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说”

2015-07-16 01:27徐关国杨国福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辩论表达能力口语

徐关国 杨国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5-0108-01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阶段目标之一,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口语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做到口语训练常态化,为学生搭建一个说的台,注重引导学生“说”。

一、要有疑

疑问疑问,有疑才有问。学生怎样把内心的“疑”表达出来呢?教师可设置情境,让学生问教材,问老师,问自己,激励学生说出疑问。每上一节课,我尽量留点时间给学生问。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后有学生问:老师,秦王戒备那么森严,唐雎的剑是怎么带进去的呢?我也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调动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虽然这些观点不一定成熟,抑或不一定正确,但达到了口语训练的目的。

二、要善辩

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为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搭建一个平台,开一场小组辩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砺。学生为了在论战中取胜,必须搜集材料,形成观点,选择辩论角度,完成这些工作要分工合作,交流的思想,表达意见,需要一定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辩论者在辩论时用标准的语音、明朗的语调、丰富的词汇、灵活的句式、准确的概念、逻辑性强的推理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则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长期训练。辩论活动将促使学生将所学的语言、逻辑、修辞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口语表达能力,其功效更是不言而喻的。

三、要能演

有些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本身就是好剧本,我们可以搭建一个平台,发动学生用话剧的形式演出来。比如《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这些课文就是很好的剧本。演课本剧不是简单地复制课文,要求能比较深刻的领会课文的主题、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包括一些潜台词等等。剧中人物精彩的对白,需要参演学生反复训练才能把握,在表演中学生“说”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要会讲

演讲是许多语文老师用来进行说话训练的形式之一,或介绍一本书,或评价一则格言,或讲一个故事,或对某事发表看法等等。这样的方法是可取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每周安排一次演讲。为了避免被学生当作任务完成,演化为公式化,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形式,比如“自由演讲”“命题演讲”“即兴演讲”等。“自由演讲”不规定范围、题目、内容,难度较低,可用于训练初期,目的就在于给学生说话的信心和勇气,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让学生敢于走上讲台,勇于开口讲话。学生演讲水平达到一定水平了,再进行“命题演讲”训练,命题演讲一般要求给定题目或范围,让学生有一到两大的准备时间。这一演讲方式要求学生说话时要依据题目或范围,有鲜明的中心,严密的逻辑,清晰的层次,其目的就是训练学生说话时的思维能力。“即兴演讲”对学生要求最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当场组织能力,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敏锐捕捉学习生活中出现让人感动的情景,根据具体情况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即兴演讲”。

五、要敢放

教师敢放于让学生教学生。这种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造力、主动参与精神,团结协作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中的一段话精辟地阐述了“学生教学生”有其客观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特长,在互助式的学习中使学生的口语能得到锻炼。

汉语作为我们的民族语言,因为人人都能说,以至于在教学中往往还不如英语重视口语训练。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时时处处都要我们用语文口语去答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并把它落到实处,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辩论表达能力口语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