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在地理复习中的应用

2015-07-19 12:10张伦业
关键词:知识点教学内容能力

张伦业

(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山东青岛266200)

微专题在地理复习中的应用

张伦业

(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山东青岛266200)

微专题,即“小微”专题。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根据教学需求在大专题之下选取某一教学内容,围绕该教学内容组织实施的小型的、完整的教学过程。经过几年的实践,微专题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效果非常显著。

一、微专题的组织结构

1. 考题筛选:把近几年的全国高考题进行筛选,选取具有典型性、实用性的试题,作为材料,进行打磨、研习,课堂上进行解剖、分析。

2. 考情分析:将历年的高考考点进行罗列,从中找出规律,研究重点中的重要考点。

3. 内容解读:体系重组—以某一个考点或者知识点进行组合,拓展其联系的知识点。内容剖析---在复习中要对内容进行排列组合,找出核心知识点,探究考试的能力要求。

4. 例题示范:选取的例题尽量以高考题为准,可以进行变式改造,文字和图表系统进行添加,以达到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5. 跟踪练习:试题的选取要有针对性,针对微专题的核心知识点,试题要严谨实用,符合学生的思维状况。

二、微专题的基本特征

微专题的特征是:小、细、精、透、整

小:内容专一,容量较小;时间长度较短,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属于“小微”课型。也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

细:“微”的表现之一是“细”,“细”要建立在“微”的基础之上,“微”与“细”相辅相成。单一教学内容处理细致、全面,细致入微。

精:其内在的最根本的要求是“精微”,内容处理的精透,信息专递的精准,教学设计的精妙等。

透:能够揭示问题的实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有一个清晰而透彻的认识。也使学生的学习能由横向上的“细致”,走向纵向上的“深入”。

整:微专题的确立应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进行,要照顾教学内容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以选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构建小而又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在“细化”中有“整合”,始终围绕大的专题进行。

例如,围绕“风”重新构造新的知识体系。

三、地理复习中纳入“微专题”的动因

1. 与时代发展同步

从微博的推出,到微信的兴起,“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个崭新的“微时代”已悄然而至。在此背景下,微课、微专题、微视频、微电影等等也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唤醒了人们对“微”的重新认识,冲击着人们既有的教学观念,也必将促使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让课堂发生改变。

2.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剌激过多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而声名远播,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3. 向高考考题靠拢

高考是对众多小知识点进行踩点式的考查,而每个被踩中的知识点又向纵向、深度挖掘。

【例1】(2012,山东,3)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例题1考查了岩石的分类、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地质作用等等。

4. 地理复习的客观要求

地理复习中国多以“专题”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相关、相似知识进行归类、迁移、重组、联系和比较。在大专题之下进行进行小微知识体系构建。核心内容仍需加强,疑惑点亟待澄清。解题能力培养可以微专题的形式进行专项能力训练。解题关键点仍需点穴似的指导。

5. 微专题的优势

(1)短小效率高:微专题就像排球赛中的“短平快”,环节少,效率高。实时穿插微专题无疑是解决时间紧任务重的有效途径。

(2)集束能量大:把有联系的知识串联在一起,起到很好的聚集效应,就像集束手榴弹一样,产生强大的威力,能够有效的突破难点。

四、微专题的分类与选择

微专题的分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1.以知识为线索附以能力培养的“话题”类小微专题复习。2.以方法指导为主附以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类的微专题。3.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专项微专题复习。

1. 以知识为线索附以能力培养的“话题”类小微专题复习。话题选择:

(1)以区域重大地理事物为话题,以区域为载体,如秦岭、关中平原等,以高中地理为主体,仿照高考试题命题形式,提供3—4个小材料,通过对图示、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信息提取能力、规范阐述表达能力等。

(2)以重大地理事实热点材料为话题,选择新近发生的重大地理时事热点,如雾霾、2013年的高温、2013年美国及日本的暴雪、2014年青藏高原的生态建设等,以其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借壳上市”,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节点”知识为话题,选择高考高频考点知识作为节点,围绕节点横向联系,梳理核心知识;从节点切入,纵向加深,与高考相贴近,培养应战能力。如2014年沙特磷酸盐工业为节点。

2. 以方法指导为主附以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类的微专题

(1)某类图示如何判读,注重关键点的点拨。

(2)某类选择题的判断方法,尤其在两个选项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

(3)某类综合题设问的答题的一般规律,重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答题指导。

3. 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专项微专题复习

以某种能力培养为重点,能力点的选择可根据学校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弱点。能力点的选择围绕高考的能力要求:(1)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培养。(4)论证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地理复习中实施微专题复习的策略

嵌入、复合、补偿是地理复习中实施微专题的策略之一。

1. 嵌入:在正常的地理复习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嵌入一个微小专题,突出该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

2. 复合:根据教学需要,每节课进行2—3个微专题,分别解决不同的教学问题。各微专题之间,以具有相关性,亦可相对独立。

3. 补偿:在正常的地理复习过程中,发现多数同学对某一教学内容仍存疑惑,额外再加入一个微专题,补偿前面教学的不足之处。

六、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

1. 微专题特征体现不明显。

与以往的常规地理复习相比较,微专题带有明显的“知识点”的痕迹。

2. 微专题的选择困难。

考情、学情研究仍待加强。微的程度难以很好地加以把握,过小、过细不符合地理复习的要求,也难以体现地理复习的综合性;过大、过粗解决问题的效果差。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教学内容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