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初探

2015-07-12 07:50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钱营一中063300
学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综合性语文课程目标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钱营一中063300)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初探

侯宝静(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钱营一中063300)

随着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革,一场基于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倡导课程向学生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的教育改革席卷而来。本次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听、说、读、写的课程目标,综合各种学习方式,在学习探究中渗透多种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本文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正确把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中,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没有像写字、阅读、写作那样做定性表述,只是在“实施建议”中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设计思路”中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状况甚至班级整体状况、地域特色等结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制定有自己学生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体系。所以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带着任务去实践探索,“任务驱动”就能充分发挥作用,激发出学生更大兴趣和动力,使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表面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质上是虚假繁荣的不问效率不讲质量的无序状态。究其原因,主客观因素都有,最直接的莫过于教学目标不明确,目标意识不强。教学目标的最大作用是指向与激励功能。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以语文为出发点,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能力的实际运用来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跨学科教学,打破惯用的“唯语文”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解决综合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但在改变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要注意:不能忽略语文在综合学习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能盲目地引入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违背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初衷,偏离了原本设定的教学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倡导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但活动必须是姓“语”,它的最终目的必须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前提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发展需要,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例如,在《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设定的目标唤起炎黄子孙对母亲河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因为学生生活的地方距离黄河比较远,没有真实的感受,如果只是把地理书上有关黄河的知识,如发源地、流经省份、气候条件、旅游资源和污染状况等内容分组加以介绍,就结束本次学习活动,那么教学流程就像一节地理课或者是环保课,教学内容虽是和黄河紧紧相关,可是却偏离了活动目标,削弱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的含义。如果本次活动借助学生对黄河的了解,以此引申黄河情、民族爱,回归到语文课堂上的表达,就能使学生情感无限的升华。

二、全面关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活动强调的是过程,不仅仅是结果,强调的是学生会学,不一定是要学会。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开展一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实施过程一般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展开、成果展示、反思总结四个环节,教师关注的比较多的一般就是活动准备和成果展示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指导效果也比较明显,而活动展开和反思总结两个环节由于是在课堂外进行,学生分散开展活动,自主性更强,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不太容易控制。针对此种普遍存在的状况,要想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收获,就要树立“过程重于结果”的理念,全面关注整个综合性学习过程,加强薄弱环节的指导。可以采用活动记录袋将活动的计划、方案、搜集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后收入在内,将课下活动展开情况进行分组交流,把容易忽略的内容反复强化,教师把学生引导到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来,让学生解放头脑,大胆创新和想象。

如教材中的《探索月球奥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活动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集全班之力,制定广泛阅读方案,上网查找资料和图片,搜集关于月亮的民俗传说,寻根溯源,追求知识,从活动准备、活动展开、成果展示和反思总结都记录在成长记录袋内,注重参与、注重方法、注重过程,培养学生在主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实施有效的综合性学习评价

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导向和监控作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是多元化的,要完成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价单独靠一种评价方式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教师可以开发有针对性的多样化评价。例如,生生之间互评,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大,常常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组员很是了解,他们对小组的学习有切身体验,评价起来更有针对性,更加切合实际;还有学生自评,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成果的展示,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也有利于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还有教师评价。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仅仅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作为一个一言定乾坤的裁判,在评价时可采用学分制考核、作业展览、考卷与学生作业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中特别要注意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火花。在活动过程中坚持全程评价,主体评价,和多样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升主编.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郑金洲.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综合性语文课程目标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综合性图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