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2015-07-12 07:03
2015年39期
关键词:老客户账款信用

栗 强

试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栗 强

企业能否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不仅直接影响到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和最终经营利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销售收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

企业;应收账款;赊销

一、前言

简单来说,应收账款可理解为“赊销”,指企业因某种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所收取的款项,包含了应收销售款、其他应收款和应收票据等几项内容。现如今,不少企业的应收账款面临着巨大的棘手问题,譬如一些企业的销售人员为了完成目标任务,随意采取回扣、赊销等方式开展营销工作,使得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急剧上升;目前整个社会的失信、违约、无信、假货等现象屡见不鲜,给企业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不良影响,使得社会信用额度直线下降;企业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核算、清查不够精准,更谈不上有效监督,导致企业应收账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究其原因,无非是机制不健全、意识缺乏、监督不到位等,所以亟需加强企业应收款项的控制与管理工作。

二、应收账款的特点

(一)占据企业大量流动资金。应收账款在发生时,企业暂时无法回收生产产品已支付的成本及应得的利润,将大量扩大再生产资金被客户长期占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二)增加企业坏账与管理成本。由于企业无法将长期被赊销客户占用的应收账款资金对外进行投资、经营,使企业丧失抢占市场的先机,导致企业面临着较高的机会成本。同时,因为赊销行为,企业需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增加了人工、催款、管理、银行利息等方面的费用,增加了企业各项成本。

三、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树立正确的企业信用观念。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加之企业间未树立信用观念,造成企业丧失信用后,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信誉等方面的惩罚,难以在企业间形成良好的守信氛围,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极高。

(二)授信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未对各个客户资信情况建立详细的档案,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授信制度,在进行赊销批准时主观性极强,未能根据客户的现金流量、资产抵押情况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导致企业大量应收账款最终形成坏账。

(三)企业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我国企业为了追求价格上的优势,大力缩减产品成本支出,导致企业产品质量下降,产品在规格、样式上无法真正满足客户的要求,促使客户拒绝支付货款。

(四)一味追求企业利润,忽略赊销坏账风险。在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多数企业为了追求扩大产品销量,不惜向资信情况较差的客户赊销产品,以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但由于客户信用条件所限,极易导致应收账款无法回笼,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量,严重阻碍着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导致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面临破产损失。

四、解决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对策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其最终目的皆是“以效益为先,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企业要想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首要任务就是革新企业经营理念,明晰应收账款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从某种层面上来讲,现金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企业只有拥有了充沛的现金流,才能实现各个阶段、各个指标的正常运营,如若企业只是财务账本表面业绩喜人、风光无限,但手头拿不到“实钱”,必然会阻碍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企业要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崇尚并践行“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为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工作做好铺垫。其具体对策主要有:

(一)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企业应该从产品外观设计、适用人群等方面入手,以争取不同需求类型的潜在客户。同时,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避免客户因质量问题拒绝付款行为的发生。再者,企业可通过提高售后水平,不断针对客户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解决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制定正确信用决策。企业的信用决策不应整齐划一,而应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而选定不同的信用标准,所以企业应针对新客户、老客户制定出正确信用决策,兼顾新老客户的不同需求。面对新客户,企业须制定一些量化标准评价客户信用度,由此区别利用一次性销售决策和重复性销售决策,争取站在长远利益的角度上为企业谋发展,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老客户,企业无须再评价老客户的信用度,只需针对老客户制定出的信用额度,即老客户欠款的限额数,针对性的为老客户下放一些权益对策,让老客户感受到别样的“信任”。但须注意的是,要定期对老客户的信用状况与额度进行核查,情况一有变化便立即调整信用额度,最大限度避免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成立专门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部门。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部门的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综合业务部门,企业应在财务部门之外,单独成立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赊销客户信用进行评级、审批,对应收账款账龄、余额进行详细管理,指定专人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加快企业资金回笼。同时,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工作,督促企业其他部门积极给予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必要的配合、支持,保证其工作有序进展,提高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水平。

(四)制定详细、科学的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制度。一是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回笼奖惩机制。首先,对于信用审批与销售人员应收账款回笼情况作为年底考核业绩的主要参考标准,给予在信用审批、销售过程中盲目以赊销方式扩大销量,未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的工作人员一定的惩罚,以督促销售人员、信用审批人员在进行赊销审批前对客户信用展开详细调查,保证企业应收账款及时回笼。二是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是对企业赊销活动进行管理的基本政策。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客户类型等情况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应包括信用标准、期间及应收账款催收政策。首先,企业应根据不同资信水平的企业,制定应收账款信用标准,即对于将给予应收账款信用的客户需达到的最低标准,只有满足该标准才可给予客户赊销。其次,企业应考虑每个客户从购买产品至付款之间的时间长短,既考虑企业机会成本,也要考虑客户购买欲望。再次,制定详细的收账政策,包括催收账款的人员、方式、时间。

总之,适度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来说是件好事,过度的应收账款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加大坏账风险。所以,企业应收账款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严格控制限额,同时考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确定灵活有效的销售政策和收款政策,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

(作者单位: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1] 彭艳芳,魏震:浅析企业应收帐款的成因、风险及控制,现代商业,2009年18期

[2] 王东升: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财会学习,2015年14期

[3] 王凤艳: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探讨,商,2014年11期

猜你喜欢
老客户账款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留量思维”:重视老客户的资源转接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信用消费有多爽?
最有效的会员营销从老客户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