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2015-07-16 13:14杨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织布机列式梯形

杨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55-01

一、捕捉“错误”,激发求知欲望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错误是‘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错误”引发了学生对以上问题的主动、积极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探究兴趣。我认为,这样对待学生的错误,受鼓励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独立思考以及不人云亦云的勇气;其作用在于不仅改正题目中的错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增长了智慧,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二、巧用“错误”,呵护学生情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对学生的呵护和激励,激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梯形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3米,下底是2.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一个学生解答:1.3+2.5=3.8(米)。这种解法,引来了其他学生的一阵阵笑声,出错的学生感觉自己无能,涨红了脸低下了头,仿佛自己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一样。这时,首先要呵护学生的自尊,才能使之恢复自信。我让他讲讲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耐心地听取他的解释,从中发现他的思路是相当独特而奇妙的,梯形的高是2米,而计算面积又是除以2,乘2与除以2相互抵消了,实际上就是上底和下底的和,应该说,这位学生的算法是很有创造力的,只是将单位弄错了。于是,我决定利用这一机会,展示这位出错学生的“闪光点,”同时让他知道自己的失误所在,鼓励他更好的学习。再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形成了共识——如果这样列式,求出的是上底和下底的和,不符合题意,正确的列式是:(1.3+2.5)×2÷2。同时,我指出,在计算时可以采用这位学生出错的方法,这样做比较简便。这时候,我问是谁帮我们找到了简便算法!全班同学的视线不约而同的集中到了刚才学生身上。这位学生如释重负,被自信取而代之。

三、挖掘“错误”,拓展学生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一个人在已有经验和‘般思维的逻辑规律的基础上,用一种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求知的思维活动。利用学习错误,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思维的快乐。

例如, 一种织布机5台2小时织布160米,某车间有20台织布机,8小时一共织布多少米?解答该题时,大多数同学都根据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列式:160÷5÷2x20x8=2560(米),有一个学生却列出了如下算式:160÷5×8x(20÷5)=1024(米),从结果看,显然是错误的。但与众不同的算式中又明显含有“创新”的成分,于是,我请该同学大胆地说出他的想法。他说:“这个车间织布机的台数是原有台数的(20÷5)倍,前两步表示5台机器8小时加工的米数。”说到这儿,这位同学迟疑了一会儿:“老师,我知道错在哪儿了,这里不是160÷5,应该是160÷2,整个算式为160÷2x8x(20÷5)。”接着,我让学生计算结果,经过计算答案对了。该生体验到了创新求异的成功带来的快乐。在该同学的启发和影响下,其他同学也不再局限于“常规思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列出了160÷5×20x(8÷2),160x(20÷5)x(8÷2)等不I司的解法。

四、评价“错误”,提高反思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这种“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利用学习错误,并及时引发这种“观念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种方式进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五、总结“错误”,师生共同成长

错误是学习的过程,我们正是在错误中学习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所获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学生通过不断地总结错误经验,给自己一个内省的空间。生活中不是缺乏教学资源,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在设计好的教案外和常规课堂教学中的突然出现的有效教学资源,这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我们揭示学生的错误是为了尽量减少学生的错误,通过对学生错误的积累分析,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错误,主动改正错误,以保证今后得到正确的答案。通过课堂错误的资源化的处理,在师生的互动活动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由学生暴露的错误中反省自己教学的不足和缺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后继的教学进度。教师正视学生的错误,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猜你喜欢
织布机列式梯形
玩转梯形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织布机
梯形
青裤瑶的织布机
每筐多装多少
一题多解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翟展翼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