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方法浅谈

2015-07-12 07:50河北省南宫市实验中学055750
学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品德课导学思想品德

(河北省南宫市实验中学055750)

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方法浅谈

刘卫华(河北省南宫市实验中学055750)

从教学发展趋势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而不能只满足于“教教材”。更具体一点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学教材”,使课堂由“教学”向“导学”转变。在此,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学方法。

一、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自由论坛,使之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效率是否令人满意,教学是否成功,其关键在于是否能通过教学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只是外部因素,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激发其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其内因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当中,首先,应该保证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与空间,最好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到三分钟的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围绕所学内容,走上讲台,讲出自己内心的感人故事,并说出原因。如,在《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一课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到教室前面讲一讲自己认为有尊严的人或事,谈一谈自己对“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的体会与认识。随着不同学生的不同讲述,他们对于“尊严”的理解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而学生生动而真实的讲述,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活跃、可控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新课教学的有序展开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让学生自设问题,主动地开展学习探究

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如何使学生既学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又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和理解生活和学习当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笔者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从教材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非教师直接将教学当中要掌握的重点、难点一一地告诉学生。因为如果教师直接将教学内容告诉学生,学生就没有必要动手、动脑,没有必要再细细地读教材了,而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抄笔记、背板书上,如此机械地接受、被动地学习,怎么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呢?我们都知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为何不这么做呢?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之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否则,所谓的“新课程改革”无非是穿新鞋走老路而已。从教学实践来看,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答,学生就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动性自然更高;而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式的教学,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只能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发挥出来。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是由教师提出,还是由学生提出,其实质是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谁手里的问题,学生是否经过主动思考、是否获得能力提高的问题,反映了教学设计者对学习活动内因的认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只有让学生自设问题、主动寻找答案,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成功。

三、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获得共同进步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在提出问题、找出答案之后,我们该做什么呢?笔者以为,应该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让他们分享彼此学习过程中的喜悦与幸福。不管是生活体验,还是教学实践,我们都会发现,只要自己通过努力解决了某个难题,或者完成了某项试验,就会产生难以表达的喜悦和激动之情。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的探究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使之在合作学习和风采展示当中展现自我价值。

我们有这样的共同认知:两个人手里各有一个苹果,交流之后苹果的数量并不增加,但却可以使两个人获得思想上的交流。在思想品德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所分享的不只是他人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更会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主动地对照他人实现自我完善与提高,实现课堂的深化和提高。

四、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为学生铺就成功之路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实现“六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导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当中辨是非、识美丑、谈感想,使之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中学生。比如,在《礼仪美化生活》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教材当中《爸爸的生日》一则材料为基础,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爸爸”和“女儿”的角色,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浓浓的父女情谊,感受“爸爸”的勤劳与艰苦,感受“女儿”的一个懂事与孝敬。创设这样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社会家庭生活的真、善、美,陶冶了情操,锤炼了人格,悟到了人生真谛。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经受了洗礼和磨练,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今后人生事业的成功。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学应该以自由论坛的创设为基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紧抓学生“自设问题”和学习探究,突破教学的关键;探究完成之后,为学生搭建成果共享的平台,使学生获得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在此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教学情景的创设,使之实现入情、入境的学习效果。当然,课堂导学本身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以上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品德课导学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