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7-17 04:07卢雪涛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对策

卢雪涛

摘 要:班级是一个教育管理及自我教育管理的综合系统,其功能的实现既受到班级系统内部要素、结构和运作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受到班级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但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班级教育管理理论底蕴不够、管理决策方法老化、管理观念滞后和管理能力欠缺,直接制约着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基于此,本文将从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如何与学生互相理解、沟通,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班级常规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54-01

班级是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主任是班级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首席责任教师。

一、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级教育管理理论底蕴不够

班级教育管理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科学领域。当前,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正是缺乏这样的理论做指导,掌握的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仍停留在传统的师徒经验传递的水平上。因为许多班主任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班主任上岗培训,甚至有些教师是非师范专业,本来就不懂得教育规律,缺乏专业学科知识。所以,对于班主任这项工作,他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做,或仿照他们上学时一些老师的做法去教育学生、管理班级工作。

2、管理决策方法老化

面对教育新形势,有些班主任本身缺乏先进管理理论的指导,在思想上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因此不可能用新的策略去管理学生。再加上学校不完善的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使班主任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理论,导致班主任更多的去关注学生是否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关注班级形象,而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及对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内在动力的培养较为忽略。这样,班主任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工作不切实际和没有注重综合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现象严重,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有所欠缺,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缺乏必要的反思等问题。

3、管理观念滞后和管理能力欠缺

目前的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受过专门的班主任工作训练,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人,多半是在自己实践摸索中积累经验。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欠缺,班级管理观念落后,是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

(1)对班级的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

(2)对班主任的地位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3)对学生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影响

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的缩影。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目前许多学校的正面教育有时显得苍白无力。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二是“应试教育”的枷锁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使班主任无暇学习教育理论,更没有精力再学习管理知识。三是形式主义的检查过多,使班主任老师忙于应付。

2、评价激励制度的制约

新的管理理论的实现,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完成,而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繁琐复杂,但大工作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定。班主任的津贴较低,这是最令班主任不满意的问题。与极少量的班主任津贴相比,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中,对班主任往往是“惩”多于“奖”,这种以点带面的考评方式缺乏综合评价性,但却直接与班主任工作考评挂靠,考评结果又将作为年终评优考核的依据,这造成班主任教师精神压力过大,担心班级被扣分,根本没有时间来学习新的理论,也就不存在用新的策略去教育、指导学生。

3、班主任自身因素作祟

班主任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一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学研究不深,以至于对班级管理的组织行为,班级内部的正式、非正式群体不知所以然。二是教育工作方法的简单化,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学校功能的萎缩。三是联系不够,班主任不能与任课老师协商本班的教育问题,证明其有形成教育合力的意识;在处理家庭和学校关系时,班主任老师很少或从不家访,缺少和学生家长的沟通。

三、对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班级常规管理主要是班级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有效、持久的常规管理。呈良性循环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诸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能否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学校对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实施的,主要从下面几点做起:

1、要提高班主任的班级教育管理理论

2、要改变班主任的管理决策,使其与现代教育相适应

3、要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观念和能力

总之,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进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所有教育教学人员,尤其是班主任、班级任课教师,会同家庭、社会(社区)共同付出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是联系本班各科任教师的纽带。因此,只有加强班主任的自身修养,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富有成效地开展班级工作。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艺术尤为重要。同时,作为班主任应与时俱进,善于研究一代又一代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扬其所长,抑其所短,为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