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校本教研管理策略浅议

2015-07-16 00:52赵红兰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实效性校本教研

赵红兰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04-02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广大教师在新教学理念倡导的学习方法中研究和探讨,力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益。由因地制宜的教学规律注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使用,所以这种以“校本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形式,日益体现出了它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它的价值和意义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所认识,几乎没有学校不开展校本教研,甚至每周都组织活动,但教研效果不见得明显。笔者认为激活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规范校本教研制度,加强管理力度,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

“制度管人”能达到科学的管理效应,是成功的重要保障。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若没有创设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研制度和评价管理办法,所有活动也将是一场华而不实的表演展示,收不到实效。为确保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笔者认为要做到:1.健全教研管理制度。每个学校都应该有《教研工作制度》和《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并结合实际制定出短、中、长各类时间段的《教研规划》,定时、定点、定内容,使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研究教学、反思教学、反馈教学。教师方面:要求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在研究平台中逐步达成个人发展目标。学校方面:对各个分校点的教研活动要定出教研活动的次数,对时间、目的作出计划。并加强痕迹管理,不断发掘教研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地加以研究。2.对学校教研工作的评估要求做到细化管理。校点分散是小学布局的一个特点,不可能整齐划一,每所完小都有自己的实际问题。教研活动只有宏观上“量”的目标和痕迹资料是不够的,需要学校深入“质”上的评估并量化。具体要求: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否有针对性,解决了什么问题,达成了什么目标等要有所体现。通过研究,教师的论文水平具有了什么样的高度(以获奖级别、等级为依据),是否能成为有效教学的经验指导。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估教研成绩。每学期的教学常规考核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可以说是该完小教研水平的一个缩影,一个窗口,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作为教研成绩量化的一个内容。3.扎实推进“以研兴教,以研促改”,做到奖优罚劣。

二、创新教研活动形式,优化教研工作手段,迸发教学研究实效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手段落后导致教研工作实效性差。为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开展工作:1.集体备课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校要强化备课组建设,弘扬集体智慧,倡导整体协作的作风,把同年级组老师的观点集中起来并加以整合,既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又让教师在活动中把握了学科特点、教材编排特点、单元知识点、以及课时重难点,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得到了进一步地切磋和探讨。获得更大教学效益的同时,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2.关注教师说课能力的训练。说课和备课都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但说课是备课的提高,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的集体备课研究活动。教师掌握说课的基本要求,实实在在锻炼自己说课能力,达成教研日标。3.在“竞赛推优”中展示课堂教学。这是学校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目的是推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Lj学习,通过示范传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使我们的教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共同进步。4.在深化评课中钻研教法。评课是上课的延续,日的是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不仅仅要评出优劣,评出优点和缺点,更要深入地对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在某些细小的环节上展开讨论。以教学的新理念“全面参与、主动发展、培养能力”为价值耿向,在互相点评、共同探讨的平台上定位课堂教学。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益。教育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教育资源可以从网上下载共享,省事又经济,还拓宽了教育视野,发展了教师的教学思维。教研活动的形式侧重这方面的研究,让广大教师感触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益有着推波助浪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这一个研究之中。

三、反思活动,提高针对性,确保教研实效

校本教研要具生命力,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增强教师参Lj校本教研的主动性。①要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重要性的认识,使教师认识到校本教研是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思想上、行动上主动参Lj校本教研,提供思想保证。②加强教师应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指导,让其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尝到校本教研的甜头,提高参与校本教研的主动性。③因人而异,分层要求。由于教师之间存在文化素质、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参与校本教研的感受、收获也不一样。因此,既要有统一目标,又要分层对待。比如在集体备课中,主备教师的安排要深入了解教师基本情况,依据各自能力、特长为基准点,比较难设计的作文、应用题等教学,分给能力强、经验十富的教师主备,交流中共同探讨方法的选择是否最佳,达到高效率、共同进步。在学习研究的平台上成长。2.十富校本教研的形式和内容。校本教研形式单一是实效性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所以,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①请专家到学校作报告、讲座,组织教师听后写出听后感。②针对优秀课例、课案进行深入分析。③积极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写出心得体会,回校上汇报课。④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文章,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然后写出心得体会。⑤对集体备课的二次再设计进行研究,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备课能力。⑥组织教师写课后反思,记下成功之举,失败之谈,为以后教学设计找准捷径、出路。3.强化课题研究的针对性,营造教研氛围。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解决本校教学实际中的疑难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提供研究的平台。

猜你喜欢
实效性校本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