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2015-07-14 07:23周德宇
文教资料 2015年22期
关键词:单选题英语口语口语

周德宇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各地各校对于英语读写及笔试能力的过度重视,造成了当今国内英语学习者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不均衡发展。国内的英语学习者大多数都只会做题,而语言交际能力则令人担忧。近年来,由于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受到广泛关注,教育研究者和一线英语教师在不断探索适合我国英语学习者和我国教育现状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现状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都不断强调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并在2014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描述了语言单项技能的三个级别教学要求。但需要改变我国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的“哑巴英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这里的“哑巴”并非指学生一句话都说不出,而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使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口语交流。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能够惊喜地发现,在这些标准颁布之后,大学生的口语情况确实有所好转。在笔者任教课程的期末口试的960份答卷中,对于“Howareyou today?”这一问题,2013级学生中约有75%的学生给出了“Fine,thank you.”的答案,而在2014级学生中约有69%的学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2014级学生给出的常规回答的比例下降了6%,他们更多地使用了一些更加生活化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虽然只相差了一个年级,但依然反映出了学生口语基础的不同。

尽管学生的口语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学生对于口语表达的方式方法依然停留在较低水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应试教育对于答案唯一性的要求促使学生只愿意给予唯一答案项,而不是关注每一种能够与该问题形成交流的口语用法的个性。当然,这也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的结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扮演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多以被动者的姿态出现。学生通常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鲜有机会与教师和同学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沟通。由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相对较多的课堂人数等客观因素,学生口语练习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再加上学生因对于自身英语语音语调的不自信而不愿意主动开口,学生的口语能力自然难以有效提高。

二、原因

1.学生的主观因素

在学期初,每一位走进中级口语课堂的学生,都被笔者邀请参加了一个旨在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及学习目标的问卷调查(见附录)。对于其中两个问题,学生给出了令人意外的回答。分别是问题3:“你认为在口语练习过程中影响你练习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和问题5:“选择口语课程,你最希望达到的学习目标是?”在参加问卷的231名学生中(图1),33.33%的学生认为词汇是阻碍他们口语学习及提高口语能力的最大原因,而并非通常大家所猜测的“语音不准”(7.36%)和“语法”(16.02%)的原因。因为周边没有较好的语言环境而不好意思开口练习的学生达到了21.65%。由此可见,较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口语能力提高非常重要。但从问卷中我们还是能够欣喜地发现,学生明显感觉到英语口语素材的多样性,可供其选择的英语口语练习资料的丰富性。这就说明,学生对于口语学习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图1 Q3:你认为在口语练习过程中影响你练习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对二语习得的研究表明:“对学习结果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的成功教育都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意愿、需要。”(许邓艳,2014)因此,如果学生学习时心情愉悦,主观学习意愿强烈,定会对其口语练习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如果学生存在消极情绪,如不自信、焦虑、恐惧或主观学习意愿不强烈等因素,那么,学生在口语练习过程中则会“知难而退”,不利于其口语练习。

同时,在该问卷调查中(图2),将近45%的同学希望能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流利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理论上讲,培养这样的能力就必须客服学生自己所提出的“不会表述的词”这一困难。实际上,通过这门课程的考试及课堂评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实现的学习目标是基本“能用英语零负担应对日常学习、生活”。因此,学生对于自身口语水平的不了解及自我评价的不准确也是学生难以将口语练习完美的重要因素。

图2 Q5:选择口语课程,你最希望达到的学习目标是?

2.客观因素

通过问卷、笔者发现,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是导致学生口语练习不足、交流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口语练习者走入如此境地?首先,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和考试题型来看,写(15%)、听(35%)、读(35%)、译(15%)四个部分组成了整个考试,没有“说”的部分。因此,“说”,被定义成了非必考项。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考的就可以不作重点训练要求,这就导致学生在初高中及大学阶段对于口语练习的懈怠。其次,学生结伴“羞涩”也是导致语言环境较差的诱因。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教学班级分成小组(4-5人/组),在小组活动中笔者发现,如果一个小组中有1-2位主动用英语进行讨论,那么整个小组则会被带动,全员使用英语进行讨论,而非讨论时用汉语,展示时用英语。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笔者所教授的教学班中,大约只有10%的学生可以做到这一点,甚至有些小组在展示时也“羞”于用英语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如此“羞涩”,那么,他们能够自行练习口语的机会着实令人担忧。

三、改进方法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出的“词汇”是口语输入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导致学生口语表达欠缺的原因之一,但“词汇”原因并非唯一因素或最重要因素。Genesee和Upshur(1996)指出口语学习的输入要素包括学生的需求、学生的二语水平、学生的学习经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的健康状况、教师的专业培训及专业技术、教师的态度、现阶段语言教学和学习的理论、课堂大小与构成等。在这些要素中,主客观因素并存,但不难发现学生个体因素占主体。换句话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引者与组织者服务于教学的主体——学生,而学生本身对于学习的需求,其先前的学习经历、背景知识等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些输入要素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实践练习并存。有时教学目标可能不合适,因为这些教学目标不能够与学生的二语能力相匹配,或者是它们根本不符合学生的需求或兴趣。教学应该以学生的最基本需求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因此,教学目标也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进。

1.词汇部分

West(1960)提出,在英语口语中,说话人通过1200个中心词足以进行口语交流并表达说话人观点。实际上,如果依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要求(4200个词汇),我国学生的词汇量远大于此,但为什么我国学生依然无法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究其原因,其一,学生的词汇量并没有达到如此水平;其二,学生词汇量已经达到交流的标准,但他们并不能有效使用这些词汇。例如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将“(锻炼的)慢跑”说成“running”,或是将“餐巾纸”说成“paper”等。 这种拥有大词汇量却不能进行口语交流的情况在我国学生中并不少见。

按照词汇的使用方式,可将其划分为两类:积极词汇(motivated vocabulary)和被动词汇(unmotivated vocabulary)(Corson,1983)。他指出积极词汇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词汇或说话者主动使用的词汇。而被动词汇是指一些说话人不太熟悉,并不足以达到主动使用能力的词汇,或者是一些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的词汇。但是,当说话人需要时,一些不需要的词汇也可能转变为必要词汇,即积极词汇。

对于大多数英语口语练习者来说,将部分被动词汇转换为积极词汇是口语练习过程中的重点。然而,对于我校大多数理工科的学习者来说,除日常生活的词汇需要进行转换外,与其专业学科相关的基础词汇的转换也是练习时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严格筛选词汇,并将生活词汇与专业词汇相结合。当然,教师也只能够筛选出茫茫辞海中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词汇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全部要求。那么,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后,注意身边所接触到的可供学习的信息点,将课堂学习,课后实践与课后发现结合起来,完成口语词汇的转变。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是,翻转课堂主要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把传统课堂中教师课堂教授这一环节安排到课外,而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配套练习安排于课内。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口语教学中,翻转课堂前期准备的高效性是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快速提高的必要前提。以场景词汇为例,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材料等,就某主题进行学习与探索,每位学生在完成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的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需求,就该主题或相关主题进行发散式学习,学有所用,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拓展同课堂同学的思维,又能够帮助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喜好,为备课增添养分。

3.口语评价

对于英语口语教师而言,课堂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口语课程的评价,口语评价中相对直观的评价就是口语考试。口语考试既是教学的一个组成环节,又是检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设立一个合理的口语考试显得尤为重要。Luoma(2004)提出一个合格的口语考试应考虑口语的本质,在口语任务的背景下设计口试内容,并设计一个合理的口语打分量表。对于大学英语口语考试来说,教师在设计考试时应该从学生所学该阶段口语课程的本质出发,依照学生该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大纲进行口试任务的设计,同时需配备一个适合该群体的口语打分量表。这样,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反馈可以很清晰地显现出来,教师也能够根据考试情况进行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修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能够从成绩看出自我的不足,对症下药,对薄弱项进行加强,从而提高自身口语能力。

四、结语

英语口语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地进行口语实践。由于学生口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调整;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并给予指导;更应与时俱进,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配合教学,为自己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口语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

[1]Genesee,F.&Upshur,J.A.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Luoma,S.Assessing Speak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英语词汇教与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Nunan,D.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West,M.Teaching English in Difficult Circumstances.Longman,London,1960:38-42,95.

[6]许邓艳.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探析.海外英语,2014.05(9):103-104.

附录

我的口语

1.你的性别(单选题*必答)

○女

○男

2.你学习英语的年限(单选题*必答)

○5年及5年以下

○6-7年

○8-9年

○10-11年

○12年及12年以上

3.你认为在口语练习过程中影响你练习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单选题*必答)

○英语基本功不好,尤其是语法部分

○英语语音不准确

○缺乏自信,怕开口说错

○表达过程中遇见很多不会表述的词语

○没有较好的语言环境,不好意思练习

○没有找到较合适的练习口语的资料

○没有口语好的老师的引导

○我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而且正确的英语,但这个愿望总要让位给不包括英语口试的各种英语考试

4.你认为其他阻碍你口语学习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必答)

□英语基本功不好,尤其是语法部分

□英语语音不准确

□缺乏自信,怕开口说错

□表达过程中遇见很多不会表述的词语

□没有较好的语言环境,不好意思练习

□没有找到较合适的练习口语的资料

□没有口语好的老师的引导

□我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而且正确的英语,但这个愿望总要让位给不包括英语口试的各种英语考试

5.选择口语课程,你最希望达到的学习目标(单选题*必答)

○能开口说英语

○能纠正读音,将英语说得更标准

○能用英语零负担应对日常学习、生活

○能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流利表达自己想法

○了解英语国家的口语使用方式及风俗人情

○能够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为了完成某项口语考试或为将来口语考试做准备

○为出国做准备

○其他

6.选择口语课程,你希望达到的其他学习目标(多选题*必答)

□能开口说英语

□能纠正读音,将英语说得更标准

□能用英语零负担应对日常学习、生活

□能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流利表达自己想法

□了解英语国家的口语使用方式及风俗人情

□能够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为了完成某项口语考试或为将来口语考试做准备

□为出国做准备

□其他

7.你周围的英语口语学习的气氛如何?(单选题*必答)

○气氛较好

○一般

○气氛较差

8.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你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单选题*必答)

○听

○说

○读

○写

9.每周,你用于口语练习的时间为(该项不包括背单词的口语练习)(单选题*必答)

○0-5分钟

○6-30分钟

○31-60分钟

○60分钟以上

猜你喜欢
单选题英语口语口语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孝心是道单选题
口语对对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护理研究》继续医学教育答题卡(2010年上旬版第7期~第12期)试题答案
《护理研究》继续医学教育答题卡(2010年上旬版第1期~第6期)试题答案
《护理研究》继续医学教育答题卡(2010年中旬版第1期~第6期)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