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2015-07-16 13:34李万兵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误区课文文章

李万兵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84-02

农村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误区,教师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误区,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从误区中走出来。总体上看,误区有认识上和实践中两个方面。

一、认识上的误区之一是低年级不教作文

笔者在农村小学校任教多年,观摩其他教师教学的次数颇多,而且经常与同事们探讨语文教法,多年来感受最深的是,一部份教师认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就是汉语拼音和识字,至于作文,是中高年级的事,低年级无作文。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对小学语文的性质认识不足。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作为工具性,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几种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不是在某一年级只培养某种能力。事实上,写的能力从一年级就在培养,教材上说完整的话就是写,造句也是写,这些虽然不成文,但也是作文。低年级不练,连一句一句的话都写不成,到中年级怎么能成文呢?这种错误的观点至少会造成两个方面的不良后果:其一,延误了孩子们作文启蒙的良机;其二,其他语文知识和能力教学的成果难以巩固。

二、认识上的误区之二是概念模糊

上面指出的那个误区也有概念的问题,即把作文的概念弄窄了,认为作文就一定是用笔写出成篇的文章,不包括口头作文和句子训练、片断训练等。但上面主要从教学目的上说,这里是从概念本身来分析。

如对“语文”和“作文”两个概念没有全面的认识,把“语文”和“作文”割裂开来,认为作文是语文课本之外的,即使要作作文也是就作文抓作文,与课本无多少联系。此外,狭隘理解作文之本意,把“作文”与“文章”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混淆起来,认为作文训练就是写文章,作文等同于文章,结果一概以完整性的文章的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要求,欲速则不达,不但作文水平得不到明显提高,而且所学的字、词也难以巩固。结果师生都只好无可奈何地唉叹“作文”难。

三、实践上的误区之一是没有计划,不循序渐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作文教学要达到的总目标和年级目标都有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循序渐进。而教材更把这些规定具体化,变成训练项目,如低年级是说、写结合,从说到写,从说一句话到说一段话,也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给的材料主要是看图,看图说话写话,通过看图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有的教师不注意大纲要求,也不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或者不按这些要求去训练,或者打乱教材的计划性,随意训练。这种无计划不按一定程序的作文,当然不会有多少收获。

四、实践上的误区之二是刻意模仿或照抄范文

仿写也是学习作文的途径之一。学生读到一篇好文章,心中有感动,不自觉地会学着那文章写,久而久之,作文就可入门,水平也就提高了。所以,作文教学不反对仿写,还应该鼓励,过去的课文中有“习作例文”,就是让仿写的。但仿写不是照抄,一些老师因为学生学作文难,便指给学生一条“捷径”,让他们去照抄。照抄还有两种,一种是改头换面,把名字、地点或物件换掉,这主要是搬课文;一种是连人名物件都不换,全盘搬来,这主要原因是抄课外读物。因为今天的学生作文多得很,随手都可以捡来的。这种引导,不但对提高作文水平没有帮助,还会养成学生说假话的坏品行。

认识到小学低年级作文的误区,我们就应该把握作文教学规律,从误区中走出来。既然误区有认识和实践上的,走出误区也应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走出认识误区的方法主要有:

(一)正确认识“语文”内涵,切忌割裂“语文”和“作文”

“语文”即语言文字,它包含着汉语拼音、字、词、句、段、章及有关语言文字的常识等等。“作文”只是语文的一部份,其内涵涵盖文章写作,但又不仅限于写文章。它还包括词句训练、说话、写话训练等,它统一于大语文概念之中,是语文集合的子集之一,因此语文与作文是有机的结合体,不可分割。作文与文章是范畴和标准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等同。

教师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语文”与“作文”“作文”与“文章”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切忌就语文常识抓语文,就作文抓作文,更不能把作文绝对文章化。要把字、词、句、段的练习当作作文的启蒙训练,把课文的讲解视为作文评点,把写文章作为小学阶段作文的最终目标。应该说,组织一次说话、写话的活动是作文训练,运用指定词语说话、写话也是作文训练,指导学生写一篇文章同样是作文训练。

(二)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

无论从学生认识过程,从教学规律本身,还是从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都应当包含作文教学。相对高年级而言,只不过是教学的内容、形式和目标要求各有侧重而已。低年级阶段正是儿童积累词汇、学习语感、养成习惯的好时机。同时又是性格、心态、品行和世界观的最佳可塑时机。教师必须转变那种低年级无作文的错误观点,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重视低年级作文教学,并采取灵活的方法,多样而有趣的形式,选择和设计健康向上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好小学低年级的作文教学。

(三)走出教学实践上的误区,主要是面对现实解决低年级作文教学抓什么、如何抓的问题

在从传统应试教育到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阶段里,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研究,都是关于如何观察、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布局谋篇的多,针对少儿认识规律谈作文启蒙的少,这给低年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借鉴方面带来了困难。因此针对现状探讨低年级教学十分必要。

低年级作文教学抓什么?就是抓说话、抓写话,抓作文兴趣的培养。

①结合课文抓说写

结合课文抓说写训练,不但能巩固课文教学的成果,而且易于设计教学。如学习第二册“识字、字词,学句(一)”后,抓住课文内容训练说话:启发学生想象春天和秋天的景象,提示:春天有些什么花,秋天有些什么果,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花,爱吃的果。说颜色,说形状,说喜欢的原因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作出写话的要求。

②结合现实生活抓说写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小朋友们有其经历、见闻和感受,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让他们易于表述经历、见闻、感受的时空,这种时空绝非生硬、死板、单调和公式化的东西,它必须是灵活的、活跃的、趣味的、目的明确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气氛里.只要教师善于启发,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就会根据自己生活的实际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当然很可能凌乱,颠三倒四,不通顺、不完整。教师在肯定同学们的“意见”的同时,要有选择地把某些同学的语句作为例子,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纠正过来让其复述。不怕学生说不好、写不好,只要他们说了写了,最后又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得到了收获,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误区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冬季洗澡的误区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