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又自私的父母

2015-07-16 01:27万艳丽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状元乞丐兄弟

万艳丽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114-01

在中国,父母中的相当部分,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父母,同时,也是最自私的父母。

在我的从教生涯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不仅是学困生,也是一个问题生。上课影响课堂纪律、逃课、打架,只要违纪的事几乎都有他的份。不仅科任老师不喜欢他,连班主任提起他也是头疼不己。某一天,我正在上课,这个学生又开始不停的讲话,影响其他的同学听课,在提醒了几次无效之后,我决定停下课来,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学生。还没等我走到他面前,他已经一溜烟跑出了教室,我反应过来时,他早己没了踪影。我是气急败坏,气这个学生太自我,也怕这样跑出去,出什么意外。于是赶紧联系他们班主任先去找他,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上完课后,立马朝办公室奔去。在办公室里我见到了他的班主任。班主任告诉我,这个学生说是怕我停下课来,会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所以就自己跑了出去,听到这儿,我觉的这个学生完全就是在为自己狡辩,决定要把他的父母请来,共同商讨对他的教育。这时他的班主任说,“他的父母也管不了他,不过既然他这么说,或许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说不定还能让他有所改变呢!”听完他们班主任的话,我当即做了一个决定:任命他为我的科代表。当我把这个决定向全班同学宣布时,大家都很惊讶,包括这个同学,也是一脸质疑,觉得不可思议。接着我告诉大家上一节课这个同学跑出去的原因,我说,“一个人成绩好与坏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一个健全的人格。这个同学出发点是好的,只是采取了错误的做法,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能改他就是好样的,而老师相信这个同学他不仅能改,而且也有能力带领我们这个班,往好的方向前进。”说完时,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这时他的脸红了。

在后来的学习中,他慢慢更正了他的坏习惯,特别是我的课,他不仅积极、认真,而且还尽职尽责地协助我的教学工作。毕业之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他说,“老师,感谢命运让我遇到了您,是您改变了我的人生…我有一个孪生兄弟,从小这个兄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比我做得好,成绩也比我好,走到哪儿,我的父母眼中就只有这个兄弟,他们以我的兄弟为荣,似乎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我的兄弟才能为他们争光,为他们添彩,而只要提到我,他们都是摇着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可是他们从不会关注我,从不会去在意我为了让他们高兴而做出的努力,所以我总是给他们惹麻烦,让他们生气,这样至少我还能引起他们的在意。渐渐地,就连我自己也觉得我是一个一事无成、只会惹是生非的人。直到那天,我以为肯定要被您骂一顿,可是您却任命我为科代表,肯定我,鼓励我,让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好的一面的,还不是那么无药可救。谢谢您,我最亲爱的老师。”

看完这封信,不禁让我想起闽剧中有一个传统剧目叫做《状元与乞丐》,说的是一位母亲生下了两个儿子,“算命”先生断言:其中一位是状元命,另一位是乞丐命。结果母亲对那位未来的“状元”百般呵护,让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逐渐成了一位不学无术之辈;而那位命里注定的“乞丐”,母亲让他下地干粗活。结果,“乞丐命”的儿子由于经受过种种生活的磨练,逐渐长成为一位能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人。最终,有着“乞丐命”的儿子考取了状元,而命里注定是“状元”的那位孩子却成了“乞丐”。

中国历来的传统都是以孩子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志,只有学习好的人,才能有前途,才能让父母脸上有光,所以家里面总是以学习成绩好的那个孩子为中心,什么都是优先考虑这个孩子。其实曾经有位儿童教育家就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你怎样引导他。父母要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第一责任是对孩子在品质和人格方面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学业成绩。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总是要求老师要公甲、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无论如何已经步入了“正规化教育时代”,而中国的家庭教育仍处在最原始的“自由化教育时代”。所以今天作为一名老师,我想要反过来,请求我们的父母:请你们也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

猜你喜欢
状元乞丐兄弟
如果你在明朝考状元
状元饼
高考报道,不追“状元”追什么
今年我们为什么不追状元?
乞丐面
乞丐虎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