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研究

2015-07-20 04:15高立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血脂阻滞剂室性

高立娟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一直都是医疗领域比较关注的疾病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的新方法,让患者得到了比较好的疗效,因此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死亡率有所降低,可是发病率却逐年增加。心力衰竭在心血管疾病中是死亡率很高的一类症状,基本上各类的心血管疾病终末期均会出现该症状。心力衰竭的插手呢因为心室结构异常,供血不足,导致了心力衰竭患者还会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症状。

1 心血管疾病危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对高血压老年人患者的治疗来讲,其降压药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原则。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有45%~50%老年人在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脂和高血糖,从而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心血管疾病常发于>45岁中老年人群,且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虽然目前医疗技术越来越成熟,但目前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仍高达1500万人/年。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已逐渐发展为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多并发症”。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高达3亿以上,每年有30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00多万致残,每10 s就有1人被心脏病夺去生命,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从那些幸存下来的患者来看,有7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40%重残。人类死亡原因汇总发现,心血管疾病占45%,而且复发率高达87%,很多人发病前毫无察觉,错失了救治机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对于心脑血管及相关疾病,如不采取积极、有效大面积、恰当的干预措施,将导致灾难性的社会和经济后果。

2 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2.1 导致冠心病的原因

当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由于管腔变窄,从而引发痉挛,大大减少其血流量,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发生心肌缺血,患者就会出现胸骨后、左前胸的压迫感或者是阵发性心绞痛。如果心肌缺血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则会造成心肌坏死,甚至形成急性心肌梗死。

2.2 导致高血压的原因

高血压的形成原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在日常饮食中,喜欢摄入高盐、油腻食物,喜欢烟酒,平时很少食用水果、蔬菜,从而严重影响机体有害物质的排泄,造成血脂增高。第二,缺乏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参与体力活动,从而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第三,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状态。第四,家庭因素。

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中,占据首位的是高血脂和高粘稠血症(血稠),同事它们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当人类机体血脂过多时,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中,并且逐渐形成小斑块(粥样硬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斑块的数量会不断增多,从而堵塞管腔,造成血流速变减慢,甚至还会中断血管内血流。其发生部位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疾病的发生:发生在心脏部位,就会造成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的发生;发生在脑部,则会造成脑出血、脑中风等;如果发生在眼部,则会造成视力下降;发生在肾脏部位,则会造成动脉硬化,发生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则会造成肢端溃烂坏死。此外,高血脂还会诱发高血压。据最新研究表明: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中医学观点中,认为中风的发生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起层失宜、情志不舒有关,从而引发气血虚损、阻于经络等,最终引发疾病。

2.3 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

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该症状的临床研究来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出现比较多的因素就是缺血、感染、电解质失衡、药物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寻找和排除,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让患者的生存几率得到提升。

2.4 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

心力衰竭主要是因为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引起的,临床中该因素也是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所以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对其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来进行治疗,让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改善,对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进行控制和缓解,避免了患者的死亡。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心力衰竭患者的情况得到缓解,防止其因为过度心理衰竭而死亡。依据心衰大型临床研究结果,ACEI与安慰剂组相比使CHF死亡率降低25%~26%,而β受体阻滞剂在已应用ACEI、利尿剂等标准治疗基础上又进一步使CHF死亡率降低34%~35%,且能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猝死率41%~44%,因而可以认为对于心力衰竭治疗从某些意义上说β受体阻滞剂作用更强于ACEI,尤其在降低心源性猝死方面。2005年ACC/AHA和ESC中都对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各种程度的心理衰竭效果进行了可定,提示临床中如果患者并没有不可以使用该药物的禁忌症,就应该要对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进行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及的时候应该有一些注意事项。①该药物的使用应该是在无水钠潴留的情况下;②剂量的使用应该谨慎,逐渐的增加,在增加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情况进行监测;③该药物的使用剂量以患者不能够超过心室率50 次/min,收缩压

90 mmHg以下为宜;④如果使用后,患者有低血压、病情严重化等迹象,需要停药,将剂量进行缩减。

3 总 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物更多的被人们搬上餐桌,相对的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减少很多,导致膳食结构被打乱,长期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此外,由于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很多人都饮食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或午餐随便应付,晚餐则更多的是各种应酬,这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很容易引起人体代谢异常,高盐会引发高血压,高脂肪会引起肥胖等。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加班、吸烟、饮酒、饮食不合理、运动少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引起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

总之,临床中关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是比较多的,具体的如何选择,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来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高血脂阻滞剂室性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