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

2015-07-12 07:03刘珊珊
2015年39期
关键词:现实交际传统

刘珊珊

1.概念界定

1.1 人际交往

传统人际文化,大多受到文化的影响。以我国为例,我国传统人际交往大多是以血缘关系为主导,辅助以道德手段,重视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在我国传统人际交往中,人们更多的关注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因为群体地位要远远高于个体地位。但是在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中,随着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运行出现了个体化特点,人格个体化也不断增强,因而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中,人际关系改变了以往一元化的发展模式,开始走向多元模式,人们在交际中,开始打破自身封闭的交际圈子,通过竞争、合作拓展了自身交际范围,而对于集体的依赖不断弱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种倾向极端化发展,则必然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

1.2 互联网人际交往

互联网人际交往,具体是指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交往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机遇计算机网络,以数字化符号语言代替传统语言符号的人际交往模式。深入解读互联网人际交往模式,对其理解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其一,互联网人际交往本身就是相对于现实人际交往模式提出的,在互联网交往中,网络是基础,计算机是沟通中介,人们的交流通过软件来实现,是虚拟世界的交际方式。

其二,互联网人际交往实现是以计算机设备为基础的。计算机的出现为互联网人际交往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要实现互联网人际交往,第一步就是实现“人一机”交往,人与人的交往是在人机交往之后发生的,所以互联网交往模式为: “人一机一人”,在互联网人际交往中,交往的主体在时空方面没有局限,通过机器实现间接交往。

其三,在互联网人际交往中,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出现,即网缘关系。网缘关系与以往的人际交往模式不同,这种关系打破了地缘和血缘的限制,通过网络虚拟空间构建人际关系,关系双方的交往无需地缘与业缘的联系,也不用再受到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文化背景的限制。在交往中,个体可以实现与全世界的对象的交往,而个体的身份和角色也不受到限制,更无需呈现真实的身份信息,从而让交往者间的关系呈现为一种虚拟、多维度、非中心的状态,这种关系最大的特点是多样、松散及可变性。

互联网人际交往模式的根本是网络终端的人,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的虚拟化、数字化沟通。

2.互联网对传统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互联网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最大的有点是开放共享性。互联网让人际关系交往中,信息分享更加宽泛,让人们在沟通中,认识更多的人,交际范围大幅拓展,同时,信息的滚动式传播,使得信息的共享性大幅提升。互联网中,人际交往没有时空限制,也无需以真实身份进行交往,所以很多人在互联网交往中反而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陌生的人,很多无法与亲人朋友沟通的事情,可以对陌生的网友说,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在交往中,无需担心遗留问题。

2.2 消极影响

互联网空间是现实空间的延伸,因此,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也必然存在在互联网空间中,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可能会加剧问题恶化导致一些不良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互联网人际交往的出现,让原本需要面对面的交往转变为不见面的交往。互联网交往中,匿名性使得网友之间无法识别对方身份,因此在交流中没有禁忌,将一些私密信息泄露给对方。根据一项大学研究报告显示,上网时间长的人,不容易患上心理疾病。但是心理学家人提出,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但是却拉远了心理距离,很多人不再通过现实交往来维护感情,因而出现了很多心理危机。

互联网虚拟空间是现实的模拟,尽管能够让人们更好的释放压力,但是虚拟世界无法代替现实世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有的人,过度沉溺网络,在现实生活遭受挫折的时候,就会寄希望网络,很多人因此而出现了严重的自我封闭现象。另外,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很多人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在角色认知上出现混乱,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因此,互联网研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研究学科。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布的一项“数字未来研究”的研究报告现实,互联网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对人们造成大范围影响的时间更短,目前无法对互联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行判定,需要长期的观察。

3.构建健康互联网人际交往模式

3.1 完善网络法律环境

对于现代人而言,各种各样的压力,使得人们非常欢迎互联网的自由,但是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自由,出现了很多新型犯罪问题。随着互联网对人际交往关系影响的深入,由此引发的互联网犯罪也形成了一种社会问题。当前国内外对于互联网犯罪问题非常关注,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遏制互联网犯罪行为。

当前,我国立法层面对互联网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当前法律也明显滞后于互联网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在不断增强网德宣传的同时,加大立法规范,完善针对互联网不良行为及犯罪行为的打击制度,为民众建立规范的网络环境。

3.2 加大网民自律教育力度

互联网人际交往是人们在利益和需求基础上形成的,人际交往中的个体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人们在互联网人际交往中,应该强化自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道德准则。政府、网站、媒体及其他部门应该重视网络自律意识的宣传,通过各种技术及媒介手段,在互联网领域建立于现实社会相同的行为准则,帮助网民养成积极的网络使用习惯,促进互联网人际关系健康化。

3.3 重视培养网民人文精神

人文是人的文化,人文的本质是尊重、爱护、关心、重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传统社会中,对伦理道德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他人,因此,在互联网中,网民也应该认识到交际关系中的对方也是独立完整的个体,应该尊重对方,良性互动,共同刚维护好网络环境,避免出现网络犯罪的行为。社会各界都应该关注互联网中人文精神的倡导,真正发挥互联网改变生活的积极作用,打击利用互联网犯罪的行为。

4.结论

通过对互联网发展过程的分析,不难发现,尽管互联网人际关系是虚拟的,但是在互联网上的行为素养也是一个人行为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在互联网对人际关系产生巨大冲击的今天,全社会应该对于互联网的使用达成共识:在人际交往中,在互联网上和现实生活中,都应该遵守规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共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规范互联网使用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1]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李书琪,梁涵玉.网上人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猜你喜欢
现实交际传统
情景交际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