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2015-07-12 07:03崔文睿
2015年39期
关键词:小微部门企业

崔文睿

根据2014年3月28日由国家工商总局首次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我国小微企业已经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小微企业的总数目已达1169.87万户,占我国所有企业总数的76.57%。一方面,小微企业的崛起为国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和近三分之二的所得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而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发展中不仅存在着产业结构两级分化、区域分布不均衡等旧问题,还面临着现代化管理水平差、企业信息化率低、内部控制不足甚至缺失等新问题,这些无疑是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绊脚石。

一、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夯实企业基础,促进正常运营

小微企业中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能够进行正常运营与发展的基础,内部控制的优劣程度将直接影响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沉浮。在小微企业中,合理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确定无疑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既符合小微企业自身能力、发展目标,又能适应市场潮流趋势的指导;大方向上的整体把握有益于企业内部对生产营销活动、人员资源调动进行有目的的统一的调控操作,这样就在夯实企业机制基础的同时,促进小微企业以发展为核心的正常运营。

(二)有效应对风险,提升投资信心

企业可能承担的风险可能来自于违背外部强制性规定,也可能源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适应性。而第二种企业风险会直接对企业获取现金流的能力产生影响,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回报的可靠性与确定性。

(三)推进内部控制,加强信息交流

这种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完善与评价的过程,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进而有针对性的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提出适宜的改进方案,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小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流程建立起共同理解的基础上,各个相关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都将会保持信息的对称,加强了相对独立的部门之间业务的联系,增进了相关工作环节的协调性,保证了内部控制实施的健全有效,也为企业内部上下一心,团结奋进创下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对内控机制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内部总体缺乏对内部控制机制的认知,这种现象贯穿企业上下各个层面人员。例如,企业管理层将内部控制单纯理解为对各项规章制度的硬性实施,包括上级对下级在会计核算系统和业务执行系统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各部门、岗位的员工则不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甚至认为领导的签字审批就是内部控制。

(二)小微企业内部环境与建设较差

首先,小微企业的内部结构尚不完善。组织完备的企业在管理上能够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而在家族式的小微企业内部管理中,所谓的“股东会”名存实亡,而“监事会”也只是徒有其表,没有作为,如此一来,小微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基础建设将会阻碍内部控制的落实。其次,小微企业主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可有可无,是一件投资看不到回收的东西,因而只是盲目地将多数资源集中投放到产品包装、品牌设计、宣传推广等环节上,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刻理解,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机制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整合的重要性。

(三)小微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全

当前,我国许多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并不完善甚至是并不完整,一部分是制度只执行到部分的相关部门与人员,另一部分则是尚未将参与环节的所有领域纳入内部控制机制内,因而导致小微企业对企业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严重不足。还有部分小微企业表面上虽设有内部控制,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并不按章执行,所谓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文本只是摆起来,拿来充充样子,应付相关部门的抽检和调查;即使面临企业内部控制有关的问题,管理层的处理方式也并非按章循迹,这样内部控制制度完全束之高阁、徒有虚名,企业的控制活动弱化,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风险防范

小微企业制定与实施内部控制,其经手人和执行人毋庸置疑是其中的关键的人的因素。从管理层到中层干部再到生产营销等活动的第一线员工,都是内部控制的参与者与实行者,他们的行为举止都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基于此,为了促进小微企业对内部控制深层认识并帮助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意识,第一点就需要加大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识别与风险防范的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此举主要针对企业的管理层面,旨在加强小微企业引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内部控制能力。内控思想上传下达,将有利于企业整体意识的一致性,有效促进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二点是在保证企业上层理解准确的基础上,还要着眼于一线员工的入职后的继续培训,务必使一线人员也能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益处,且能根据自身岗位职能为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角色准确定位,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实现履责。

(二)设定内控目标,优化内部环境

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应当基于本企业生产营销等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管理特点及需求,有选择的结合外部市场的科学分析,而后才能制定出符合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趋势的内部控制目标,这样的内控目标才能帮助小微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实现企业短期盈利与长远发展。总体目标设定完毕则应当根据企业内部部门的职能设置与职责划分,进行相互匹配、总体和谐的分派与分解,并将笼统的总目标转化为简明清晰、可操行性强的语言体系,打造一套小微企业自身的科学风险管理制度。

优化小微企业内部环境,为内部控制提供实施的沃土,则是企业内控的另一个前提。管理层要尤其强调风险控制,并将此意识传达给企业人员,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坚持将方法、规则、措施落到实处,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对待员工公平公正,维护其正当权益,营造出和谐的人际环境。

(三)完善内控流程,实现精准评估

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并不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营的独立部分,它还可以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企业管理层的职责就是需要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贯通始终,完善内部控制流程。一方面要适当关注企业部门之间各项业务的流程控制,在下一轮应用中,避免已有错误,以正确方针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注意到部门、人员权责的互相牵制,明确岗位权限和职责,才会实现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的动态化与常态化,将企业活动纳入正常轨道。

针对风险评估,小微企业需要采用专业人员设立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风险测定结果一旦超出企业承受能力或者具有潜在的重大影响,应及时上报并提交预警方案。当面对自然灾害、恶意破坏等不可控因素时,该部门也应当充分考量其风险控制的成本和收效,完成风险的转移与分担。总之,精准的评估务必尽最大努力提前发现、准确预警、及时补救,从而降低企业损失。

[1]王维颖.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商界 (上半月),2010(10):78.

[2]孙俊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200.

猜你喜欢
小微部门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小微企业借款人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7部门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