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江湖

2015-07-15 01:55刘惟宇
城市地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酸辣粉担子武林

作为一个从小看金庸和古龙小说长大的人,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觉得江湖其实就在身边,以至于看周围的人,都觉得有种卧虎藏龙的感觉。

比如小时候我家楼下每天下午5点钟按时出现的挑担子卖酸辣粉的大叔,他可以在一只手上平放3个碗,另一只手熟练地打作料,绝对不会有一碗酸辣粉打倒在地,手上功夫那是相当了得。还有附近菜市场卖猪肉的嬢嬢,看似瘦小的身躯,每一刀下去都能斩断最硬的猪骨头,她切的肉丝,粗细一致,纹理分明,比现在的机器精细得多,味道自然也好,我一直怀疑她那套刀法就是传说中的“庖丁解牛”。至于爷爷家大院一位空调修理工人更是厉害,七八楼的高度,不借助任何工具,就敢翻出窗外检修空调外机,站在仅仅一脚之宽的窗台弦上,脚步都不带一丝颤抖,下盘功夫相当稳健。

这几位,我觉得都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可惜的是,随着年龄增长,我搬离了当年的家,再也没有见过他们。再后来,武侠小说看得少了,对江湖的向往也越来越淡。不再认为挑着担子还能在华山上面健步如飞的挑山工或是可以把一根面条拉到30多米的拉面师傅也是传说中的高手。

直到接触了本期大策划中这些真正的武林高手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武林确实是存在的,虽然这里面并没有小说中那些神乎其神的盖世神功。这也算是圆了少时的武侠梦,解开了长久以来盘亘在我内心的一个疑问:什么是高手?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大侠?还是虚怀若谷,结发换长生的隐士?听过重庆武者们的练武经历后,我觉得都不是。

真正的高手,其实只是把一件事重复无数次的普通人而已。因为专注,所以他们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到别人到不了的高度。这样的人其实有很多,他们可能不那么有名,可能从事着一份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正是这些普通人,构成了我们身边的江湖。

所以你怎么可以说卖酸辣粉的大叔、切肉的嬢嬢和修空调的工人不是高手呢?同理还有本期的重庆玩家陈亚军,修了34年的相机之后,他对每一个型号、每一个微乎其微的零件都了然于胸,无数的老相机在他手上焕发了新生。还有松溉熊氏杆秤制作技艺传人熊德兴,40多年的精益求精后,他的手依然稳得可以再现源自100年前的精确刻度……

想要走进这个平凡却又不失精彩的江湖吗?那么,请用“一指禅”的方式翻开你手上的这本杂志吧。

猜你喜欢
酸辣粉担子武林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洪江酸辣粉
担子越重越要爱护挑担人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一碗酸辣粉的耻辱
该不该付钱
叮铃铃,叮铃铃
天价酸辣粉158元一碗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