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师与语文教师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2015-07-12 07:53张伟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书法课笔顺语文课

张伟平

张伟平,教师,现居河北藁城。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专职书法教师与语文教师相结合是当下书法教师的主流,两者的通力合作好比是两翼的和谐共振,才能让学生书写之躯迎风高翔。

一、书法教学内容的合作

书法课的教学有别于语文课书写,但在学生书写能力形成上却可以各有分工,相辅相成。

1、正确是第一位的,无论谁都要予以关注。语文教师负责教过字的字形正确和笔顺规则,书法教师负责把字写得“不难看”,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不要让书法教师牵扯多少精力。书法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书写的字形和笔顺的规范性,发现学生的字形和笔顺错误,也要予以指出和纠正。

2、书法教师不但要研究写字教学的用字,还要研究语文教材的生字,和语文教师多沟通,了解学习进度,尽量用学过的和正在学的生字来教书法的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应用实际,减轻学生练习负担。

3、书法课的内容偶尔可以根据语文老师的要求进行调整。比如学校要开家长会,需要做一个书法展牌,进行一次针对性的训练;需要做一次手抄报,讲一点手抄报书写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二、书法课堂教学的合作

每次书法课,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班主任) 都要跟课,笔者任教的两所学校都是这样安排。这样好处很多:一是语文教师清楚教学内容,便于课下配合工作;二是纪律好,不用书法老师分心;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书法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握笔姿势,许多孩子都不正确,而且花样百出。老师只是讲解、示范不行,小孩子接受起来比较慢,需要逐个检查、确认、矫正,尤其面对班容量比较大的班级,一个人容易手忙脚乱。语文老师一出手就能解决问题,加快了教学进程。语文教师还经常和书法教师一起巡视,了解、指导学生的其他书写情况。另外笔者发现,仅靠兴趣,靠春风化雨是不行的,适度的压力会让学习更有效。有些话作为班主任的语文老师说起来更方便、更直接。笔者和他们有时一唱一和,有时一个白脸一个黑脸。有了语文教师的适度参与,课堂效果确实好了很多。

三、书法课书写与语文课书写衔接的合作

课上一个样,课下一个样;教什么字就会写什么字,没有教过就写不好了。书写环境及书写量的变化导致书法课堂效果的流失。归根结底是学生书法能力还没有形成,而这个能力就在书法课与语文课的结合中产生。现实的问题在于书法课的专业性不够强大外,也在于目前语文课等日常书写不能很好地承接。因此,语文老师和书法老师应该二力合一抓衔接,助推学生书写能力形成。

结构是字不难看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是小学书法课的重中之重,也因其应用的广泛性而成为与语文课书写的连接点。中宫收紧、主笔突出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单字正确、全篇工整是写字的基本要求。笔者在书法课上讲结构,练结构,语文教师也在自己课上关注这些结构规律的运用;笔者在书法课上贯彻基本要求,语文教师也在语文课上贯彻基本要求,形成互动,呼应成章,效果良好。

四、学生书写评价和管理的合作

笔者与任教的两所学校沟通得很好,语文教师都跟课,他们也在想法设法配合我的工作。有的老师就规定:凡因作业优秀或表现良好被书法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学生,所在小组加1分。除参与课堂评价和管理以外,更重要的是课下——书法教师无法企及的天地,与书法教师形成互补。比如“双姿”问题关键在保持,书法课只能解决“知道”的问题和那一会儿的问题。一星期只有一节课,七天的时间,学生完全可能把我的努力就着馒头吃掉,就像沙漠里的一声嘶喊被空气吸走,被风刮走一样。太可怕了!我力不从心,就向语文老师求助。他们了解我的教学内容、作业和标准,会在每周的中间检查一、两次作业。对共性的和明显错误的问题,及时指出,促其改正。当我上课时看到的作业就是比较好的了。此举大大加快了教学进度。我寻找到了一条“利用3——4年时间解决小学生楷书问题”(我的目标) 的途径。

书法课时间有限,在于引领,让学生知道;语文课和其他书写时间充裕,在于修行,让学生做到。书写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书法教师和语文教师书教师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课上课下齐努力,一定会把学生推上书写能力形成的快车道。

猜你喜欢
书法课笔顺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笔顺游戏:用手指描画
推动书法课型创新优化书法课堂教学
这些笔顺,你都写对了吗?
课本内外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
语文课上做游戏
书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