护理时,主要是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指导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帮助刺激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保持病区安静,避免大声喧哗。适时适当提供新生儿的最新信息,并细心地解答母亲提出的相关问题,使其积极地配合新生儿的复苏及护理工作。

1.3 统计学分析

根据上文护理数据情况可知,有关新生儿窒息原因的所有数据经过统计学的分析和处理,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新生儿复苏治愈145例,死亡5例,复苏的成功率达到96.7%;新生儿窒息主要是与孕妇年龄、胎盘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因素和分娩因素五方面有关。其中,孕妇年龄大于35岁或者小于16岁的以及多胎妊娠15例,占了10%;由于前置胎盘、胎盘老化等胎盘因素11例,占了7.33%;由于脐带脱垂、打结、过短等脐带因素37例,占了24.7%;由于早产、巨大儿等胎儿因素56例,占了37.3%;由于头盘不称、宫缩乏力等分娩因素31例,占了20.7%(如表1)。

3 讨论

3.1 助产士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作用

本院是一所基层专科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相对薄弱,科室设置不全,人员配备不足。因此,在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过程中,助产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最先获取新生儿资料的人,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首先,助产士能够较好地为产妇分娩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分娩的成功率。在进行分娩的过程中,产妇的精神因素以及胎儿的意识在很大的因素上会受到相应的环境、氛围以及医生的相关行为的影响。而良好的环境以及人性化的关怀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妇的顺利分娩[3]。其次,助产士可以维护和管理新生儿的急救物品,能够强化医院复苏用品和急救药品的管理。助产士在新生儿的急救物品维护和管理上做好相应的工作,能够及时地保证新生儿遇到紧急情况的有效处理[4]。

3.2 助产士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管理

助产士只有具备较高的技能,掌握相应的复苏知识以及熟练的复苏技巧,才能够确保新生儿复苏的顺利进行[5]。护理管理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助产士的管理,提高助产士的相关复苏技能[6]。

首先,做好助产士配合工作的管理,加强其与医生的配合工作。由于新生儿的复苏过程相对而言比较复杂,需要不同的技术人员进行配合工作,而保证1至2名助产士是复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安排[7]。因为,助产士的作用决定了其配合工作的重要性,更何况医生相关工作的进行也离不开助产士的配合[8]。其次,加强对助产士复苏技能的培训,提高助产士的技能。同时,进行相应的助产评估以及进行新生儿复苏的相关模拟考察,最终保证新生儿复苏的成功率[9]。

参考文献

[1]张月英.浅谈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转换[J].中国民康医学,2008,(12):24-25.

[2]寇雅培,褚玉惠.《护士条例》应用于助产士工作中的体会[J].天津护理,2009,(2):67-68.

[3]杨惠芬,黄丽燕.我院助产士利器损伤因素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4):89-90.

[4]叶永梅.助产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0,(6):102-103.

[5]江素清.助产士的心理压力状况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7):87-88.

[6]吴秀娥.助产士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5):12-13.

[7]赖玲.助产士压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0):75-76.

[8]陈瑶.陪伴到分娩100例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2008,(12):111-112.

[9]袁堂荣.助产士陪伴在产程中用催产素及安定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10):74-75.

猜你喜欢
新生儿窒息
复合辅酶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对专科医生基地学员培训的效果评价
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新生儿窒息延迟断脐的临床探析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和复苏抢救的体会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临产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观察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
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与分析
6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