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疯涨引发的几点思考

2015-07-11 02:10四川旅游学院罗瑜
中国商论 2015年19期

四川旅游学院 罗瑜

Business Collection商务必读

由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疯涨引发的几点思考

四川旅游学院 罗瑜

摘要:中国旅游业正在急速发展,然而也引发了诸多的现实问题,比如旅游风景区票价居高不下且有不断上涨之趋势,2015年十一长假前夕,各地风景区纷纷宣称即将上调价格,众多民众对此表示不满。2015年9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通知,重点整治门票价格。由此引发笔者思考,本文阐释了现阶段中国旅游景点门票现状,分析价格疯涨将引发的后果,以及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景区门票价格 不利后果 合理建议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风景迷人,旅游资源丰富,截止到2015年7月,由国家旅游局认定的5a级风景名胜景区达200家,4a级风景名胜景区达1284家。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经济可谓是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旅游经济确实在飞速发展,但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景区门票偏高、景区内消费偏贵、景区配套服务跟不上等。发展旅游经济,需要不断吸引游客,而景区的门票价格是旅游消费者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目前的居民人均收入情况下,旅游的成本价格是影响其选择是否出游的重要衡量因素,各景区的门票价格作为旅游成本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出游选择。

在我国的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中,门票价格一直是敏感的话题,2015年国庆前夕,全国多个4a、5a级景区纷纷宣布涨价或者直接公布涨价预期时间表,令众多旅游爱好者望“假”兴叹。为此,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9月8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部委从2015年9月起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工作持续一年。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合理性,影响着消费者出游选择的同时,也影响着经营者的经济收益,决定最后的盈利状况。门票价格根据旅游淡旺季调节、打时间差,可以很好地均衡控制客流量。

1 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现状

1.1 价格普遍较高

就目前我国景区门票价格而言,基本达到较高的水平,这种现象在知名景点尤为突出,越是著名风景区,逐年价格上涨的趋势就越明显。以四川青城山为例,门票为90元人民币,折合约14美元左右,已超过美国大烟山国家公园的门票价格(10美元),此外,都江堰门票90元,长隆野生动物园门票250元,雅安野生动物园门票260元,普遍达到较高水平。

根据2015年5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的报告,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186家5a级风景区的门票平均价格已达112元。

表1 1980~2015年著名景点门票价格变化情况(单位:元)

表2 2014年国内部分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与当地居民平均月收入占比图

淡季 140普陀山5.89%旺季 160 5.14%五一、十一 200 7.35% 2721.5

表3 2014年外国部分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与当地居民平均月收入的占比图

1.2 增长幅度较大、频率过快

我们的旅游景区门票不光价格普遍较高,增长幅度也很大,频率也很强,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就明确规定要求全国各景区门票价格不能随意上涨,明确设置上涨期限为三年,至此,2016年又到门票涨价的解禁年限,各大景区蠢蠢欲动。而在实施“禁涨令”的这八年中,各景区门票屡创新高,让人不禁感叹旅游的成本越来越高,让普通老百姓负担不起。本身随着物价不断上涨,景区门票价格有适当调整是可以理解的,但增长幅度与比例已经严重超出正常水平,就不能视作正常现象了。

外国发达国家的国民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我国,然而门票却和我们持平甚至低于我们,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选择出境游而放弃境内游了。以澳大利亚为例,澳洲所有的国家公园(比如:Cockatoo Island、Centennial Parklands、Royal Botanic Gardens and Domaind 等)均对公众免费,而该国的国民收入截至2014年年底是60000澳币,月平均收入是5000澳币,而在中国,以九寨沟自然风景区为例,九寨沟门票为旺季220元,淡季80元,四川人均月收入截至2014年底是1312元,门票分别占比月平均收入的16.76%和6.1%。

2 门票价格疯涨的后果

2.1 极大地损害旅游消费者的权益,增强旅游消费者的不满意度

景区门票价格的规定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不是景区或者政府一句话,随意上涨,也不是说搞个公示,就自行涨价了。这样既不尊重消费者,也不符合法律程序,极大地损害了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不断增长消费者对于景区的不满意度,让消费者逐渐丧失信心。

2.2 减少旅游游历次数,直接降低当地旅游收入

由表2、表3可以看出,国内外旅游著名景区门票价格差异巨大,尤其在当地居民收入背景下,更显得国内景区门票价格的高和贵,所占居民收入的百分比也很重,完全不合理。可就是这个不合理,居然愈演愈烈,不断用行政手段加以干预都不能遏制这种势头。这样的高价格只会不断降低消费者旅游的热情,近年来的旅游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选择出境游,一来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二来也确实存在许多旅游消费者对国内景区失去信心,包括对门票价格居高不下的无奈之举。这样继续下去的结果只能是国人放弃国内游,都转而出境游或者不游。打着增加旅游收入的算盘,最后却落得旅游收入下滑的下场,真是打错算盘,得不偿失。

3 合理建议

3.1 国家及地方政府给予一定支持

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维持景区正常运营,全国除部分国家级景区资金支持充裕,大部分景区还需要依靠门票收入来维持运转,因此选择涨价是面对不断上涨物价而又要正常运营景区的不得已手段之一。如果国家和政府给予资金或政策支持,能让景区压力小点,相信也不用通过涨价的方式来实现运营。同时也需要对支持资金的用途加以监管,保证资金用在运营和维护建设上。

3.2 完善旅游景区内部管理体制

首先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俗话说得好: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而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由此可见科学制度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现阶段,我们仅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许多配套法律法规还未形成,需要构架和完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理顺管理体制,做到所有权和管理权清晰。在我国,旅游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景区管理部门只是代为管理和经营,在旅游景区的开发初期,国家和政府投入必要的资金给予支持是必要的,但基于旅游产品开发和回报的周期较长,国家和政府没法负担所有,在适当时候,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将景区经营权让渡给有实力的投资人,来建设开发景区资源,但这种建设必须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条件下进行,并且必须以公众的利益优先考虑,投资人可以选择利益回报,但不能以牺牲民众的利益来进行,合理的追求利润回报,使景区发展回归到正常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来。

3.3 让自然景区回归公共属性

从社会角度看,自然景区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我们每个人都对其享有享受的权利;从法律角度看,依照我国《宪法》、《民法通则》等规定,我国绝大部分景区都属于国家财产,属于国有。而国家财产属于全民所有,换言之这属于国家财产的绝大部分景区属于全民所有,我们当然对其享有权利。而是否需要调价,理应考虑这一公共属性。

3.4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由表2可知,国外许多国家的风景区门票免费或价格低廉,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最终的结果是免费享受景区风景的游客带来了更多的旅游收入,实现吃、住、游、购、娱全方位的旅游优质模式,实现旅游经济的最大利益化。

不以国外作参考,我们以杭州西湖模式为例,从2003年4月起,杭州市委、市政府兑现承诺“还湖于民”,杭州最著名的西湖风景区全线面对对公众开放,这一举措,虽然让当年的西湖损失上千万的景区门票收入,但却换来了每年不断增多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旅游消费者和连带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收益。这是当地政府因势利导,真正遵循市场规律,实现旅游业良性循环的绝佳案例。

4 结语

近年来,旅游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旅游业的兴旺已逐渐成为服务业的龙头,亦将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柱型行业之一。然而面对快速发展的旅游行业,暴露的各种问题也日趋明显,如何有序发展旅游业,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健全法律法规,构建合理运行机制,定价合理合法,国家政府给予支持,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旅游风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需要我们思索,以哪种方式才能实现有序的良性循环,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换位思考,如果可以把门票价格利益让给旅游消费者,参考西湖模式,我们是不是能收获更多,达到双赢甚至多赢呢?

参考文献

[1] 陈婉玲.经济法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高海源.中外景点门票价格管理之比较闭[J].价格与市场,2006(4).

[3] 严岗.景区门票价格对旅游者消费的影响及认识误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6).

[4] 陈信勇,候作前,杨富斌.旅游业发展的法制保障[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5] 刘大伟.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的法经济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a)-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