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洛阳 论道机床——2014 年第27 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5 年运营形势研讨会在洛阳召开

2015-07-13 07:45Reporter谭弘颖TANHongying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5年1期
关键词:洛阳机床报告

本刊记者/Reporter 谭弘颖/TAN Hongying

2014 年11 月11-14 日,由中国机床总公司主办的“2014 年第27 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5 年运营形势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每年一届的论坛,吸引了为数众多的专业人士参会,期间交流论道,拓思创想,各个收获不一而足。本届论坛以“新思维·新模式”为主题,在大环境稳中有进的背景下,总结2014 年机床工具企业发展亮点,突破传统、寻求新机。

部分发言领导合影

11 月12 日,本届论坛正式开幕。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言的有:中国机床总公司党委书记、北京国机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小桦,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向平,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景华,工信部科技司技术创新处研究员王震林,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国伟,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邹恒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院魏际刚,中国南车集团科技部部长王全乐,埃马克中国区总经理张明,约翰内斯·海德汉博士(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江扬,肯纳金属大中华区总经理单锡林,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兴元,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机械研发一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陈其忠,一拖集团副总工程师王建军,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工艺师陈贵林,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朱孔敏,中国机床总公司王雪松,伊斯卡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孙庆丰、苏州帝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居俊等。

中国机床总公司党委书记、北京国机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小桦

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向平和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景华

中国机床总公司党委书记、北京国机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小桦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并随后作了《“新思维·新模式”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路在何方》的报告。她从2014 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整体运行情况谈起,用一系列鲜活数据论证了机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机床制造服务业发展加速,一些先进理念引入行业。再通过对2014 年我国高端设备制造业发展情况的分析,认为航空、航天器及设备行业,海洋工程装备行业,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工业机器人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新增长点,动力十足,但核心竞争力亟待增强。最后,她回顾了2014 年中国机床总公司为行业服务的相关情况,强调在如今这个时代,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能停止学习,要用新的思路去面对未来。

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向平则代表洛阳欢迎与会众人的到来。她表示,洛阳不仅是古都,还是国家重工业城市,装备制造业在洛阳市的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后,她介绍了洛阳近年来在工业上的一些发展情况。最后,她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作为承办方,总经理王景华也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辞。

工信部科技司技术创新处研究员王震林

隆重的开幕式后,是正式的专家报告,由中国机床总公司副总裁梁枫主持。工信部科技司技术创新处研究员王震林受副处长王锐的委托,作了《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从近段时间的工作重点谈起,讲到了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他认为,在工业化中期,要想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创新推动。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工信部下一步重点工作和努力方向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优化政策服务环境。装备制造业要抓住全球机遇,不等、不观望、不懈怠,努力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作了《关于推动机床产业由大变强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及了由马凯副总理牵头的“中国制造2025”,从“中等收入陷阱”讲到“由大变强”,并指出所谓装备制造强国的4 个特征: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潜力。还提出了以下建议:从优先发展“整机”向优先发展“基础技术”转变,从“贸工技”向“技工贸”发展模式转变,从注重“模仿”向“自主研发”转变,从“量大面广”向“专精特”转变,从“走出去”资产并购向技术并购转变,从线性发展向指数发展转变,从制造向创新转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国伟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国伟作了《2014 机床工具进出口分析与建议》的报告,该报告在本刊2014 年12 期有全文刊出,在此就不再重提。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邹恒琪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邹恒琪作了《基于系统策划发动机同步开发的精益制造》的报告。汽车工业是机床行业的大户,所以,她这次就是以“用户”的角度谈机床行业。她主要讲述了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QCD 系统策划、机床及刀具对发动机QCD 的重要影响和发动机制造技术主要发展趋势。从这几点为国人解“我国汽车行业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之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院魏际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院魏际刚作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的报告。魏际刚是著名的物流专家,长期从事物流经济、战略和政策研究。他从“大战略”谈起,讲述了全球商品流和服务流的演变,从而引导了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全球制造重心转向亚太、中国成为全球贸易巨人;同样的,他讲述了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并指出工业将再次成为环球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驱动力。

中国南车集团科技部部长王全乐

中国南车集团科技部部长王全乐作了《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与制造装备》的报告。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中具有重要的行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现今的格局下,是机床产业的一抹亮色。他讲述了轨道交通运输装备的发展趋势和介绍了轨道交通制造装备(如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变速箱齿轮、转向架构架、空心车轴等与机械加工和检测技术密切相关)。

专家报告之后,是高端访谈,由金属加工杂志社执行主编梅峰主持。该访谈“集结”了埃马克中国区总经理张明,约翰内斯·海德汉博士(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江扬,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兴元,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机械研发一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陈其忠,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景华,肯纳金属大中华区总经理单锡林等6位嘉宾,就本届论坛的主题“新思维·新模式”展开讨论,并与与会众人互动。

11 月13 日,进行的是市场需求与技术报告,由中国机床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王宏主持。

一拖集团副总工程师王建军作《农机产品制造技术与装备》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一拖,然后通过对一拖加工设备的变迁,加上多年的使用经验,谈及了对加工装备的需求。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工艺师陈贵林作《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与需求》报告;他主要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与现状、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与需求。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朱孔敏作《机床轴承与电主轴完整解决方案》报告;他主要介绍了其公司的科技产业布局、生产加工设备、主导产品等。中国机床总公司王雪松作《中国机床总公司为行业服务之对新兴市场俄罗斯的持续开发》报告;他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总体经济状况、中俄机电贸易状况以及2014 年莫斯科机床展。洛阳市伊滨区管委会主任刘冠瑜作《洛阳市伊滨区建设与投资机会》报告;他主要介绍了伊滨区的现状及优势,表示衷心希望有更多的机床行业厂家来此安家落户。肯纳金属大中华区总经理单锡林作《先进刀具解决方案助力机床企业转型升级》报告;他主要介绍了金属冷加工及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机械加工的智能化发展和肯纳金属的技术创新。伊斯卡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孙庆丰作《非标准化定制刀具助力机床交钥匙项目:涡轮增压器壳体高效加工解决方案》报告;苏州帝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居俊作《模块化冷却液智能循环系统在机加工工艺中的质量风险控制及带给机床制造业的增值收益效应》报告。

由于时间有限,安排得比较紧凑,本届论坛的多场报告依然让与会众人感觉意犹未尽。但是,“线上”交流有止,“线下”交流却无限——留给与会众人的交流时间依然很多,在结束了一天半的报告会后,组织方带领与会众人先后参观了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密轴承车间和电主轴车间、一拖集团柴油机缸体加工线和农耕博物馆。

至此,洛阳之行,圆满落幕。

猜你喜欢
洛阳机床报告
机床展会
洛阳正大剧院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