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2015-07-12 07:53潘中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茶花意境散文

潘中平

潘中平,教师,现居江苏灌云。

色彩美是散文审美情趣之一,散文的色彩美对散文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家为突出主题、象征事物、烘托意境讲究炼字造句,充分调动表各种颜色的字词来创造散文的色彩美,以期达到情和景的统一。散文家要调动语言的七色板,将情思熔注于奇山秀水、奇花异草、星云风月和人情风俗的描绘中,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艺术画面。散文的色彩美不但能使读者的视觉产生审美愉悦,并且能够深层次立体地抒发散文家丰富多变的情感和瞬间的感受,加深作品的意境,激起读者心灵的如痴如醉的遐想。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现代散文,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引起人们对色彩美的情趣,把人们带入到一个个五彩纷呈的境界,这对陶冶学生的情趣,净化学生的情感,美化学生的心灵,都有明显的作用。在现代散文色彩美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的做法。

一、紧扣表现色彩的字词了解美

散文的色彩在散文的色彩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表现散文的色彩美,调好色彩是首要的,如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色彩和谐,恬淡明丽。作家在创造美的奇妙世界里,有蓝天白云,灿烂的阳光,有绿萍和垂柳,有红屋顶、黄草山和灰色树影,又有清清的河水,令人目不暇接,赞叹称奇。作家在调配色彩时,得由自己的感情来支配。揭开一篇篇现代散文,呈现在眼前的有蔚蓝的天空,有碧透的大海,有火红的茶花,有翠绿的草原,有皎洁的月光,有白皑皑的大雪,也有姹紫嫣红的春天。每当阅读这些表现色彩的词语时,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文字的优美、作家遣词的精当。为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在教学中紧扣住表现色彩的词语,着力讲清这些字词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了解美。

茅盾的《白杨礼赞》在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时,这样写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把这句话划下来,然后设问:高原是什么?高原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进而突出句子的两个关键的表现色彩的字:黄与绿。黄的是什么,绿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味着两种色彩的内涵: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正是黄与绿才构成了黄土高原的壮美景色,我们的国土多么伟大!只有黄与绿主宰着一切,是人类劳动战胜自然的成果。我们有如此伟大的祖国,有如此勤劳的人民,理所应当的保卫它,岂能让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这样抓住“黄绿”二字,对揭示全文主题、加深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大有益处,因为黄土高原是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那傲然耸立、威武不屈的直立的白杨树,在“黄绿”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形象美、品格美。由此可见,紧扣表现色彩的词语,有总览全文的作用。

作家杨朔的《茶花赋》,无论写一种茶花还是写一片茶花,都紧紧扣住茶花的“红”,一个“红”字贯穿始终。诸如,“红艳”、“猩红”、“深红”、“红彤彤”、“红梅”、“鲜红”、“朱红”等。虽未直接用“红”字,但含有“红”的词也用了很多,例如“丹者”、“朱砂”、“火焰”、“彩云”、“蝶翅”、“童子面”等。教师讲清这边表现“红”的字词,不仅使学生领会《茶花赋》歌颂光明、歌颂祖国的主旨,饱享现实生活中的美,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当然,在教学中并非遇到什么表现色彩的字词都讲。无关紧要的,或“打马过桥”,或“蜻蜓点水”;有助于表现主题的,又是作者着意用的,又是有益于进行审美教育的,应该讲透讲细。

二、讲清描写意境的色彩词语品味美

好的诗有意境,一篇优美的散文也有意境。郦道元的《三峡》,以色彩斑斓的笔调,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三峡画卷;梁衡的《夏色赋》,使读者看到一片金黄的夏色,充溢着盎然奋发的情调;朱自清的《春》,描述了春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万紫千红的动人景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向读者展示了济南冬天的旖旎风光;蒲松龄的《山市》,让人观赏了那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意境的出现需要色彩,色彩能够促使意境的出现。可以说意境集景物、感情、色彩于一体。散文作者写景状物时,必须借助色彩,运用反映事物色彩的语言,引人入胜。像“万绿丛中红一点”、“一枝红杏出墙来”、“万紫千红总是春”等佳句,之所以博得人们的喜爱,是由于有意境,而意境都有绚丽的色彩。众多常见的色彩字词,如“红”、“绿”、“黄”、“紫”、“翠”等,用得恰到好处,使意境生辉,给人留下美的印象。

色彩为散文意境增添了光洁度,使情更真切,使景更明丽,加强了散文的艺术魅力。同时,色彩为散文意境增加了清新、淡泊、闲逸的情调,使意境格外诱人,意味隽永,作品的审美价值也就越加明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描写意境的语句,启发学生反复诵读,反复领会,以达到“入境”的地步。同时,教师应讲清意境的产生来自于作者的思想和写作技巧;要细心观察事物,熟悉事物,掌握丰富的词语,尤其是表现色彩美的词语。

三、诱发学生对色彩的联想热爱美

散文涉及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现实生活的每事每物都可能成为描写的对象,所以有人说“散文无所不包”。生活中充满缤纷的色彩;蔚蓝的天空,白色的流云,黄褐的土地,翠绿的树木,艳红的花朵,五彩斑斓的蝴蝶;各种色彩的服装,人的各种肤色等,使散文内容丰富多彩,溢彩流光。作者赋予他们的联想,又感染着喜欢联想的青少年学生,这是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色彩的作用。

我在教学中,通过审美活动,深感色彩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易激起美感,开拓学生思想,激发他们积极进行思维活动,点燃他们热爱美的火花,并且使他们去追求美。

联想的方式比较多,一般说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易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相似联想,散文所写的事物与另一事物有相似处,既有散文作家自己的联想,又能引起读者产生相关联想,例如高尔基的《海燕》 细腻地描述了海燕的雄姿,“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使读者很自然地联想坚强的革命战士,由“暴风雨”联想到革命风暴,还可能产生其他类似的联想。对比联想,它是由某一事物的感受和回忆而引起对同该事物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回忆。对比联想既反映出事物的共性,又反映出事物的个性。黑与白,好与坏,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等,都能形成对比联想。贾平凹的《丑石》,尽力地写丑石之丑:“它黑黝黝的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可是作者文笔一转:“丑到了极处,便是美到了极处。”我在教学中利用这种对比联想,开拓学生的思路。由美、丑的对比,很容易引起读者联想,推而广之,联想到诸如此类的对比事物。

诚然,无论是相似联想还是对比联想,都必须围绕色彩描写的语句,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多角度地开展审美教育活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联想的能力,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美感价值,利用名篇,让学生展开驰骋的联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会用色彩的字词,认识到用与不用、用好与用不好是大不一样的。现在以这两段文字作比较,不管是披绿挂翠的春天,还是赤日炎炎的夏天;不管是金色的秋天,还是白雪纷纷的严冬,他每天早晨总是用半小时朗读英语。倘若去掉表色彩的字词,换成不管是春天,还是夏天;不管是秋天,还是严冬,他每天早晨总是用半小时朗读英语。其效果就迥乎不同,前段文字色彩明丽,且有文采。前者易引起学生产生热爱美的感情,也激起学生的联想。

总之,散文的色彩美是散文家情思与画面的融合,情思是内在的,支配着人、事、景的抒写,并在色彩中隐隐流动着美的气质;另一方面,色彩又是散文家感情的浓缩的载体,并有一种“意会难传”的意味,因此,散文家把情思与色彩融合在一起,浓妆淡抹,和谐统一,创造出意境幽深的动人的色彩美。

猜你喜欢
茶花意境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我眼中的茶花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茶花
美丽的茶花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