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幽暗的天井峡地缝

2015-07-15 01:55杨矿
城市地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母象天坑天井

文+杨矿

出天坑,去天井峡地缝,只用10分钟车程。两座起伏平行的山峦间凹下去,便形成了“v”字状的天井峡地缝,好像大地只是某人的一只手掌,伸出手指在向谁表示着它不可谋夺的胜利。

天坑本就神秘难测了,但当我来到地缝,才知道没有最幽暗,只有更幽暗。这条大裂缝,全长37公里,如果要穿过它的宽度,也需步行3公里,从缝顶到谷底,有10公里的距离,如一场小型马拉松。里面有“干谷”和“盲谷”之分,缝隙狭窄笔直,就像精密仪器切割出来的一样。干谷,是因为在石灰岩地区,河床上通常会有漏斗和落水洞,河水流经时就会全部被截入地下,它便显得干涸。有的河流全部流入溶洞之中,浑无出路的盲目乱窜,成为没有出口的河谷,则叫“盲谷”。地缝上段由林木繁茂的宽谷和黑湾原始森林构成。中段由峡谷构成,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行。地缝天井峡一段,是一条世界罕见的“一线天”缝隙式峡谷景观。地缝下段主要是干谷,延伸至迟谷槽后消失于竖井和地下暗洞之中。

从大桥入口,走不了多久便会看一座酷似一头大象的山峰,是一头身子肥壮、圆脑长鼻、鼻头伸入山泉中喝水的“大象”。关于巨象探泉一景,传说是这样来的:这只大象与桂林的那只大象曾是一对情侣,它们终日厮守,徜徉在漓江山水之间。却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了争吵,母象负气出走,来到地缝。地缝太寂静了,母象在孤独里开始强烈思念着公象,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出去的路,只好在此孤独终老。每逢下雨天,峡谷中就会传来一阵一阵母象的哀鸣,听之令人惆怅而不忍。写这个传说的人,真是用心良苦,他是告诉来此地的人:如果你爱一个人,怎么打闹都可以,但千万不可以离开。一离开,物是人非,再回头,世事已迁。

接着路过一方深潭,它就像一块祖母绿宝石,安静地镶嵌在谷底,水质绿、透、净,人们叫它碧玉潭。传说是西王母娘娘不小心遗落梳妆镜所化而成。唉,看起来,天上处处有漏洞,什么宝贝一个拿不好就掉到地球上了。没人的地方还好,不怕砸到人,可如果掉到车水马龙的大路上,岂不是天降血案?

“黑眼”则是地下暗河名副其实的“天窗”,这个2米见方的洞口,直插地心,身边一个小伙子扔一块石头下去,过好一会儿才听到石子落地的声音。1994年,中英联合探险队第一次对大地缝进行了10多天的探险考察,早晨下去,直到日落西山,4个英国人才精疲力竭地爬出洞来。原来他们直下了200多米,再往前走,发现一条汹涌澎湃的地下河,探险队员沿着地下河漂流,突然发现前面河段的水位变化十分迅速,一落下去就四五米。这说明,“黑眼”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虹吸管洞穴,它直接连着一个无限神秘的世界,但却是人力至今所不能再探。

走到极狭窄仅通一人之处,便是世所罕见的“一线天”了。不管是谁被扔到这个天开一线的深渊里,让他抬头看天,受着“两山对峙,双崖欲合”的压迫,给他一种一不小心就夹在深渊里当标本的惊魂之感,即使内心再强大也都会立马收敛气场,用虔诚、惶恐之心膜拜大地。怪不得,我初时见它,它就是胜利的“V”形。我越发觉得,地缝的力量是一种来自于大自然极致神秘的气息与威压。或许,我浮躁已久,早就需要借助世间大景的磁场,对自己进行一场审视和洗濯,地缝就是那个最合适的磁场。我想,以后我懂得怎么和大大小小的山水愉快地玩耍了。

猜你喜欢
母象天坑天井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墨西哥神秘“天坑”面积迅速扩大
学校的天井
一定要留个天井
雨天
广西境内现420米深天坑
复仇的母象
复仇的母象
娘胎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