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015-07-17 12:57乔海林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家乡生活学生

乔海林

摘 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关键词:中学生;生活;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08-02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倡导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 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 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地理问题,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同时,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也与 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 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自身价值。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主动学习,多途径扩充信息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除了课堂上教师有机适时穿插以外,我们还必须构建基于现代息技术条件下的地理。诸如订阅各种与地理有关的报刊,用活用好学校图书馆。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上网,从网上及时、大量地获取有关的地理知识。

1、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则处处有,时时有。因特网 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 等等,应有尽有,甚至连所有的地理专业名词都能在这里找到多条信息。学习地理知识最便捷、省时省力又经济的方式就是上网畅游,对初中生来说,这要比聊天、玩游戏更有意义。

2、看电视是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电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开心辞典》《幸运52》《探索与发现》《人与自然》《环球》《天气预报》《探索时代》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二、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

家乡的地形、土壤、河流、气候、民情风俗、历史沿革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初中学生大多好奇、求知欲望强,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1、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时,我们可以画一幅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然后,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等等。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

2、当今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我们更要学好地理,关注家乡的生态。比如,在“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这一框题中,我让学生指 出城区周边的几大污染源,并请他们提出治污的合理化建议。在介绍全球变暖时我穿插了另一个生活题材,就是怎样减少室内二氧化碳的排放呢?由于不少学生家里 种有花木,对栽花养草带来的环保效益,他们可以从切身的感受上畅所欲言。

三、抓住特殊时间和既发事件

1、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饮食:南甜北咸,东酸西辣。民居:北方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本地人则习惯睡火 炕。日本人爱吃鱼;中东的一些国家把旅馆建在了屋顶上;东非高原上出了许多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等,这些都有着地理方面的原因。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天上积雨云,地上雨淋淋——云与降水的关系;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降水与冷锋之间 的相互关系;一阵春风一阵暖——春季降水与暖锋之间的关系;春雨贵如油——我国春季降水少的特点。水滴穿石——流水的侵蚀作用;飞沙走石——沙漠地区的风 力搬运作用;沧海桑田——地壳是不断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反映长江三峡湍湍急流、水位落差很大: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 过万重山。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东流的地理现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口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城市人口稠密集中,农村人口稀少分 散: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3、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节气也有许多与地理关系密切,利用这些特定的时间进行相关的教学,本身就是学于生活,解答生活,服务生活。

冬至、夏至——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最低或最高的一天。把12月22日前后定为冬至,是因为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

春分、秋分——分别是全球昼夜等分的两天。小满是5月21日,俗话说:“小满大满江河满”,它反映了河流汛期与节气的关系。这一节气预示着我国的河流特别是南方河流开始进入汛期。芒种是6月8日,这一节气正好是我国北方夏粮收获、秋粮播种的最佳时节。清明节是由寒食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合璧的民俗大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按照习俗,人们对祖先英烈进行祭祀扫墓,对逝者表达哀思。清明节被纳入了我国全民法定假日。

4、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比如,下雪了,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下雪不冷,化雪冷”。有了感受,自然就有了想知道为什么的欲望,解释成因也就水到渠成。雨 天的云是什么样的?出现什么样的云天会下雨?出现什么样的云又预示着大晴天?如果哪一天下雨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此次的降水属于那种类型,锋面雨?地形雨?还是对流雨?可以对此进行与课本知识的对比和分析。

四、观察生活,学以致用

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对他们的生活有用,认识到这些知识对自己有用,他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因为教学的生活化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而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留心发生和存在于自己身边的事和物,才可能感知哪些有用或无用,才能发现对自己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1、如地图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使用地图较少,以致于许多学生认为地图没有什么用。教学中,可以使用当地比较详细的地图,就是 学生到过的知道的地方,在图中找出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地点。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眼”,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存在。

2、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看列车表并不是每一个成年人都能看懂,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旅游路线更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懂得旅游 如何选择列车的班次(看懂列车时刻表)旅游时间的安排,旅游路线的选择(选择最省时间、走最少路、游玩最多地方、花最少钱)

五、开展活动,发掘课外乡土内容

我们每个同学都对自己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也熟悉家乡的一切。利用我们所熟悉的环境开展地理活动,开展一些乡土地理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既帮助我们了解家乡,也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1、在生活中辩认方向的方法:树冠、年轮、房屋朝向(我们农村的房屋一般座北朝南,北方城市的楼房主卧室一般位于南面)。

2、如家乡附近河流的水质,近年来有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对周围环境有什么影响?为使保护河流的水质,防治污染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3、写信封时所涉及的中国行政区划知识、车牌上蕴含的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等,然后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调查小区、街道上车辆的来源,从而达到将地理知识生活化的目的。

4、同学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和国内外地理大事以及学习地理的心得和体会等编辑起来,出一期以地理为主题的小报。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5、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家庭、家乡的实际情况,做许多地理调查活动。如家庭用水情况调查、家庭塑料袋使用和废弃情况调查、家乡人口流动情况调查、家乡环境情况调查等等。

总之,地理知识具有强大的功能和价值,其中之一就是地理知识可以指导人们的生活。地理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学好地理,必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只 有平时注意对身边地理现象的观察,才能不断积累有关的地理知识。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是时刻变化的、也是生动有趣的。只有留心身边地理环境的变化,用自己掌 握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才能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生 活的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地理“广”,有利 于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有理由也必须做到在学习内容上向生活渗透;学习空间上向生活拓展;在学习时间上向生活延伸;在学习形式上向生活贴近。只有这样 才能“走进生活,走向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猜你喜欢
家乡生活学生
学生写话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