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2015-07-16 01:01陶梅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职业倦怠职业

陶梅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13-02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指那些需要连续不断地与他人互动的人际服务业者在经历长期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它由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三个成分组成”。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教师职业是一个压力来源较多、压力强度较大的职业,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工作倦怠现象。

它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景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识、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耗神和紧张状态。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典型的职业病直接导致了教师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离职,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并对学生产生直接、消极的影响,甚至波及整个社会,必须高度重视。

一、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形成原因

1.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

教师工资待遇的长期偏低、社会地位不高,从而导致许多教师感觉自卑、无奈和无助。虽然近年来教师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有关提高教师待遇的一系列规定并未得到很好落实,教师的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多数教师的生活并不富裕,还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生活重压之下,有门路的教师纷纷改行,没门路的无奈之下只好从教。教师是社会上普通而又平凡的一员,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其待遇是成正比关系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与其他职业相比,其职业劳动付出与回报形成较大反差,容易产生矛盾、失衡心态。

2.职业压力日增

激烈的社会竞争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鲜明特征,教师职业也不例外。目前,教师的职业安全感受到严重冲击。素质教育的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职称评审的指标稀缺,a致学术地位得不到承认。社会、家长对教师的企盼、独生子女教育的困难、班级人数的膨胀,过多的考试与授课时数的增加,升学率的攀比,生源的紧张、绩效工资、末位淘汰都使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当前社会对于教师行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个别教师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在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下被无限度放大,进而上升为影响到教师行业社会形象的因素,以至在有的人眼里教师不像是崇高的灵魂工程师,倒像是一个被监视的过失者,这对教师来说无疑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3.工作环境单调

教师职业特征是一种“无阶梯”的生涯,独自一人承担着从备课、授课到批改作业、教学检验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内心难免产生与社会的隔离感。教师整天埋头于学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生活圈子狭小,工作内容单一,因为工作方式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涉及的社会交际范围较小和社会事务较少,容易产生极度的心理疲劳,形成孤僻、内向等非人格特征。

二、“职业倦怠症”的严重危害

1.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倦怠症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它能致人的机体功能减退,以至出现容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全身疼痛、内分泌紊乱的亚健康,严重的时候,导致烦躁、易怒、紧张、焦虑、苦闷等消极情绪,甚至对外界持敌视、抱怨的态度,影响了工作生活,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

2.严重阻碍教师的发展与进步

教师工作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应自强不息,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观念落后、知识老化、缺乏新的教学技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教师的不幸。但是教师一旦产生了职业倦怠,便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想远离一切L工作有关的东西,阻碍了教师的进步与发展。

3.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消极心理也自然会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时候,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往往会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态度对待学生,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并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这将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三、教师职业倦怠症的预防及缓解对策

1.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师要客观地对待自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作为教师应该从心底接纳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这一事实,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远而产生理想的幻灭。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不可过高,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若学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失望。学生是成长中的受教育者,自然有缺点。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2.学会放松自己

教师要学会自我调适,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情绪疏导,选择适宜的场合进行情绪宣泄,提高自身的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当感到有持续的压力时,要学会放松自己,分散压力。除日常的游泳、散步、做操、洗热水澡、听音乐和家人或朋友聊聊天等松弛方法外,也可以休息几天,外出旅游,亲近自然。

3.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手段。克拉克认为专业的不足是教师职业的主要压力源。社会、学校应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自我培养、提高体系,通过各种方式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为提高教师专业权威提供保障。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练就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促进自己持续发展,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减轻社会、工作竞争给自己带来的各种压力。

4.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减轻个体的压力,缓解职业倦怠的产生。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首要的任务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信任氛围,会鼓励教师信心与干劲,从而产生高度的自尊感;其次是要对教师持有合理的期望。社会各界应该对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学校管理者应该为教师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生活环境,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对于出现了严重职业倦怠的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干预,使教师能够及时舒缓精神压力,降低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绝不容忽视。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现象,就必须多管齐下,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等多方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职业倦怠职业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