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2015-07-16 01:15吴大挺
中学课程资源 2015年6期
关键词:优质教学教学体系高中化学

吴大挺

摘 要:通过“铁的重要化合物”一课的具体教学实例,探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握优质教学的内涵,优化教学系统中诸要素,构建高中化学优质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课程改革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优质教学 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Teaching System),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优质教学”是一种教学体系。它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目标卓越、过程优化、效果优质为价值追求,通过优化教学系统中的诸要素,形成优教优学互动模式,旨在适度负担的前提下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并使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其素质得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高中化学优质教学要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教学目标,优教优学的教学过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及策略等,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益提升的一切教学行为与策略,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品质,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终极目标。因此,构建高中化学优质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精致教学准备、优化教学过程、多元教学评价等方面,通过不断完善优质教学体系,使课程教学始终保持一种新鲜的活力,提高了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铁的重要化合物”一节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化学优质教学体系的途径与方法。

一、精致教学准备

1.设置整体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进程,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程目标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和有效落实,有利于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优质的化学教学准备策略首先要凸显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设置优质化、整体性的教学目标是实现优质教学的基础。

“铁的重要化合物”一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设置的三个维度表述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二价铁和三价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知道氢氧化亚铁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操作流程;

(2)知道Fe3+的检验方法;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形成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4)巩固用分类观学习金属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5)初步体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习变价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6)在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学习中体验提出假设猜想、实验设计、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7)通过生活中铁的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探究,进一步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8)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提升合作意识及与人分享的精神品质。

以上三维教学目标和谐统一,它代表了一种整体的知识观,给本节课教学活动设计指明了方向,表明教学目标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关注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情意品格等综合素养的提升转变。

2.创造性处理教材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要机械地“教教材”,对教材内容做合理的加工与改造。因此,实施优质教学要把握教材意图,“深入浅出”地把教材钻研透,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明确各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还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这样才能带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让教材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资源与介质为教学服务,彻底改变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参考教材内容,选择探究生活中常见补血药物“硫酸亚铁片”说明书的有关内容,以学习硫酸亚铁性质为起点,通过安排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从二价铁化合物FeSO4学习引出Fe(OH)2制取与性质的学习,再通过二价铁化合物性质解释硫酸亚铁片制成“包衣片”的原因,最后过渡到三价铁盐性质与Fe3+检验的学习。通过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合作探究解决学习问题,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编排顺序,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自主发展。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做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精心选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实际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这是实现化学优质教学的重要途径。

3.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解读、处理和加工教材固然重要,解读学生同样不容忽视。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思考教什么和怎样教。而对学生学习状态缺乏必要的关注与重视。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基于自身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化学教学的重要前提。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句经典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因此,优质化学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如在本节课学习开始,教师通过PPT展示FeO、Fe2O3、Fe(OH)2、Fe(OH)3、FeSO4、FeCl3等图片,使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铁的世界,再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分类,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入教学,初步分类,并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进行感知认识,落实教学目标(4)。

二、优化教学过程

1.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发思考、启发思维,这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优质教学的积极追求。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究式学习”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或某个教学环节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教学手段。

创设教学情境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要蕴含能让学生发现并有效地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要体现学科特色,通过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感悟学科知识的内涵,体验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他们形成持久的学习热情。

例如,对二价铁还原性的学习,通过创设生活中常见补血药物“硫酸亚铁片”说明书的阅读,引导学生获取有关FeSO4的颜色、状态等信息,并思考、交流:从中获得哪些信息?还有哪些问题?这为下面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真实的情境,让学习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从生活中走进化学,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

2.合理设计教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实施优质教学要创设适当的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

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启发性原则。问题设计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让问题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相互联系,引起学生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悬念,唤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第二,层次性原则。问题设计要注意难易适度,既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又要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分解成若干个成一定梯度且相互联系的问题串,帮助、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第三,开放性原则。设计问题要有开放性,让学生通过多条途径找到不同的答案,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根据上面创设的学习情境,提出“为什么制成包衣片”“为什么与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等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观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已有的知识提出“盐与碱的反应和低价物质具有还原性”的猜想预测;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硫酸亚铁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落实教学目标(3)、(4)、(7)和(8)。

3.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转化,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问题情境,以一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并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第二,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自主选择探究方法,实施探究活动,不追求“范式”思路或结论。第三,以探究活动为突破口,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是开展科学探究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个体的能动性,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第四,交流合作是探究活动中落实“究”的结果,构建新的认知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使探究活动更有成效。

续上,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实验方案总结出探究硫酸亚铁的实验步骤。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合作、实验探究,并观察现象、形成结论,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回答“硫酸亚铁片制成包衣片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获得FeSO4与碱反应、与氯水(或双氧水等)氧化剂的反应事实,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总结方法、体会乐趣。落实教学目标(1)、(6)、(7)和(8)。

4.关注课堂“动态生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动态生成”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新追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她认为:“必须超出和突破‘教学特殊认识论的传统框架,从高一个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也就是说,新课程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在优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在前面二价铁性质学习活动中,学生会提出“为什么氢氧化亚铁沉淀的颜色会由灰绿色然后再变成红褐色?”与教材中出现“白色絮状沉淀”不一样,通过观察、质疑及讨论交流,认识Fe(OH)2的制备方法,并运用已有知识合理解释操作,感知Fe(OH)2的还原性,落实教学目标(1)。

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为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而懊恼。然而,反过来想,对课堂教学中“错误”的价值引用却又是一道亮丽的景观,捕捉良机,巧妙地将“错误”进行到底,教师将会受益匪浅,学生将终身受益!

三、多元教学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由此可见,从评价的功能看,建立在新课改基础上的评价,在关注学生发展状况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优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境中轻松自然地进行活动表现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可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主体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是处于重要地位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发展状况,还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评价出每个学生的个性,使教师评价成为帮助、激励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Fe3+的检验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教材61页“实验3-10”, 让学生观察现象,思考“如何检验药片的包衣层中[氧化铁(Fe2O3)]有铁元素?”设计实验并动手检验。教师通过对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掌握Fe3+的检验方法,并通过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先向包衣层物质中加入稀盐酸,充分振荡后加入几滴KSCN溶液)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目标(2)、(3)、(7)和(8)。

学生之间的评价。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于师生、生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互评也就是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彼此的兴趣和爱好,交流讨论可以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同伴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进行有效的相互评价,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找出同伴的优越之处,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同时,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在三价铁的性质学习中,组织学生思考、交流、讨论“FeCl3会有哪些性质?如何运用实验方法验证并得出结论?”借助前面学习硫酸亚铁的方法预期FeCl3的性质(与碱反应、与铁粉等还原剂的反应),利用Fe3+的检验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并回答“与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1)、(5)、(6)、(7)和(8)。通过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学会的不仅是自我反思,更是对他人的欣赏,在这样和谐愉悦的评价氛围中,学生会体验到更多的学习乐趣,学习动力会更足,学习效率会更高。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使学生不仅仅被动地接受评价,自己也能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同时,这个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可增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激发创造和自我评价的动机。利用课堂总结,让学生谈收获、谈学习体会是学生自我评价最常见的方式。

在本节课堂总结环节,让学生自我总结三价铁的氧化性,以及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交流、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通过自我评价自主形成对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整体认识,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中体验合作学习,在应用中感受化学学科的价值,全面实现本课时教学目标。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教师能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情感态度方面的体验,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有助于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目标多元化课堂教学结果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单一教学目标适应不了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由此新课程标准构建了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的多元化教学目标,强调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社会、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教学结果的评价中,既要关注知识获得,又要关注能力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创新精神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具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九种智能,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不同学生的智力结构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如用统一的指标评价,必定会抹杀学生个性,挫伤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上要实施目标多元化评价,即根据学生的个性及原有的基础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利用各自的智能优势最后都达到了学习目标,开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如“铁的重要化合物”一课我们设置了三个维度八个具体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目标达成的结果进行评价,让评价成为学习过程中激励学生发展与改进的手段。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学生的持续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让评价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潜能开发,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学生自主参与和合作学习意识,发掘学生潜质与个性特长。

参考文献

[1]周善恒.新课程理念导向下的优质教学[J].教育导刊,2005(9).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师之友,2004(1).

[3]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

猜你喜欢
优质教学教学体系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浅析初中语文特色课堂的构建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优质教学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