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乐趣培养探讨

2015-07-17 07:04毕晓恒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培养

毕晓恒

摘 要:技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写作乐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21-01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技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综合性的交际功能:概括事物的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等。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技工学校的学生由于语文基础较差,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提起作文,不少技校学生往往谈文色变,兴味索然,提笔似千斤,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正是技校语文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困扰广大技校语文教师的教学难题之一。如何缩小作文与学生的真实世界的距离,如何解决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无法承载他们真实的思想情感的问题等,最终还是在解决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主动作文。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素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积累知识,丰富材料

由于技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上相对学生而言较为轻松,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看适合自己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同时指导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随翻随看,把它们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在社会中,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件,学会观察,学会评价,学会鉴赏美丑、善恶等。学生作文之所以提笔发怵,原因之一就是素材枯竭。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提笔作文总感到腹中空空、力不从心,纵有生花妙笔也难成文章。其实,诸如入学军训、周末晚会、学校体育运动会、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乃至上一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或阅读一本有意义的课外书,等等,都是活生生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大胆启用这些素材,让他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真善美,并将自己的情感融注其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多体验生活;组织学生参观、体会,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就能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培养出相应的语文素养。

二、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提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较大的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不必要写。这又从一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是孤零零地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仓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天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是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叫做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比赛,形成互动,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血肉丰满的小文章。这样学生逐渐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而发愁了。

三、不失时机激励学生,肯定学生

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感是人们渴望获得的自然情感之一。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愿望。”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写作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的作文“闪光点”。 对学生作文的点评主要以欣赏为主,让学生相互寻找优点,适当提出建议,多用“评优法”,少用甚至不用“纠谬法”,对他们的作文切忌吹毛求疵、面面俱到。只要他们或标题拟得新颖别致或开篇简洁明快,或在行文中用了一种恰到好处的修辞,一个新颖得体的词语等等,我都及时给予肯定——或在讲评作文时当众赞美,或在批阅作文时不忘用笔加以表扬,给予激励。教师的表扬鼓励犹如给学生注射了一支兴奋剂,学生定会再接再厉、信心倍增。对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善于抓住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给予鼓励,同时辅以“表扬信”的形式通知家长,家校结合,使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总之,让激励措施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地发挥作用,使学生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倾吐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写作。

因此,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了解语文教学规律的,恰当把握写作教学的比重,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教师适度指导,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被动写”为“主动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1]奇 铁英.个性心理学·兴趣[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 叶 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参考,1997,(04).

[3] 车 鑫.浅谈职业中专的应用文写作教学[J].成才之路,2009.27.

[4] 陈玉霞.职校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0.

猜你喜欢
技校语文教学培养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