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2015-07-22 00:21高锌禹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业务模式比较分析资产管理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兴起了大批金融机构,使得我国金融市场得到了空前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财富日益累积,资产管理便成为了金融市场中极为普遍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借资产管理进行投资,来实现资产增值或保值,实现双赢目标。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来看资产管理业务对促进我国金融业务创新,推动金融混业经营有着深远影响。不久的将来,资产管理业务必然成为金融机构服务的核心。目前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业务模式有不同特点。本文将针对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进行比较,并展开分析。

关键词: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主要金融机构有基金、信托、证券、保险、银行。目前不论哪一类金融机构中,资产管理业务都是极其重要的金融服务。这五大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務模式各具优势,并且随着近些年,资金管理、资金运行限制的不断开放,不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差异越来越明显。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混业经营的主要表现之一,更是金融机构实现中介资金融通职能的主要途径。资产管理业务为社会资源配置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满足了投资者和融资者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更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研究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对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范畴的界定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不仅组织结构发展缓慢,相关理论研究也相对滞后。由于资产管理涉及领域众多,且内容复杂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因此目前我国资产管理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法律概念。理论界认为资产管理指一切对资产实施管理,以实现资产保值或增值的活动。这则定义中不仅包括了资产持有者直接对资产进行管理的行为,还包括了资金持有者借助资金管理机构对其进行委托或授权代为进行资金管理,而实现的资产保值或增值的金融活动。当前资产管理手段主要方式为间接管理,即委托或授权金融机构管理。金融股机构提供的资产管理服务即为资产管理业务。金融机构在代为管理的过程中,便可发挥自身人力优势、资源优势、投资技能,来帮助委托人将所管理的资产投入到适合的金融工具中,来获取利润实现资产增值或保值。但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委托人要自己承担将资产委托出去的风险和投资风险。通常在资产管理业务中参与方有资产托管人、资产受托人、资产委托人三方。资产托管人的职能是负责对资产受托人委的资产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保障资产运行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避免资产委托人造成经济损失。资产受托人指负责资产管理和运行方,其职能是实现资产增值和保值。资产委托人是资金委托者。金融机构在利用受托资产进行投资时资金来自外部,因此不占用自有资本,风险也主要由委托人承担,这是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特征。但不同类型资产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及业务开展模式有着较大差异,所以承受的风险程度也不同。

二、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比较

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但依然保持着稳定增长趋势,从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来看,基本保持了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速度。由于不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市场定位不同、营销模式不同、投资领域不同、资产运营方式不同,所以增长比存在较大差异。从金融机构对投资者资产准入标准就可以看出不同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定位。准入标准由低到高分别是:基金、保险、银行、证券、信托。不同资金准入标准影响着资金来源和流向,以及业务运行方式。运行方式的不同决定着收益模式和收益的大小。在准入标准中基金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最低一千元,无客户数量限制,特定业务单笔金额三百万,委托人个数不得超过二百人,三百万以上的业务则无人数限制。证券机构的限定性资产管理业务标准是单个客户净资产不得低于五万,非限定则不得低于十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则不得低于一百万。信托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中单一信托投资金额要求一百万,且最近三年个人收入超过二十万,金融资产总计超过一百万,并能够提供相关证明。银行资产管理中的个人理财业务标准,三万到五万不等。准入标准的不同,资金来源也就不同,总体渠道可分为:机构和个人两大类。一般情况下信托和证券机构的业务来源多为其他组织机构。而银行和基金以及保险机构则多来自个人。不同资金来源业务目的也有所不同,信托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定位明确,追求高端市场以及高净资产回报。保险和基金则以低收入阶层为主要客户,以小投资为主,投资收益相对较小,但风险小,市场灵活性较高。不同模式的资产管理业务,有着不同优势,在资产管理中必须合理运用。

三、结束语

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丰富了居民投资渠道,促进了社会资金流动。但金融市场风险较大,不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具有不同的优势,在投资中必须合理选择,才能获得理想收益。

参考文献:

[1]王佳玉.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解决对策[J].湖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12,13(11):119-124.

[2]汪苏泷.略论新时期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展望[J].浙江电子商务学院,2011,11(14):132-135.

[3]李明珠.浅谈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江苏职业技术学院,2012,13(04):129-136.

作者简介:高锌禹(1994.04- ),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现大学在读,研究方向:金融

猜你喜欢
业务模式比较分析资产管理
大数据时代企业新型供销合作关系建构
融资租赁创新业务模式
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分析
“新”IFRS9与IAS39的比较分析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线上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