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腹股沟斜疝100例的报告

2015-07-09 20:32唐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疗效

唐勇

【摘 要】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腹股沟斜疝100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0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无复发。术后发热9例,尿潴留20例,阴囊水肿2例,4例切口轻度异物感,全组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好,技术难度较小,复发率低,麻醉选择范围广,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疗效

成人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自1989年Lichtenstein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概念,近20多年来,随着生物合成补片的不断发展,各种无张力修补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1],并取得良好效果。以往腹股沟斜疝手术损伤大、有张力,手术后有明显疼痛,康复周期长,初发腹股沟疝的术后复发率12%,而复发疝高达25%,总并发症为5%~10%[2]。特别是老年人术后复发率明显高。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对100例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修补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0例,男98例,女2例,年龄22~85岁,平均53.5岁,其中斜疝98例,直疝2例,嵌顿疝5例,双侧4例,复发疝1例,按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腹股沟疝分型标准,Ⅱ型52例,Ⅲ型37例,Ⅳ型11例,其中合并冠心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3例,前列腺肥大18例,住院时间5~8天,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2个月。本组选用常州三联星海疝补片,包括1个充填式网塞和1个成型平片。为医用单纯聚丙烯编织物材料。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或腰麻,选择腹股沟区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中点上1.5cm做斜切口长5~7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注意保护好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游离精索,在其内上方找到疝囊后,游离疝囊及其与周围组织粘连,明确腹股沟疝的性质,巨大疝囊一般行中间横断,远端疝囊止血后置于原处,距疝囊颈1.5cm左右缝扎疝囊,把充填式网塞与疝囊缝合后,经内环口直接将疝囊翻入腹腔,将充填式网塞与疝环周围的腹横筋膜平行缝合3针,固定。直疝则经直疝三角翻入。适当修剪平片后置于精索后方,内环口精索从成型的圆孔内穿过,裂口缝合1~2针,重建内环,平整覆盖在腹横筋膜表面,外侧缘缝合固定于腹股沟韧带,上缘及内侧缘与弓状缘和联合肌腱间断缝合数针,其下一针缝合与耻骨疏韧带上,且缝针不应过深,避免术后疼痛,重建外环口可容一小指。切口内严格止血后依次缝合腹外斜肌键膜、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后回病房后切口上置500g沙袋或者食用盐压迫切口5~6小时。

2 结果

每例手术时间40~80分钟,平均60分钟,患者术后7~10小时下床活动,术后尿潴留20例,导尿后治愈;阴囊水肿2例,经热敷1周后吸收;术后发热9例(<38.5℃),3天内均自行退热;4例切口轻度异物感,仅个别患者感轻微疼痛但能耐受,无需用止痛剂,体温不高者术后3~4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天,术后门诊拆线,切口均甲级愈合,经随访3~20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无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基层外科的多发病,所有的腹股沟疝患者均为适应证。此项技术因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而使修补更加牢固,故适应证更加广泛。对中等腹压升高及腹股沟管后壁更为薄弱的患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而致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和高龄患者均可接受这种方法的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将不同组织强行地缝合,改变了原有的解剖结构,破坏了本来的结构功能,并且张力大会使得缝合线断裂,组织撕裂,致使腹壁强度减低,同时没有行内环的修补,结扎的疝囊仍能外凸,最终导致疝的复发。

而随着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目前基本已经完全替代了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解剖和生理要求,大大减轻疼痛感,尽可能减少手术后复发的特点已在我国广泛推广,成为Ⅱ、Ⅲ、Ⅳ型疝首先术式。它制成的锥形网塞,能分散腹腔内压力,能尽量减少修补后局部的高压力,采用网片重建腹股沟管无张力的方法加强腹壁,特别适合应用于腹腔内压力高以及腹股沟管后壁明显薄弱的患者。补片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补片置入后与组织相容生长,并与腹横筋膜粘贴在一起,目的是让腹股沟处的缺损达到加强修复,同时中性白细胞能自由通过,确保了补片的抗感染能力。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符合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的修补方法[3],它具有术后疼痛轻微,并发症少和复发低的特点,手术适应证更宽,对合并有心肺疾病、前列腺肥大、习惯便秘及高龄患者均可使用该手术方法。

本组阴囊水肿2例,考虑系复发疝手术创面过大、止血不彻底所致。9例发热属正常手术后并发症、局部吸收热,20例尿潴留患者与老年合并前列腺增生和硬膜外麻醉有关,4例有切口异物感,考虑原因为未充分的游离内环口间隙,未做任何处理3个月后异物感基本消失。本组病例中未发生因补片产生异物过敏现象而取出补片。

笔者的经验是:①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术中彻底止血,避免切口内积血,诱发感染,影响愈合。②充填式网塞要与疝环相适应;内环口较小可将锥状网塞分叶剪去数片使其与内环相配。补片裂口在精索处缝合结扎时不宜太紧。③平片放在内侧要超过耻骨结节1~2cm,使直疝三角全部覆盖,而且强调网片与耻骨结节部位的固定,其下一针缝合与耻骨疏韧带上,且缝针不应过深,应该固定在该处的腱膜组织上,避免术后疼痛[4]。④补片植入人体后,作为一种异物有可能会出现排斥以及增加创面感染的几率,尤其是对合并糖尿病以及局部有明显感染的患者不适合使用。⑤手术中要动作轻柔,止血要彻底。⑥术后应防止咳嗽及便秘的发生,从而减少复发的几率。故笔者认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好,技术难度较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基层医院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比较好的选择,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AmidPK.Groinherniarepair:opentechniques[J].WorldJSurg,2005,29(8):1046-1051.

[2]吴肇汉.无张力修补术-疝修补术的新趋势[J].中国实用外科

杂志,2001,21(2):65.

[3]唐建雄.疝修补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6.

[4]马颂章.无张力修补术的一些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7-78.

猜你喜欢
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疗效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