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方法之我见

2015-07-16 01:27董兴学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愉快轻松生活

董兴学

摘 要 数学其实是一门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因为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就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打造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知数学的魅力。所谓学习知识,就是要善于运用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好数学的秘诀就是对数学的热爱。热爱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只要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对数学学习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关键词 生活 数学 轻松 愉快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5-0098-02

在日常的教学中,数学被定性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学科。有人认为能将数学学好的人都是思维敏捷、天资聪明的人。人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数学家华罗庚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的确,只要认真研读过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就不难发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中的每一个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都特别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数学其实是一门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因为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就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打造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知数学的魅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好数学的秘诀就是对数学的热爱。热爱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只要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对数学学习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我指导学生学好数学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归纳为以卜三点:

一、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好数学

所谓学习知识,就是要善于运用知识。有人说,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的确,“数学”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价值在于“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生活经验。数学在“新课程”中设计了许多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用数学的过程中,培育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学生在动于实践的探索中,他们不仪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第几之后,教育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遵守纪律,学校里打饭要有序排队,乘坐公交车也要有序排队,超市购物也要有序排队……通过序数的学习运用,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尊老爱幼教育等。

二、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创新思维的起点,要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的观察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从观察中不仪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教师如果善于帮助学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他就能使学生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比如,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掌握长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最终找到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演变成长方形来求它们的面积的。利用这种“割补”的方法既巩固了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又找到了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推导公式。

三、“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要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思考知识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完成练习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上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因而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如果你弄懂了这种依存关系的实质,你就能解开那个“连环套”:学习新教材的时间不够用,是因为时间花在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上了,正是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占用了很多时间,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学透教材。例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三册的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学生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多数学生改写出的算式是:5×4+4或5x5-1,但出乎意料的是竟有一名学生改写成:6X4,很多同学都认为这个算式不对。有几名同学在激烈的争论着。我及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刚才的学生进行表扬,肯定了他的大胆创新。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学生也投入到激烈的讨论中来,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这样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思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综上所述,真理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的意识中的产生的,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爸爸、妈妈)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父母和老师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那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活,去感知数学的魅力吧!

猜你喜欢
愉快轻松生活
“愉快”的周末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