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勤工俭学工作之思考

2015-07-12 07:50刘晓华河北省秦皇岛市教育局066000
学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劳动技能

刘晓华 (河北省秦皇岛市教育局 066000)

勤工俭学是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实施教劳结合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于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引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因此做好中学勤工俭学工作不仅必须而且必要。通过勤工俭学,在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观、财富观,塑造其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品质。

一、明确意义、加强重视,积极推进勤工俭学工作

勤工俭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勤工俭学活动可以培养建立学生的劳动观念,强化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知识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从而实现教育活动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是有效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和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形式都无可替代的。

所以,学校从上到下都要高度重视起来,切实加强对中学勤工俭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最好是由专门领导或教师来主管勤工俭学方面的工作并组织与开展相关活动。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有关勤工俭学方面的宣传和鼓励,使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勤工俭学活动中来。

二、以生为本、注重引导,树立劳动观念和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实践的良好习惯。使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并重同举,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将劳动观点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与知识传授技能结合在一起。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劳动知识与技能的的传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课上引导讲解,课下实践应用,根据他们的自身发展规律,适当为他们安排相应的劳动内容,使他们的劳动实践既符合他们的身心条件,又可以达到层次化、序列化的实践效果。

三、结合生活、自主自立,勤工俭学从自我服务开始

学习和劳动实践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想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勤工俭学效果,就要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服务自我做起。倡导学生“自我服务”,把劳动当成是一种责任,积极为自己、为同学、为家长、为教师服务的责任,树立起“劳动是生活的必需”这样的劳动观念。比如自身的衣食住行,不能在家什么都依赖父母,而是要自己管理好自己,改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要积极主动地打理好自己,不再让父母费心劳神,与此同时,还要帮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工作忙碌的父母做一些事情。比如打扫清洁卫生、做些简单的饭食、为父母洗洗衣服、整理整理房间等等。在学校养成自主自发清理卫生的习惯,使卫生清洁保持经常性、持续性,不再等检查时再突击搞卫生、大扫除。使勤劳付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一些劳动技能比赛,比如洗衣服、穿针线、钉纽扣等生活技能竞赛,还可以开展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劳动比赛,从而提升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为劳动技能的教育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因地制宜、开发校本,创建有特色的劳动基地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所以学校要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建立开发校本资源,为学生的勤工俭学创建一个有特色的劳动基地。组建一支勤工俭学的辅导教师队伍,指导负责学生的基地实践活动。这样不仅方便学生们学劳结合,还可以使他们在劳动中丰富认识、增强经验,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实践知识,从而使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通过实践来用加深、加固学习印象。还可以使学生在学到实用技能的同时,还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会上一些地方或组织取得联系,建立校外勤工俭学基地,使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相应的劳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的快乐与幸福。

五、做好计划,做好组织,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勤工俭学

开展勤工俭学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要做好计划和组织,因地制宜地展开。所以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实地调查研究,有效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有益经验,立足本校实际,遵循服务教育教学宗旨,积极开办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项目。以“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林则林”为原则,不可盲目地贪全求大,而是要考虑是否适宜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采、摘、挖、捡”和收旧利废等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双重效益,有效培养学生品质,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勤工俭学,不仅要“开源”,还要“节流”,因此在做统筹安排的同时,还要将节约的意识和项目融合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去,使他们在提升劳动技能,加强劳动意识的同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与素养。

六、结语

因此,我们应将勤工俭学作为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将学校的勤工俭学与推进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遵从勤工俭学的开展原则,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作用。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处理好育人和创收的关系,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刘光辉.关于做好中学勤工俭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B,2013(4).

[2]靳学斌.中小学勤工俭学问题探索[J].中学时代,2014(10).

[3]朱海明.新时期勤工俭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网友世界,2014(14).

[4]张己兰.浅谈勤工俭学在中小学的推广应用[J].教师,2014(21).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劳动技能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画唇技能轻松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